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美峰

作品数:9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延边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力衰竭
  • 6篇衰竭
  • 4篇急性心力衰竭
  • 3篇N末端
  • 2篇蛋白
  • 2篇生长分化
  • 2篇生长分化因子
  • 2篇生长分化因子...
  • 2篇利钠
  • 2篇利钠肽
  • 2篇急诊
  • 2篇反应蛋白
  • 2篇分化
  • 2篇分化因子
  • 2篇B型利钠肽
  • 2篇超敏C反应蛋...
  • 1篇对心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心肺

机构

  • 9篇延边第二人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9篇李美峰
  • 4篇黄海燕
  • 4篇洪云玉
  • 4篇李玉兰
  • 3篇王兴军
  • 3篇蔡哲龙
  • 1篇崔瑛
  • 1篇邹玉宝
  • 1篇高美花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中红细胞压积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红细胞压积(Hc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T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7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红细胞压积、血清NT-ProBTP、hs-CRP表达水平检测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衰者Hct、LVEF值明显低于健康者,hs-CRP、NT-proBNP值高于健康者(P<0.05);心功能I-IV级间NT-ProBNP水平随着分级的递增而有所升高(P>0.05)。结论血清红细胞压积(Hct)、NT-ProBTP、hs-CRP联合检测可为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预后评定提供参考,临床意义重大。
洪云玉黄海燕李玉兰李美峰王兴军
关键词:红细胞压积超敏C反应蛋白
GDF-15、NT-proBNP与急诊就诊时血压心率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就诊时血压、心率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心力衰竭患者77例(急性心衰组),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急性心衰组分为临床程度分级Ⅰ级14例,Ⅱ级22例,Ⅲ级22例,Ⅳ级19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DF-15、NT-proBNP,常规做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胸部X线检查,分析GDF-15、NT-proBNP与患者就诊时血压、心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急性心衰组的GDF-15、NT-proBN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衰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衰组临床程度Ⅰ~Ⅳ级组GDF-15、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DF-15、SBP、DBP、心率与NT-proBNP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0.723、0.273、0.210、0.474,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就诊时的血压、心率可以作为急性心衰患者危险分层、判断预后、选择治疗方案的指标,并且简单易取得,与GDF-15、NT-proBNP联合分析则更具有准确性。
黄海燕洪云玉李玉兰仲文秀王兴军李美峰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生长分化因子-15血压心率
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70例
2010年
目的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疗效观察。方法共观察70例,不能满意控制心力衰竭,加用口服卡维地洛3.125mg,2次/d,口服,根据个体差异,每7d加量至5mg,后每7d加量一次,直至患者不能耐受或达最大剂量30mg/d(仅限于住院期间)。结果心力衰竭临床表现消失和减轻者63例,无变化或加重者7例,有效率90%,治疗有效的63例均继续服卡维地洛每日10mg,其中42例于1~3个月内能先后停用扩张血管药、洋地黄制剂、利尿剂,最后停用卡维地洛。结论卡维地洛小剂量长期使用治疗心力衰竭是安全的,患者也都能耐受,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不失为充血性心力衰竭较好的治疗方法。
蔡哲龙李美峰
关键词:卡维地洛心力衰竭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1例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疗效观察。方法选择UAP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对照组59例,2组基础用药相同(消心痛、合心爽、倍他乐克),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并记录用量。治疗组加用通心络4粒,每日3次口服,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3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8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6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或P<0.01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治疗UAP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可以成为长期服用的中成药之一。
蔡哲龙李美峰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不稳定型心绞痛
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注射液16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14d后观察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等生化指标以及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纤维蛋白原、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凝血酶原时间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早期使用奥扎格雷治疗ACI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李美峰高美花
关键词:奥扎格雷急性脑梗死疗效
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应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7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疗效、并发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肌酶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LVEF、FS、SV、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肌酶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有效改善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发生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洪云玉李美峰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心肺复苏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
硝普钠、多巴胺联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竭70例被引量:26
2009年
目的硝普钠、多巴胺微量泵联合治疗急性左心力衰竭疗效观察。方法共观察70例,所有患者常规给予一般治疗,硝普钠起始剂量6.25~12.5μg/min,平均剂量为12.5~50μg/min。多巴胺起始剂量为2μg/(kg·min),平均剂量3~5μg/(kg·min),两药均以微量泵静脉持续输入,硝普钠使用时避光,疗程7~10 d。结果有效43例,有效率61.4%;显效23例,显效率32.8%,总有效率94.2%;心功能无明显改善4例,占5.7%。结论硝普钠、多巴胺微量泵联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有效率达94%,能有效地控制症状,用药量小,合并症少,安全可靠,疗效最佳,不失为急性左心力衰竭者较好的治疗方法。
蔡哲龙李美峰邹玉宝
关键词:硝普钠多巴胺急性左心力衰竭
生长分化因子-15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严重程度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吉林省延边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于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AHF患者77例(心衰组)及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DF-15、NT-proBNP,免疫层析法检测全血hs-CRP水平,常规做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胸部X线检查,分析GDF-15、NT-proBNP和hs-CRP的表达水平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的GDF-15、NT-proBNP和hs-CRP的水平明显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程度Ⅰ~Ⅳ级患者NT-proBNP、hs-CRP水平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F-15、hs-CRP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hs-CRP与NT-proBNP呈正相关,LVEF、GDF-15与NT-pro BNP呈负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GDF-15、hs-CRP的曲线下面积对AHF的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能力NT-proBNP>GDF-15>hs-CRP。结论血清GDF-15、NT-proBNP、全血hs-CRP水平在AHF中明显升高,且随着临床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血清GDF-15可以作为AHF患者诊断、治疗、判断预后的又一新指标,其联合NT-proBNP和hs-CRP检测对AHF的诊治、危险分层、预后判断意义更大。
黄海燕崔瑛洪云玉李玉兰王兴军仲文秀李美峰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生长分化因子-15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救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综合治疗措施及其疗效、安全性。方法对7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端坐位、双腿下垂、吸氧、镇静、快速利尿、血管扩张、强心等综合性抢救措施,同时对抢救效果、生命体征变化等进行观察与数据分析。结果 78例患者经抢救治疗后其中72例症状好转,呼吸困难减轻,两肺啰音减少或消失,抢救成功率达92.31%。结论对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应及时并且要给予综合性治疗措施方能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黄海燕李玉兰李美峰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救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