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耘燕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民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 生生不息——论中国传统“盘长”装饰艺术被引量:2
- 2009年
- "盘长"是中国传统的装饰艺术之一,它用于佛教"八宝",意为"回环贯彻、一切通明",象征心物合一、无始无终、永恒不灭的最高境界。富有艺术性、寓意性、审美性、装饰性、表征性和实用性的盘长造型早已深人人心,并且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情和民俗色彩,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审美意蕴。
- 李耘燕
- 关键词:吉祥寓意
- 大足、安岳石窟的视觉转换实践
- 2016年
- 大足、安岳地区的许多佛教造像为摩崖石刻,分布于山林之间,陡崖之上。我从2006年开始在大足、安岳选择古代佛教石窟作为自己的绘画创作题材,以石窟现场写生为主要创作方式,创作出了200余幅作品,较为系统地呈现了大足、安岳的几十处石窟艺术。
- 李耘燕
- 关键词:佛教石窟视觉转换创作题材摩崖石刻佛教造像
- 印象派——古典与现代
- 2005年
- 印象派画家明悟、理解、分析并发展了古典绘画作品中的美的因素及其条件,摈弃了不必要的、被动的、拘谨的对象描摹,把全部注意力灌注在视觉世界里。画家们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忠实地刻画在变幻不定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把这种“瞬间印象”永恒地记录在了画布上。他们尽情发挥和创造美的领域,推动了对西方古典美术的传统精神和写实语言的艺术变革,并由此而导致现代主义艺术在西方的萌发。
- 李耘燕
- 关键词:印象派古典艺术色彩
- 四川安岳县茗山寺石窟调查简报被引量:3
- 2015年
- 2014年7月,西南民族大学石窟艺术研究所对四川安岳县茗山寺石窟及周边遗迹进行了调查。茗山寺石窟现存造像12龛,其中较完整的龛窟6座。还有碑刻12方、题记11则和石塔残迹1处等。主要窟龛的开凿时间在北宋后期至南宋前期之间。
- 徐胭胭王磊李耘燕谭浩源
- 关键词:石窟造像
- 虚实观与中国石窟——以大足石刻为例被引量:3
- 2010年
- 在虚实观的审美范畴下,我们可以将大足石刻呈现出来的虚实手法看作是中国石窟一种常用的艺术语言。由虚实观构建的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中国石窟,正是"技近乎道"的具体体现,而这一美学追求的至高境界从本质而言正是道家至高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这正是一种中国的艺术精神。
- 李耘燕
- 关键词:大足石刻虚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