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懿莎

作品数:50 被引量:22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3篇抗体
  • 13篇狼疮
  • 13篇红斑
  • 12篇系统性红斑
  • 11篇系统性红斑狼...
  • 11篇红斑狼疮
  • 8篇肌病
  • 7篇免疫
  • 6篇免疫沉淀
  • 6篇免疫沉淀法
  • 5篇自身抗体
  • 5篇结缔组织病
  • 4篇炎性
  • 4篇炎性肌病
  • 4篇炎症
  • 4篇炎症性
  • 4篇炎症性肌病
  • 4篇阳性
  • 4篇阳性率
  • 4篇住院

机构

  • 50篇中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长沙市第四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暨南大学第二...
  • 1篇长沙市中医医...

作者

  • 50篇李懿莎
  • 39篇左晓霞
  • 24篇罗卉
  • 9篇周亚欧
  • 9篇游运辉
  • 7篇肖献忠
  • 6篇刘梅冬
  • 6篇王莉
  • 6篇刘可
  • 6篇朱红林
  • 6篇张华莉
  • 6篇谢晓韵
  • 5篇赵洪军
  • 5篇陈广文
  • 5篇王彦平
  • 4篇蒋莹
  • 4篇贺维佳
  • 4篇刘进康
  • 4篇刘瑛
  • 4篇熊曾

传媒

  • 10篇中华风湿病学...
  • 6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高校医学教学...
  • 1篇中华诊断学电...
  • 1篇第15次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11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缔组织病住院患者死亡病例分析
李懿莎余炀弢赵洪军游运辉左晓霞
抗合成酶综合征EJ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抗合成酶综合征EJ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与应用,用于检测抗合成酶综合征患者的EJ自身抗体;其中,非放射标记免疫沉淀法包括:用Protein G磁珠分别与EJ抗体阳性的抗合成酶综合征患者血清或健康对照血清进行结合,...
张华莉王莉黄莉刘洋腾宇刘艳娟杨洋罗卉左晓霞朱红林李懿莎曹航刘可刘梅冬肖献忠
文献传递
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的相关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 8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的抗核小体抗体 ,将抗核小体抗体与疾病活动度 (以SLEDAI评价 )、抗双链DNA抗体、补体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抗核小体抗体在 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79 5 % )中为阳性 ,抗核小体抗体与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抗双链DNA抗体、补体C3水平和血沉有相关性。结论 抗核小体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敏感性较高 。
左晓霞李懿莎王彦平游运辉罗卉
关键词:抗核小体抗体活动度抗双链DNA抗体SLEDAI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4例SLE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应用SLE病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和36条目健康调查简表(SF-36)分别评估其疾病活动情况和生活质量,应用抑郁症筛查量表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及疲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其心理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LE患者SF-36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我国常模(P〈0.05)。SLEDAI、PHQ-9、GAD-7、PQSI、疲劳VAS评分与SF-36总分呈负相关(P〈0.01),SSRS评分与SF-36总分呈正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活动度、焦虑、社会支持、睡眠质量及疲劳为影响SLE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R^2=0.860,P〈0.01)。结论SLE患者生活质量较正常人低,疾病活动度、焦虑、所获社会支持、睡眠质量及疲劳程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曾芙蓉徐倩云刘頔邓广通罗卉左晓霞李懿莎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生活质量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神经精神狼疮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研究
张艺李懿莎左晓霞
miR-145在硬皮病TGF-β/Smad3促纤维化通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硬皮病是一种以广泛纤维化、血管改变和免疫异常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硬皮病最常累及皮肤,引起胶原生成增加、细胞外基质沉积增加。此外,还可累及肺脏、心脏、肾脏、消化道等内脏器官,导致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等...
李懿莎
关键词:硬皮病转化生长因子Β
CT肺容积参数与肺功能、临床严重程度在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分组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讨在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CTD-ILD)HRCT分组中患者的CT肺容积参数与肺功能、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搜集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HRCT证实的CTD-ILD患者191例,其中行肺功能检查43例。使用Volume定量分析软件,用肺密度阈值分割法测定43例患者感兴趣区的肺容积(VOI),共获得5个CT肺容积参数:全肺总容积(WL)、正常肺组织容积(NL)、间质纤维化肺容积(ILDV)、正常肺组织容积百分比(NL%)与间质纤维化肺容积百分比(ILDV%)。采用Camiciottoli视觉评分法对43例患者的HRCT图像肺纤维化水平进行评分。按GAP分级将43例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分为Ⅰ、Ⅱ、Ⅲ级。43例患者根据按HRCT表现分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组(26例)及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组(17例),观察两组中CT肺容积参数、视觉评分与肺功能、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CTD-ILD患者的WL、NL与TLC、FVC、FEV1均呈中高度正相关,相关性不受CT表现分类的影响。CTD-ILD患者的NL%与FVC/预计值%均呈中高度相关,在UIP组相关性最高(r=0.93),稍高于整体及NSIP组,相关性不受CT表现分类的影响。CTD-ILD患者的ILDV%、ILDV、NL%与DLCO、DLCO/预计值%均呈中高度相关,其中ILDV%与DLCO/预计值%相关性最高,相关性不受CT表现分类的影响。NL%与DLCO/预计值%在NSIP组呈高度正相关(r值为0.91),相关性高于UIP组及整体。CTD-ILD患者的ILDV%、ILDV与GAP分级均呈中度正相关,NL%与GAP分级在UIP组(r=-0.89)及整体(r=-0.83)呈高度负相关,在NSIP组呈中度负相关。CT视觉评分与肺功能参数及GAP分级的相关性受CT表现分类的影响,CT视觉评分与DLCO、DLCO/预计值%在NSIP组和整体组均呈中度负相关,在UIP组无相关性,CT视觉评分与其它肺功能参数仍均无相关性。CT视觉评分与GAP分级在NSIP组呈中度正相关(r=0.64),在整体及UIP组无明显相关。结论 CT肺容积参�
李海兰李海兰刘建滨刘进康刘进康熊曾
关键词:肺间质病变肺功能
B细胞刺激因子在特发性炎性肌病相关肺间质病变的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探究B细胞刺激因子(BAFF)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相关肺间质病变(IL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122例IIM患者,其中86例并发ILD,按性别、年龄匹配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BAFF,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与non-ILD组相比,IIM-ILD组BAFF水平显著升高[2.19(1.07~4.54)ng mL vs.1.14(0.61~2.30)ng mL,P=0.005],是IIM-ILD的独立危险因素。抗MDA5抗体及抗合成酶抗体(ASA)阳性的IIM患者BAFF水平显著高于双阴性患者(P<0.05)。BAFF>3.74 ng mL时,对于诊断IIM-ILD的敏感性为36.0%,特异性为97.2%(AUC=0.681,P=0.002);联合KL-6时,对于诊断IIM-ILD的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80.6%(AUC=0.868,P<0.001)。BAFF与铁蛋白呈正相关(r=0.368,P<0.001),与KL-6、肺部HRCT评分、肺功能无明显相关性。结论BAFF在IIM-ILD患者中显著升高,可作为IIM人群合并ILD的生物标志物。
徐晓晓黄敏慧谢晓韵李懿莎
关键词:特发性炎性肌病肺间质病变B细胞刺激因子KL-6
五种炎性指标在特发性炎性肌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炎性指标降钙素原(PCT)、CRP、ESR、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在诊断特发性炎性肌病(IIM)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18例IIM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66例)和非感染组(52例),采集相关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使用Mann—Whitnev馓验比较5种炎性指标在IIM细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水平,并分别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对IIM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非感染组相比,IIM细菌感染组中降钙素原(0.06ng/ml,0.03ng/ml,U=2.637,P〈0.01)、CRP(15.80mg/L,4.40mg/L,U=5.944,P〈0.01)、ESR(43.50ram/1h,27.00mm/1h,U=2.266,P〈0.05)、白细胞计数(9.85x109/L,7.70x109/L,U=2.675,P〈0.01)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70%,75.75%,U=2.344,P〈0.01)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RP对IIM合并细菌感染诊断价值最高,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7%、82.7%、84.2%、70.5%。结论降钙素原、CRP、ESR、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有助于鉴别IIM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其中以CRP的诊断价值最高。
肖亦之罗卉周亚欧刘思佳左晓霞李懿莎
关键词:特发性炎性肌病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质降钙素
基于考核成绩分析对医学本科生体格检查线上教学模式的反思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在医学本科生体格检查线上教学中,不同内容进行线上教学的难度和教学效果的差异性,并提出不同教学内容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合理化分配策略。方法选择2020年3至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行诊断学课程学习的医学本科生,共311人,采取线上教学模式,并利用智能学习平台完成体格检查线上考核;对考核成绩按照不同项目内容(8大项目)和项目类型(操作手法和操作理论)进行分层分析,同时,针对体格检查不同项目内容的线上教学难度,对参与体格检查线上教学的8名授课教师和311名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每个项目与除本项以外的其他7项总体成绩比较,腹部检查得分最低(F=19.59,P<0.01),心脏和脊柱四肢检查得分较高(F=13.11,17.85;均P<0.01)。腹部检查操作手法部分得分显著低于其他7大项目总体操作手法部分得分(F=83.01,P<0.01),而操作理论部分与其他7项目总体无显著差异(F=1.29,P>0.05),颈部、心脏和脊柱四肢检查的操作手法部分得分高于其他项目(F=24.68,7.61,21.48;均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师生普遍认为腹部、胸部和心脏检查线上教学难度高于其他项目。结论体格检查线上教学按照具体的教学内容不同,其教学难度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时,应根据这种差异进行内容设计的优化,以提升教学效果。
谢晓韵李懿莎吴静黄颖
关键词:体格检查线上教学腹部检查教学难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