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照
- 作品数:19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论我国ITS的展望
-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一个典型的内部强耦合的人工分布式复杂智能大系统,它由 GPS 卫星星座、监控管理中心、GPS 车载终端三部分组成。ITS 可以实现车辆跟踪和交通管理等多项功能,是信息时代的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之一。I...
- 李星照张贵王唤良
- 关键词:ITS
- 文献传递
- 全站仪似水准法和对向法高程测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通过对似水准法和对向法高程测量原理、误差来源及精度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随着距离和竖直角度的增大,对向法高程测量中误差的变化大于似水准法高程测量中误差的变化;当两观测点间的水平距离小于等于1km时,对向法高程测量精度一般高于似水准法高程测量精度,但是当两观测点间的水平距离大于1km时,似水准法高程测量精度一般高于对向法高程测量精度。
- 魏东升李星照
- 通过GPS测量获得多种坐标数据被引量:10
- 2003年
- 在GPS测量中,由于测量的目的和用途不同,常常需要求解不同坐标系的平面坐标。就如何将WGS 84坐标转换成54北京坐标、80西安坐标、不同投影带地方坐标及拟定高程的投影基准面地方坐标、站心地平坐标展开讨论,并结合软件给予实例。
- 王唤良李星照段祝庚
- 关键词:GPS测量坐标系参考椭球
- 基于手持GPS洞庭湖区植被景观格局外业调绘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本文以1∶50 000的地形图为工作底图,采用手持GPS技术、利用实地调查与分解森林资源分布图相结合的方法,对洞庭湖区植被分布状况进行了外业调绘的研究。建立了外业调绘过程中植被群落斑块最小面积和边界的确定原则及其斑块类型与编码。探讨了手持GPS实现WGS-84坐标系向1954北京坐标系的转化方法,并进行了精度估算,其点位误差≤5.8 m,完全可以满足洞庭湖区植被分布外业调绘的精度要求。运用该方法进行植被分布的外业调绘,可以解决运用传统的定位测量方法在湖区定位难的问题,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 魏东升李星照王唤良
- 关键词:植被景观洞庭湖手持GPS
- 测量监理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 2003年
- 测量在工程监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重要,特别是随着工程项目复杂程度的提高和施工工艺,方法,手段的革新,给施工及施工监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 段祝庚李星照等
- 关键词:工程监理
- 洞庭湖区植被景观格局数字化图的编绘被引量:6
- 2006年
- 为探讨洞庭湖地区的植被景观类型分布特征,采用手持GPS测绘了洞庭湖纯湖区湿地植被景观斑块边界与属性,用分解森林资源分布图上图斑的方法转换周边丘陵低山区植被景观格局的斑块边界与属性,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景观制图要求,采用M apG is软体编绘了洞庭湖区3 965 957.201 hm2的1∶25万植被景观格局数字化图,建立了属性数据库.根据图和数据库分析,洞庭湖地区植被景观具有聚集分布特点:北中部以作物植被和湿地植被景观为主;东南部以油茶林景观为主;西南以楠竹林为主;西面以杉木林景观为主;其他植被景观呈镶嵌状分布.在植被类型景观不同分布区,斑块和底质异质互换.植被景观格局数字化图具有可视、联动、精度高、使用方便等特点.
- 李星照袁正科李妍魏东升刘卫东
- 关键词:洞庭湖区
- 建立融城建设动态监控系统模型的构想
- 2002年
- 融城建设面广、线长、工程浩大,情况复杂,投资数额巨大,本文意图建立融城建设动态监控系统模型,应用“3S”集成技术,实时、快速、直观、准确地反映这种建设变化与速度,显示建设进程中的效果,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处理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或修订总体规划方案,对融城建设能起到最好的指导作用,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 李星照彭金生李婷
- 关键词:系统模型信息一体化建设
- 基于MapGIS的洞庭湖区植被分布图的编制被引量:14
- 2006年
- 为了掌握洞庭湖区植被类型现状、分布规律及变化特征,在对洞庭湖区植被类型分布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设计了具有洞庭湖区湿地特色的植被群落分类体系和编码,利用先进的GPS、G IS、计算机制图技术编绘了洞庭湖区第一幅数字化植被类型图,并建立了与图形数据库联动的属性数据库,为洞庭湖区的科学研究、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
- 朱志正唐代生袁正科李星照熊育久吴雯雯
- 关键词:林学植被分类制图综合洞庭湖
- 测量学分段教学模式的实施被引量:12
- 2001年
- 提出了测量学教学改革成功的标志。
- 李星照
- 关键词:分段教学测量学课程结构教学计划
- “森林城”模式研究被引量:14
- 2001年
- “森林城”建设正在我国悄然兴起 ,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森林城”的概念、“森林城”的景观及环境质量指标体系、“森林城”的结构等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 ,旨在唤起学术界对“森林城”理论的系统研究 ,以规范“森林城”的建设 .
- 李星照李婷黎春燕
- 关键词:森林城城市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