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娇
- 作品数:20 被引量:140H指数:8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伴腹泻70例的临床特征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伴腹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11日至2月6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663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腹泻分为腹泻组和非腹泻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基础疾病史、临床表现、胸部CT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病情严重程度和死亡情况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63例COVID-19患者中,有70例(10.6%)患者伴有腹泻症状。腹泻组乏力和LDH水平升高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腹泻组[分别为58.6%(41/70)比28.2%(167/593)、64.2%(43/67)比50.4%(277/5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891、4.566,P均<0.05)。腹泻组与非腹泻组有胸部CT肺炎表现者比例比较[100.0%(62/62)比99.4%(529/5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组轻型和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患者比例与非腹泻组比较[分别为35.7%(25/70)比38.6%(229/593)、50.0%(35/70)比47.2%(280/593)、14.3%(10/70)比14.2%(84/5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泻组轻型和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死亡比例与相应临床分型的非腹泻组比较[分别为0比0.5%(3/593)、0比0、1.4%(1/70)比3.5%(21/59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OVID-19伴腹泻患者更易出现乏力和LDH水平升高,腹泻与COVID-19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无明显关联。
- 郭远美张吉翔熊秋棠李娇季梦遥安萍吕晓光廖斐苏文豪董卫国
- 关键词:腹泻疾病严重程度
- 百里醌联合5-氟尿嘧啶对胃癌HGC-2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百里醌(TQ)联合5-氟尿嘧啶(5-Fu)诱导对胃癌HGC-27细胞发生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9月—2017年8月在武汉大学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以TQ 50μmol/L(TQ组)、5-Fu 75μg/ml(5-Fu组)及TQ 50μmol/L+5-Fu 75μg/ml(联合组)刺激胃癌HGC-27细胞24 h后,CCK-8检测其对增殖的影响,Hoechst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百里醌可抑制胃癌HGC-27细胞的增殖,联合组对细胞的抑制率高于5-Fu组及TQ组(F=767.05,P<0.01)。Hoechst结果显示,联合组的凋亡率明显高于5-Fu组。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对照组的凋亡率为(2.26±0.17)%,TQ组、5-Fu组及联合组的凋亡率分别为(3.76±0.44)%、(6.24±0.19)%及(9.76±0.25)%,联合组的凋亡率高于TQ组和5-Fu组(F=449.58,P<0.01)。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联合组的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量均较(TQ组或5-Fu组)升高(F=58.803,P<0.01),且抑凋亡蛋白Bcl-2较TQ组或5-Fu组降低(F=67.203,P<0.01)。结论百里醌联合5-氟尿嘧啶可抑制胃癌HGC-27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百里醌可增加胃癌HGC-27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
- 胡雪马静静李娇田山董卫国
- 关键词:胃癌HGC-27增殖凋亡
- 不同内镜治疗策略对Ⅰ~Ⅲ度内痔疗效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内镜治疗策略对Ⅰ~Ⅲ度内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因内痔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内镜下硬化术或套扎术治疗的107例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其术后不良事件、有效率、满意度。结果107例患者中Ⅰ度内痔45例(42.06%),Ⅱ度56例(52.34%),Ⅲ度6例(5.60%)。在完成内痔内镜下治疗的同时,94.39%(101/107)患者同期完成其他消化道疾病内镜治疗。术后随访3~2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个月。84例患者采用硬化剂原液治疗,术后不良事件8例,总有效率97.61%(82/84),满意率95.24%(80/84)。9例采用泡沫硬化剂治疗,术后未观察到不良事件,总有效率及满意率均为100.00%(9/9)。11例采用套扎治疗,术后不良事件2例,总有效率81.82%(9/11),满意率72.73%(8/11)。3例行硬化+套扎联合治疗,术后不良事件2例,总有效率100.00%(3/3),满意率66.67%(2/3)。硬化术手术耗费总体低于套扎术。进一步对Ⅰ、Ⅱ度内痔的亚组分析显示,对于Ⅰ度内痔患者,硬化术术后疼痛发生率低于套扎术(P<0.05);对于Ⅱ度内痔患者,两种术式不良事件、有效率及术后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硬化术及套扎术治疗内痔均安全、有效,并可与息肉切除等其他消化道内镜操作同时完成,不显著增加不良事件。
- 刘书中肖勇肖勇李娇曹卓陈明锴
- 关键词:内痔内窥镜硬化疗法套扎治疗疗效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提高恶性腹腔积液诊断准确度的推广应用
- 董卫国张吉翔雷宏博廖斐陈燕田山詹娜万鸿君林丹丹季梦遥刘娅李娇伍丹丹李孔玲赵亮卢筱洪孙军罗和生
- 1、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人口与健康 2、主要内容与特点恶性腹腔积液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病理现象,其产生病因复杂。不同病因引起腹腔积液的治疗和预后差异显著,故其病因鉴别特别是恶性腹腔积液的鉴别尤为重要。项目组于2...
- 关键词:
- 关键词:腹腔积液肿瘤标志物肿瘤诊断
- 慢性胰腺炎患者6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对慢性胰腺炎(CP)患者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影像检查及治疗方式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CP患者胆系因素23例,占35.9%,饮酒因素22例,占34.3%,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痛患者57例,占89.0%。行B超、CT、EUS、MRI/MRCP、ERCP检查例数分别为61、47、8、16、9例,阳性率依次为70.1%、83.0%、87.5%、81.3%、88.9%。治疗方式以内科治疗为主,占76.6%。结论胆系疾病不再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发病因素,腹痛为慢性胰腺炎最主要临床表现,影像检查对于慢性胰腺炎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慢性胰腺炎需要内科、内镜和外科的综合治疗。
- 李娇董卫国刘敏潘俊
-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病因学
- 乳果糖联合聚乙二醇方案对不同风险分层人群肠道准备效果的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评估乳果糖联合聚乙二醇对于不同风险分层人群的肠道准备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需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08例,其中肠道准备高风险患者108例和肠道准备低风险患者100例。利用区组随机化法,将肠道准备高风险患者分为A组(乳果糖+聚乙二醇组)54例和B组(聚乙二醇组)54例,将肠道准备低风险患者分为C组(乳果糖+聚乙二醇组)49例和D组(聚乙二醇组)51例,观察各组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进镜及退镜时间、息肉及腺瘤检出率、不良反应等。结果在肠道准备高风险人群中,A组波士顿评分、腺瘤检出率[(6.35±1.15)分、46.3%]显著优于B组[(5.76±0.89)分、22.2%,P均<0.05],A组首次排便间隔时间显著短于B组[(1.20±0.85)h比(3.29±2.93)h,P<0.05]。A、B两组肠道准备充分率、息肉检出率、排便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肠道准备低风险人群中,C组患者首次排便间隔时间显著短于D组[(1.65±1.35)h比(3.42±2.64)h,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44.9%比64.7%,P<0.05)。C、D两组肠道准备充分率、波士顿评分、息肉及腺瘤检出率和排便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肠道准备高风险患者中,采用乳果糖联合聚乙二醇清肠方案效果优于传统聚乙二醇方案,能提高波士顿评分、腺瘤检出率,缩短首次排便间隔时间,且安全性好,优势明显。而对于肠道准备低风险患者,采用乳果糖联合聚乙二醇方案与传统聚乙二醇方案比较优势不明显。
- 张琎肖勇印安宁曹卓李娇刘书中黄子殷刘小娇邬海燕陈明锴
- 关键词:乳果糖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
- 术前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价值被引量:19
- 2021年
- 收集1474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水平的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CRP/PAB)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HR=19.29,95%CI 10.14~36.71,P<0.01)和无进展生存期(HR=23.94,95%CI 12.58~45.55,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术前CRP/PAB预测患者术后1、3和5年总生存率的AUC值分别为0.811、0.842和0.855,预测术后1、3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的AUC值分别为0.793、0.799和0.814。上述结果表明术前CRP/PAB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有望成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新型标志物。
- 田山曹英豪廖斐郭颖韵李娇董卫国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预后炎性指标
- PARP-1促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抑制剂应用前景
- 2023年
- 肝纤维化(HF)是慢性肝损害的重要病理过程,若广泛的肝内细胞DNA持续损伤和结缔组织增生可形成肝硬化,最终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癌变甚至死亡。由于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系统[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s]在肝内细胞DNA损伤与修复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PARP-1)。于此,该文通过对PARP-1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发现其在肝内细胞DNA损伤与修复中,可通过NAD+及能量代谢调节线粒体稳态、调控炎症信号通路NF-κB、激活转录激活蛋白1(AP-1)和抑制AMPK-mTOR通路,进而促进HF,表明PARP抑制剂(PARPI)在抗HF中具有良好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 黄涵柽张吉翔李娇魏舒纯董卫国
- 关键词:肝纤维化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DNA损伤与修复PARP抑制剂
- 生活方式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疾病。研究数据表明,各种生活方式因素,包括运动(肥胖)、压力、睡眠和吸烟等可能会改变IBD的患病风险,且会显著影响已确诊IBD患者的自然病程和临床结果。研究这些生活方式与IBD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探索IBD的发病机制,还可用于疾病的一级预防,为IBD的诊疗和患者生活方式管理提供依据。
- 郭颖韵李娇董卫国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吸烟
- 血清胆碱酯酶评估炎症性肠病活动度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分析血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水平对评估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活动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诊治为IBD患者151例,其中克罗恩病(CD亚组)患者57例、溃疡性结肠炎(UC亚组)患者94例,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50名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ChE与IBD的关系,并用ROC曲线评估诊断IBD的价值。结果各组间血清ChE比较:IBD组、UC亚组及CD亚组均低于对照组(F=3.9、1.5、5.5,t=12.0、10.9、8.0,P均<0.0001);CD患者血清ChE与hsCRP(r=-0.44,P=0.001)、CDAI(r=-0.48,P=0.0002)、PLT(r=-0.37,P=0.005)均呈负相关; UC患者血清ChE与hsCRP(r=-0.54,P<0.0001)、ESR(r=-0.35,P=0.0005)、Mayo评分(r=-0.67,P<0.0001)均呈负相关,与HCT呈正相关(r=0.61,P<0.0001)。ChE水平诊断IB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1,诊断中、重度CD、UC的AUC分别为0.797、0.814。结论血清ChE水平对评估IBD患者疾病活动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意义。
- 陆世珉田山苏乐乐马静静李娇季梦瑶董卫国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血清胆碱酯酶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