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玲玲

作品数:150 被引量:1,506H指数:23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42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9篇农业科学
  • 12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6篇土壤
  • 31篇玉米
  • 26篇水分
  • 26篇耕作
  • 22篇小麦
  • 21篇黄土高原
  • 20篇双垄沟
  • 20篇垄沟
  • 20篇旱作
  • 18篇作物
  • 18篇旱农
  • 17篇保护性耕作
  • 15篇旱地
  • 14篇双垄沟播
  • 14篇水分利用
  • 14篇全膜双垄沟播
  • 14篇沟播
  • 13篇利用效率
  • 13篇耕作措施
  • 12篇免耕

机构

  • 150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甘肃省作物遗...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作者

  • 150篇李玲玲
  • 96篇谢军红
  • 44篇罗珠珠
  • 28篇张仁陟
  • 26篇黄高宝
  • 25篇蔡立群
  • 22篇许爱霞
  • 22篇柴强
  • 16篇彭正凯
  • 9篇牛伊宁
  • 9篇于爱忠
  • 9篇殷文
  • 8篇王乐
  • 7篇秦舒浩
  • 7篇胡发龙
  • 5篇黄晓鹏
  • 5篇齐鹏
  • 5篇樊志龙
  • 4篇孙伟
  • 4篇汪佳

传媒

  • 13篇干旱地区农业...
  • 12篇甘肃农业大学...
  • 8篇水土保持学报
  • 7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高教学刊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4篇西北农业学报
  • 4篇草业学报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中国土壤与肥...
  • 3篇中国沙漠
  • 3篇草业科学
  • 3篇作物学报
  • 3篇赤峰学院学报...
  • 3篇新农民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甘肃农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玉米科学

年份

  • 11篇2024
  • 13篇2023
  • 12篇2022
  • 18篇2021
  • 12篇2020
  • 20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1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肥运筹对旱作覆膜玉米产量及固碳减排效应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依托布设于2012年的定位试验研究氮肥运筹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固碳效应和NH3挥发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施氮水平:不施氮对照(N0)、低施氮100 kg·hm^-2(N1)、中施氮200kg·hm^-2(N2)和高施氮300 kg·hm^-2(N3);副处理为施肥时期及比例:设基肥∶拔节肥=1∶2(T1)和基肥∶拔节肥∶大喇叭口肥=1∶1∶1(T2)。结果表明:将200 kg·hm^-2氮肥以基肥∶拔节肥=1∶2的比例施用能显著提高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97%和131%,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较高施氮水平分别降低48%和47%。氨挥发排放主要集中在追肥后的一周,穴施追肥后,NH3挥发速率迅速升高,1~4 d内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至对照水平,且施氮水平越高排放峰值越大。高、中、低施氮水平的NH3挥发量较不施氮对照分别增加6.5、5.9、5.4倍;T1处理较T2处理显著降低了37%;N3T2的NH3挥发量最多,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多了13%~47%。NH3挥发损失率变幅在13%~60%,随施氮水平增加而降低,高、中施氮水平较低施氮水平降低了59.6%和44.6%;与T2相比,T1处理NH3挥发损失率显著降低了40.4%,增加施氮水平和追肥次数潜在增加NH3挥发损失。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时,能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和土壤固碳减排能力的适宜施肥制度为:施纯氮200 kg·hm^-2,全部氮肥按基肥∶拔节肥=1∶2的比例施用。
颉健辉李玲玲谢军红彭正凯邓超超沈吉成王进斌Eunice Essel
关键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氮肥运筹籽粒产量
不同耕作措施对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7
2014年
为探明在旱作雨养农业条件下不同耕作措施对小麦水分利用机制的影响,依托长期定位大田试验,于2012年比较研究了传统耕作(T)、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TS)和免耕地膜覆盖(NTP)条件下春小麦的阶段耗水量、抽穗期和灌浆期7:00时旗叶水势和各土壤层次的水分含量随不同生育期的变化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秸秆处理(NTS)相对于传统耕作处理(T)能提高全生育期0~30cm的土壤含水量和全生育期的作物耗水量(较传统耕作(T)提高5.45%),免耕秸秆覆盖(NTS)处理的抽穗期和灌浆期的7:00时旗叶水势相对于传统耕作(T)增加6.2%和4.6%,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高于传统耕作(T)处理11.2%和17.3%.采用免耕秸秆覆盖在增加作物耗水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作物产量,所以免耕秸秆覆盖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实施免耕秸秆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作物对有限降水的高效合理利用,提高作物产量.
陈亮亮黄高宝李玲玲谢军红陈凯
关键词:小麦雨养农业水势耗水强度
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蓄水池和配料筒,蓄水池通过水泵和水管与配料筒的进水口连接,蓄水池与雨水收集机构连接;配料筒的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配料筒分割成配料室和均液室,所述配料室的内部设置有肥料筒,肥料...
刘柯楠孙伟孙步功冯全杨婉霞李玲玲王林林李红玲王关平
本科生导师制在高等院校农学专业的应用被引量:7
2021年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主要任务,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对于提升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学专业本科生生活导师制的实施能够为新生提供生活上的指导与帮助、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科研导师制的实施可进一步明确本科生科学研究的方向与内容。然而,高等院校农学专业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中存在能够胜任本科生导师的教师数量不够;本科生指导老师因缺乏经验且工作强度大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与激励体制等问题。针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突显出的诸多问题,高等院校农学专业应充分调配老师资源、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本科生导师业务素养并完善其数量;合理并科学规划本科生导师的工作内容,提高工作实效;健全本科生导师制的褒奖政策与激励机制,从而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实效。
樊志龙柴强殷文于爱忠李玲玲谢军红胡发龙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农学专业实效性分析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陇中旱农区玉米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3
2020年
在陇中旱农区,依托2012年布设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种植密度:4.5(D1)、5.25(D2)、6(D3)、6.75万株·hm^-2(D4);副处理为施氮水平:施纯氮200(N2)和300 kg·hm^-2(N3)。结果表明:1)随着玉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增加,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减小;2)施氮量对玉米的光合作用影响不显著,但玉米光合作用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弱;3)D2N2处理下的玉米产量最高,D2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较D1分别增加了15.2%和14.5%,N2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较N3增加了10.9%和4.8%。4)玉米籽粒产量与穗数、穗粒数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无显著相关关系。因此,在陇中旱农区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密度为5.25万株·hm^-2,施纯氮200 kg·hm^-2左右时,叶片光合作用关系协调,有利于穗数和穗粒数的增加,从而提高玉米籽粒产量。
康彩睿谢军红李玲玲王嘉男郭喜军彭正凯王进斌Setor kwami Fudjoe王林林
关键词:种植密度施氮量玉米光合特性
气相色谱法测定苹果中农药残留的基质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以丙酮、苹果基质配制甲胺磷农药混合标准曲线,用气相色谱仪FPD检测器进行检测,并对响应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苹果空白基质标准溶液进行定量,甲胺磷的在苹果中的加标回收率均在70%~120%范围内,符合规定的要求;而用纯丙酮溶剂标准溶液定量,甲胺磷回收率高出理论值1.3~1.5倍,均偏离了允许定量范围;甲胺磷在苹果基质中的基质效应为42.6%,具有强基质正效应。
许爱霞李玲玲李玲玲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苹果农药残留基质效应
保护性耕作对陇中旱作农田水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陇中旱农区生产力水平低而不稳,而保护性耕作措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依托2001年建立在陇中旱农区的长期不同耕作措施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入渗、蒸发、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该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传统耕作(T)、免耕秸秆覆盖(NTS)、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翻入(TS)、传统耕作+覆膜(TP)、免耕覆膜(NTP),春小麦和豌豆年间轮作.结果表明:与T处理相比,NTS处理的小麦地和豌豆地的土壤容重显著降低,总孔隙度显著增加.保护性耕作措施降低了豌豆地0~5 cm土壤渗吸率,NTS处理渗吸率比T处理降低56.2%.保护性耕作提高了土壤饱和导水率,无论小麦地和豌豆地,NTS均比T处理显著提高了饱和导水率,增幅为52.8%~107.1%.保护性耕作显著降低了作物生育期棵间蒸发量,NTP、TP、NTS比T处理降低了14.4%~50.8%,并减弱了雨后土壤蒸发.保护性耕作提高了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NTS、TP、NTP的产量比传统耕作提高了9.5%~62.8%,水分利用效率比传统耕作提高了0.4%~50.9%.因此,在陇中旱农区,保护性耕作措施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
彭正凯李玲玲谢军红康彩睿ESSEL Eunice王进斌頡健辉沈吉成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饱和导水率
一种起升式沟垄间作绿肥播种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升式沟垄间作绿肥播种机,涉及播种机领域,包括底部具有移动轮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板处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贯穿连接板套设有齿盘,所诉齿盘的一侧设置有与其啮合的齿条,所...
谢军红李玲玲罗珠珠王林林周永杰袁辉
甘肃黄土高原西部保护性农业发展研究
在分析保护性农业内涵及其历史渊源和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动向的基础上,研究了现阶段在甘肃黄土高原西部实施保护性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发展对策.
李玲玲黄高宝张仁陟
关键词:保护性农业免耕秸秆覆盖甘肃黄土高原水资源利用
文献传递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黄绵土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动态的影响被引量:28
2013年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西部旱农区不同耕作措施(传统耕作T、免耕+秸秆覆盖NTS、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翻埋TS、传统耕作+地膜覆盖TP和免耕+地膜覆盖NTP)对黄绵土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1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下降较为明显,并且在0~5 cm、5~10 cm和10~30 cm土层中,均表现为由研究初期各处理相对差异较小到试验中后期各处理出现显著差异的变化。不同耕作措施下0~30 cm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在2002—2012年的平均含量均为NTS〉TS〉NTP〉NT〉T〉TP。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各处理和传统耕作秸秆翻埋处理可增加1.2%~7.2%的土壤总有机碳,5.3%~16.6%的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而传统耕作覆膜处理分别降低4.3%和2.7%。免耕和秸秆覆盖处理均有利于黄绵土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积累,免耕结合秸秆覆盖效果最佳,而多年传统耕作覆盖地膜后有机碳明显降低。免耕秸秆覆盖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在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及2012年分别较2002年提高9.5%和42.9%、13.2%和67.6%、21.5%和71.5%、1.1%和15.9%、2.7%和12.6%。因此,在西部黄土高原黄绵土区,采用免耕结合秸秆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持续改善。易氧化有机碳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比总有机碳更灵敏,可以将其作为指示黄绵土有机碳变化的早期指标。
王琳李玲玲高立峰刘杰罗珠珠谢军红
关键词: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