李善龙
- 作品数:5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在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20年
- 在过去几十年中,氮(N)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于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认识。该文回顾了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研究生态系统氮循环中的历史,综述了最近十多年来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在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研究中的典型案例,包括利用氮同位素自然丰度鉴定植物氮来源、指示生态系统氮状态和量化过程速率,利用15N标记技术示踪氮的去向和再分布等。该文同时指出这些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陆地生态系统上氮稳定同位素技术今后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 方运霆刘冬伟刘冬伟刘冬伟李善龙黄韶楠图影王盎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道路影响域土壤Zn和Pb分布及污染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分别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的阔叶红松林、针叶林和岳桦林等3种森林中不同利用强度的6个路段,垂直于道路设置长50 m、宽10 m采样断面,在距路基4、12、20、28、40和48 m随机采集表层0~20 cm土壤,利用ICP-ES测定土壤样品中Zn和Pb的含量。研究不同森林类型、不同利用强度道路50 m路域范围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随道路利用强度增强,在阔叶红松林和岳桦林带,路域50 m范围土壤Zn和Pb含量增加明显;在针叶林带,路域50 m范围土壤Pb含量增加明显;随道路利用强度增强,Pb在阔叶红松林带路域土壤中积累范围为12~28 m,在针叶林带路域中积累范围为20~40 m,在岳桦林带路域0~50 m范围积累都明显;与阔叶红松林带土壤相比,岳桦林带路域土壤Pb含量变化对道路产生的Pb污染更敏感;利用强度强的岳桦林带路域土壤Zn和Pb的污染分指数最大,分别为1.49和1.52,都为轻度污染。
- 李善龙金永焕王铎丁宏孙超朴正吉宗占江王景田
- 关键词: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带路域土壤重金属
- 择伐干扰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乔木竞争强度变化被引量:1
- 2009年
- 以长白山区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于不同年度进行中度择伐后形成的天然次生林进行群落学调查,并应用GIS软件将林木树干点位置及树冠投影数字化,得出树干点坐标及树干投影面积。运用Heg姐的竞争指数模型计算择伐干扰后不同恢复阶段红松阔叶林的竞争强度,从林分整体出发,分析和探讨了择伐干扰后28年恢复期间阔叶红松林乔木竞争强度变化。结果表明,中等强度择伐对阔叶红松林主林层竞争强度影响不大,择伐干扰后林分竞争主要发生在次林层,林分的竞争强度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加,在28年后达到最大,树冠投影面积中重叠面积与非重叠面积比例的变化趋势与林分整体竞争强度的变化趋势相类似,从减弱林分对红松及其它珍贵阔叶树种的竞争角度看来,阔叶红松林的择伐周期至少应该在15年或更长一点,并应该在第一次择伐后15年时开始对次林层进行有针对性的抚育。
- 王铎金永焕李善龙
- 关键词:择伐阔叶红松林
- 施氮和降水格局改变对土壤CH4和CO2通量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3年
- 氮沉降增加和降水格局改变是全球变化的两项重要内容,但是同时考虑上述两因素对温室气体CH4和CO2通量影响的原位双因子模拟研究还相当有限。本研究以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外施氮源(50kgN·hm-2·a-1)和增减30%降水对土壤CH4和CO2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抑制土壤CH4吸收,有时甚至能将土壤对CH4的吸收转为释放,但这种抑制效应只能维持5d左右,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CH4通量和环境因子(温度、土壤pH、粘粒含量)的相关关系。降水改变未能显著影响土壤CH4通量。对CO2通量而言,施氮能降低土壤CO2排放,长白山阔叶红松林连续施氮第4年的平均抑制效应为27.4%。长期连续施氮的平均抑制效应随施氮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一定年限后达到最大值。单次施氮的抑制效应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弱,并在1个月的施氮周期末期基本消失。施氮的抑制效应和土壤充水孔隙度(WFPS)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升温能增强施氮对CO2释放的抑制效应并延长抑制时间。施氮、降水有可能改变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本研究表明,长白山森林土壤氮素尚未达到一定阈值,未来氮沉降增加将抑制CO2的释放和CH4的吸收,因此总体来看施氮抑制土壤碳排放。
- 李伟白娥白娥李善龙孙建飞彭勃
- 关键词:全球变化阔叶红松林碳收支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兽类道路交通致死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6
- 2012年
- 2007~2009年,按月对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环保护区的2条要道所造成兽类交通死亡状况以及车流量和车速等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保护区道路交通致死的兽类种类达14种,占保护区种类的27%,以棕背鼠平、花鼠和大林姬鼠等为优势种类;(2)道路交通所造成的动物个体死亡为2.57±0.53头/10km,其中夜行性种类的致死率很高,达69.8%;(3)动物死亡主要发生在车流量为1~40辆/h的区间,占69.4%,尤以30~40辆/h区间的致死率最高;(4)动物致死率与每月的车流量显著相关,主要集中在5~10月,以9月的致死率最高。通过对兽类活动时间和生态习性分析,兽类交通致死主要发生在凌晨、傍晚或夜间时段。这可能与夜间车辆照明对动物产生视觉障碍有较大关系,加上车速快和车流量大,极易造成晨昏或夜间活动的动物的大量死亡。因此,建议在保护区路段上合理控制夜间车辆行驶时间,并对车流量和车速予以限制,从而有效减少动物道路交通致死。
- 朴正吉金永焕李善龙王超朴金花罗玉梅王卓聪睢亚橙
- 关键词:兽类车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