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纾 作品数:37 被引量:184 H指数:9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 2025年 目的探讨中、高危急性肺栓塞(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RVD)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他们进入重症监护室(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2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为中、高危APE合并RVD的住院患者共92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67.3±10.9)岁。根据是否收治ICU分为入ICU组(31例)和未入ICU组(61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对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结果与未入ICU组比较,入ICU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较快、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较低,心功能指标中B型利钠肽(BNP)、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和肺动脉收缩压(PASP)较高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凝血功能指标中D-二聚体(D-dimer)较高,合并创伤/骨折病史比例较高(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BNP、hs-cTnI、PASP和D-dimer是影响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APE合并RVD患者的SBP>119 mmHg(AUC=0.879,95%CI:0.811~0.947)时进入ICU可能性降低,BNP>416 pg/ml(AUC=0.996,95%CI:0.988~1.000)、hs-cTnI>321.15 pg/ml(AUC=0.801,95%CI:0.694~0.907)、D-dimer>686 ng/ml(AUC=0.852,95%CI:0.771~0.933)和PASP>41 mmHg(AUC=0.967,95%CI:0.905~1.000)时进入ICU可能性增加(均为P<0.001)。根据上述指标是否为高优或低优指标进行赋值,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即Score1模型(取值范围[0,5]),截断点值为3分(AUC=0.999,95%CI:0.996~1.000,P<0.001),即当APE合并RVD患者的Score1≤3分时,患者进入ICU的可能性增加;当APE合并RVD患者的Score1>3分时,患者进入ICU的可能性降低。结论SBP、 付春 朱凤雪 陈源源 李纾 赵秀娟 姜娟 王振洲 刘健关键词:急性肺栓塞 右心功能不全 重症监护室 主动筛查对重症监护病房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感染率的影响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主动筛查与常规病原微生物检测重症监护病房(ICU)高危易感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率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4-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ICU患者192例作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6例进行常规病原微生物检测,观察组96例在常规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同时进行主动CRE筛查,对CRE感染或定植患者及时实施接触隔离预防措施及其他感染控制措施,观察2组患者CRE筛查结果以及CRE感染和非感染者ICU入住时间和ICU 28 d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CRE检出率高于对照组[19.8%(19/96)比9.4%(9/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经及时隔离和感染控制后,观察组CRE感染率为2.1%(2/96),低于对照组[9.4%(9/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1例CRE感染患者住ICU时间长于181例非感染患者[18(7,27)d比4(2,15)d],ICU内28 d病死率高于非感染患者[45.5%(5/11)比9.4%(17/1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ICU内CRE高危易感患者进行主动筛查,可早期发现定植或可疑感染患者,指导临床医师针对性实施接触隔离预防措施及其他感染控制措施,有利于控制CRE的院内传播及降低CRE感染率。 郭辅政 朱凤雪 李纾 赵秀娟 蒋丽蕾 薛海岩关键词:病原微生物检测 不同诊断标准在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中的精确性与实用性 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评估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根据Sepsis 1. 0和Sepsis 3. 0标准诊断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差异及对院内死亡率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8月收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外科ICU、急诊ICU及呼吸ICU患者的病历资料,入选413例患者。分别根据Sepsis 1. 0和3. 0标准筛选脓毒症患者,比较其预后指标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2种诊断标准预测患者院内死亡率的效能;探讨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机械通气治疗、年龄等对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根据新旧诊断标准筛选脓毒症患者,其中符合Sepsis 1.0标准的患者共169例(40. 9%),符合Sepsis 3. 0标准的患者共151例(36. 6%)。Sepsis 3. 0和Sepsis 1. 0诊断的脓毒症患者预后情况指标存在明显差异,符合Sepsis 3. 0的脓毒症患者预后更差(P<0. 01)。SOFA评分预测患者院内死亡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SIRS(0.654比0. 508)(P <0.05)。患者预后情况随SOFA评分升高而变差(P <0.05)。不同年龄段患者及是否机械通气的患者预后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 Sepsis 3.0诊断的脓毒症患者较Sepsis 1. 0诊断的脓毒症患者预后更差,且Sepsis 3. 0预测感染患者院内死亡率的效能更好。SOFA评分分级可反映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高龄及机械通气患者预后较差。 蒋丽蕾 朱凤雪 李纾 赵秀娟 薛海岩 郭辅政关键词:脓毒症 重症监护病房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预后评估 全血细胞亚型比值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和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比值(platelet/neutrophil ratio,PNR)对脓毒症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按照Sepsis 3.0诊断标准,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142例确诊脓毒症患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采集患者一般资料、既往病史、诊断为脓毒症时的血常规指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和血小板绝对值),计算NLR、PLR和PNR比值。根据心脏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 Tn I)水平,将患者分为非心肌损伤组74例和心肌损伤组68例。分析NLR、PLR、PNR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发生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NLR、PLR及PNR比值对脓毒症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心肌损伤组NLR明显增高,PLR、PNR明显降低(P <0.05)。相关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NLR与CRP呈正相关(r=0.604,P <0.05);PLR与BNP、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884,r=-0.722,P <0.05);PNR与BNP、肌红蛋白、CRP和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783,r=-0.400,r=-0.609,r=-0.789,P <0.05)。Logistic回归结果示NLR、PLR与CK-MB、BNP、APACHEⅡ评分均为脓毒症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9、0.999、1.256、1.002、1.070,P <0.05)。ROC曲线显示,NLR、PLR和PNR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PNR预测效能最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18(P <0.001)。结论 NLR、PLR及PNR三者均对脓毒症患者发生心肌损伤具有一定预测价值,PNR预测能力相对更强。 王雅心 赵秀娟 李纾 王振洲 郭辅政 薛海岩 朱凤雪关键词:心肌损伤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定植情况及对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定植情况及感染危险因素,探讨定植情况对感染率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ICU收治的所有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感染CRE分为CRE感染组和非CRE感染组。收集患者基本特征、基础疾病、入ICU时CRE定植情况、其他感染相关指标及治疗评价指标等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CRE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入ICU时定植阳性对患者发生ICU内CRE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3211例,接受主动筛查的高危患者共2163例。高危患者发生CRE感染者共54例,感染患者CRE定植率显著高于非感染患者(22.0%vs.11.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ICU时CRE定植阳性,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II(APACHE II)高,以及接受碳青霉烯类、三或四代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3 d是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CRE定植阳性预测患者发生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684;CRE定植阳性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因素的曲线下面积为0.765。结论CRE定植阳性是ICU患者发生CRE感染的高危因素,且对感染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李纾 郭辅政 赵秀娟 安友仲 朱凤雪关键词:定植 重症监护病房 高危因素 一种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时气管插管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时气管插管固定器,包括头垫,所述头垫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预留槽,所述头垫的下端设置有紧固结构,所述紧固结构包括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的之间安装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外壁螺纹套设有滑块... 赵秀娟 朱凤雪 李纾 付春 王振洲 刘晓霞 薛海岩 陈静然后纵隔巨大占位致呼吸循环衰竭治疗 2008年 患者男,22岁,主因“发现纵隔占位2个月余,饮水呛咳后喘憋10余小时,加重2h”于2007年8月21日急诊收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 李纾 安友仲关键词:纵隔占位 后纵隔 外科重症监护室 饮水呛咳 外科重症治疗病房中侵袭性真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2009年 李纾 安友仲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感染 真菌耐药 危重病 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早期活动 被引量:14 2016年 在过去的20年中,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的存活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但这些重症患者虽得以好转住院,却会存在长期的心理或生理上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促使人们不断反思,意识到使重症患者得以生存仅仅是一个开始,更要重视其生活质量。早期活动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新颖,已广泛的应用于一般术后患者的康复中。近年来,早期活动已逐步融入ICU重症机械通气“ABCDE”集束化管理中。 杜安琪 朱凤雪 李纾 安友仲关键词:重症监护 床旁血液净化 吸入氧浓度 主动脉球囊反搏 营养评估 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对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患者脱离机械通气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评估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非心脏术后心肌损伤患者脱离机械通气(简称脱机)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观察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286例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MINS)患者资料,比较脱机成功组(n=205)患者和脱机失败组(n=81)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既往病史、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手术情况、术后氧合以及cTnI水平等多个指标。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MINS患者脱机失败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cTnI水平对患者脱机的预测价值。结果:脱机失败组患者的cTnI水平显著高于脱机成功患者[2.04(0.20,10.05)ng/ml vs 0.11(0.05,0.55)ng/ml,P<0.001]。对两组患者多个脱机相关指标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高(OR=1.086,95%CI:1.009~1.168;P=0.027)和cTnI水平升高(OR=1.462,95%CI:1.264~1.692;P<0.001)是MINS患者脱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cTnI水平预测脱机失败的AUC为0.760,若cTnI水平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则AUC为0.763。结论:cTnI水平是MINS患者脱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脱机失败有预测价值。 李纾 杜安琪 赵连泽 赵秀娟 朱凤雪 安友仲关键词:非心脏手术 心肌损伤 心肌肌钙蛋白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