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小儿
  • 5篇麻醉
  • 4篇基因
  • 4篇基因型
  • 4篇CYP2C1...
  • 3篇药动学
  • 3篇七氟醚
  • 3篇泮托拉唑
  • 3篇细胞
  • 2篇凋亡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2篇手术
  • 2篇同基因
  • 2篇七氟醚诱导
  • 2篇七氟烷
  • 2篇氟烷
  • 2篇CYP2C1...
  • 2篇丙泊酚
  • 2篇不同基因型

机构

  • 14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4篇李瑜
  • 4篇胡莹
  • 3篇乔海灵
  • 3篇贾琳静
  • 3篇田鑫
  • 2篇郜娜
  • 2篇齐金莲
  • 2篇张玉洁
  • 2篇郭玉忠
  • 1篇邱永升
  • 1篇杨静
  • 1篇张磊
  • 1篇杜玉明
  • 1篇王媛
  • 1篇胡玉荣
  • 1篇宋建伟

传媒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多卡因和小剂量瑞芬太尼在抑制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对使用利多卡因和小剂量瑞芬太尼抑制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9年7月~12月收治的80例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麻醉方案为单独注射利多卡因,观察组采取麻醉方案为利多卡因和瑞芬太尼联合使用。结果: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5.00%),躁动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和瑞芬太尼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抑制小儿麻醉苏醒期出现的躁动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患儿快速苏醒。
胡莹李瑜
关键词:苏醒期躁动利多卡因瑞芬太尼
质子泵抑制剂在CYP2C19不同基因型国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乔海灵田鑫郜娜贾琳静郭玉忠胡玉荣杨静宋建伟李瑜杜玉明
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PPIs)临床上广泛用于酸相关疾病的治疗,有效性已被公认。PPIs的主要代谢酶CYP2C19具有基因多态性,该基因在人群中共有三种表型:纯合子强代谢型(homEMs)...
关键词: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药代动力学用药方案
虾青素调控AMPK-SIRT1通路对七氟醚诱导HT22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虾青素对七氟醚诱导的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的作用与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七氟醚组、七氟醚+虾青素(1.25、2.50、5.00μmol/L)组;七氟醚组给予4%七氟醚刺激细胞6 h;七氟醚+虾青素组七氟醚刺激细胞前给予不同浓度的虾青素处理2 h。采用MTT实验检测各组HT22细胞存活率,DCFH-DA荧光探针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术和TUNEL检测各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CyclinD1、Cleaved Caspase-3、Bax和Bcl-2、AMPK、p-AMPK、SIRT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七氟醚组HT22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CyclinD1、Bcl-2、p-AMPK和SIRT1蛋白表达减少(P<0.05),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表达增加(P<0.05),ROS活性和MDA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七氟醚+虾青素HT22细胞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表达下调(P<0.05),CyclinD1、Bcl-2、p-AMPK和SIRT1蛋白表达上调(P<0.05),ROS活性和MDA含量降低(P<0.05),且呈剂量相关性。结论虾青素对七氟醚诱导的HT22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MPK-SIRT1通路有关。
李瑜胡莹于映映贾英萍
关键词:虾青素七氟醚
泮托拉唑和兰索拉唑在CYP2C19不同基因型中国汉族人体中的药动学(英文)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和兰索拉唑在健康中国汉族志愿者体内药动学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170例中国汉族志愿者的CYP2C19基因型,选取12名健康志愿者参加药动学研究。根据基因表型12名受试者被随机分为2组(每组6名):快代谢型(EMs)组和慢代谢型(PMs)组。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泮托拉唑肠溶片(40 mg)和兰索拉唑肠溶胶囊(30 mg)。血药浓度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结果在中国汉族人体内CYP2C19m1和CYP2C19m2的突变频率为0.33和0.07。泮托拉唑和兰索拉唑在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均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快、慢代谢型个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_(max),AUC_(0~t)和AUC_(0~∞))存在显著差异(P< 0.01)。快、慢代谢型个体的泮托拉唑和兰索拉唑的ρ_(max),t_(1/2 Ke)和AUC_(0~∞)的相对比值分别为:1:1.9和1: 2.3,1:2.8和1:1.6,1:5.7和1:3.2。结论泮托拉唑和兰索拉唑在中国汉族志愿者体内药动学的个体差异与CYP2C19基因型关系密切,根据基因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有助于这2个药物的合理使用。
田鑫乔海灵李瑜郜娜贾琳静郭玉忠
关键词:泮托拉唑兰索拉唑药动学CYP2C19
小儿麻醉维持中使用七氟醚与丙泊酚对患儿脑氧代谢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小儿麻醉维持中使用七氟醚与丙泊酚对患儿脑氧代谢影响。方法:选取88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儿,分成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各个时刻血流动力学及脑氧量代谢指标。结果:t_1与t_4时刻的两组各脑氧量代谢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时,观察组Da-jvO_2、CERO_2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jvO_2高于对照组(P<0.05)。与t_1相比,t_2、t_3及t_4时两组患儿MAP、HR值显著偏低(P<0.05);手术中各时刻两组患儿之间的MAP、H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麻醉维持中使用七氟醚能降低脑氧量代谢的作用优于丙泊酚。
李瑜贾英萍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脑氧代谢
异丙酚调控小儿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异丙酚(0、1.5、2.2、3.2μl/ml)处理的HL60细胞,分被标记为C组、P1、P2、P3组;运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leaved PARP、cytochrome c的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caspase3、caspase9活性。结果:与C组相比,P1、P2、P3组细胞抑制率、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及CleavedPARP、cytochromec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P1组相比,P2、P3组细胞抑制率、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及CleavedPARP、cytochrome c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P2组相比,P3组细胞抑制率、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及Cleaved PARP、cytochrome c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异丙酚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leavedPARP、cytochrome c,激活caspase3和caspase9有关,将为异丙酚作为新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开发提供依据。
张玉洁何秋娟李瑜齐金莲王媛贾英萍
关键词:异丙酚HL60凋亡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七氟烷复合盐酸吗啡在小儿全身麻醉中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七氟烷复合盐酸吗啡在小儿全身麻醉中效果。方法纳入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92例小儿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参照组(46例,予以氯胺酮麻醉)、研究组(46例,予以七氟烷复合盐酸吗啡麻醉),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T1-T6)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结果研究组T1、T6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与参照组比较(P> 0.05)。研究组T2~T5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均明显比参照组低,研究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P <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盐酸吗啡应用于小儿全身麻醉中可有效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且术后患者苏醒速度较快,值得借鉴。
李瑜贾英萍
关键词:七氟烷盐酸吗啡小儿全身麻醉
miR-374b-5p靶向调控PTEN抑制七氟醚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凋亡
2024年
目的 探究miR-374b-5p对七氟醚(sevoflurane,Sev)引起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HT22细胞并分为6组:对照组、Sev组、miR-con+Sev组、miR-374b-5p+Sev组、miR-374b-5p+pcDNA+Sev组、miR-374b-5p+pcDNA-PTEN+Sev组。RT-qPCR检测各组miR-374b-5p和PTEN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TEN、Bax、Bcl-2、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活性实验验证miR-374b-5p对PTEN的靶向作用,CCK8检测HT22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HT22细胞凋亡;DCFH-DA探针检测HT22细胞RO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T22细胞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在Sev处理组miR-374b-5p的表达水平下降,PTEN mRNA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374b-5p通过与HT22细胞中PTEN mRNA的3’UTR结合而抑制PTEN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Sev组HT22细胞中PTEN mRNA、PTEN、ROS、MDA含量、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量和细胞凋亡率升高,而miR-374b-5p、GSH含量、Bcl-2表达量和细胞存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con+Sev组比较,miR-374b-5p+Sev组的HT22细胞中PTEN mRNA、PTEN、ROS、MDA含量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量和细胞凋亡率降低,而miR-374b-5p、GSH含量、Bcl-2表达量和细胞存活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374b-5p+pcDNA+Sev组比较,miR-374b-5p+pcDNA-PTEN+Sev组的HT22细胞中PTEN mRNA、PTEN、ROS、MDA含量、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量和细胞凋亡率升高,而GSH含量、Bcl-2表达量和细胞存活率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处理miR-374b-5p可能通过抑制PTEN抑制Sev处理HT22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葛晓丹康佳静李瑜贾英萍
关键词:七氟醚细胞凋亡
泮托拉唑在国人不同CYP2C19基因型个体的药动学
泮托拉唑/(PAN/)是继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上市后质子泵抑制剂家族的又一新的成员。它由德国Byk Gulden药厂研制和生产。同其它质子泵抑制剂一样,它作用于H~+-K~+-ATP酶而发挥药效作用。泮托拉唑在体内的代谢受...
李瑜
关键词:泮托拉唑药代动力学CYP2C19基因型
文献传递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应用于小儿包皮手术的麻醉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应用于小儿包皮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5例行包皮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应激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皮质醇、血糖、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应用于小儿包皮手术麻醉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及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其效果优于单纯罗哌卡因麻醉效果。
胡莹李瑜
关键词:包皮手术罗哌卡因应激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