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育松

作品数:8 被引量:66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氮平衡
  • 1篇氮素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化学
  • 1篇药品
  • 1篇药品安全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食品
  • 1篇食品药品
  • 1篇食品药品安全
  • 1篇视域
  • 1篇水化学
  • 1篇水环境
  • 1篇水质
  • 1篇水质评价
  • 1篇水质评价研究
  • 1篇松嫩平原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氮

机构

  • 8篇吉林大学

作者

  • 8篇李育松
  • 6篇卞建民
  • 5篇胡昱欣
  • 1篇杨占梅
  • 1篇赵娟
  • 1篇张丽姝
  • 1篇李宏亮
  • 1篇徐超
  • 1篇张婷婷
  • 1篇郝鹏飞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人民黄河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Hydrus-1D模型的大安灌区旱田灌溉入渗补给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以吉林省大安灌区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借助Hydrus-1D模型,模拟分析了旱田(玉米地)灌溉条件下地下水入渗补给过程。结果表明:模拟期间蒸散发动态变化较大,蒸腾量约为蒸发量的2.18倍,玉米生育期内,土壤水分蒸腾损失约占蒸散发消耗的79.74%,蒸散发在作物生长旺季以蒸腾为主,其它时段则以蒸发为主;旱田灌溉条件下,降水灌溉大量入渗形成土壤水,土壤水与地下水发生双向的、动态的水量频繁交换,模拟中地下水入渗补给量约为33.63 mm,入渗比为5.21%,其与研究区细密的包气带介质岩性有关。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开展旱田灌溉合理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卞建民李育松胡昱欣李宏亮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辽河源头区水质评价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基于辽河源头区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该文开展了辽河源头区水环境质量的研究,旨在对区内的水体质量进行分析评价。通过资料收集与汇总,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结构的思想和理论,利用研究区内13个控制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建立了包括pH、溶解氧、氨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的水质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训练好的模型进行仿真运算及水质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选取的13个断面中,约76.92%的断面为Ⅴ类—劣Ⅴ类水质,仅有23.08%的断面水质级别在Ⅱ—Ⅲ类之间,研究区上游断面的水质状况较好,中下游的水质较差。将该结果与《环境公报》公布的主要断面水质结果进行对比,81.25%的评价结果相同,采用BP神经网络对研究区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卞建民胡昱欣李育松马永祥边静
关键词:BP神经网络网络训练水质评价
吉林西部地区高砷地下水砷的阈值分析及风险评价被引量:17
2013年
高砷地下水导致的砷中毒是吉林西部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地方病。为评价饮用水中砷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在野外调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水砷安全阈值分析,确定了砷的总质量浓度0.05mg/L为研究区的水砷安全阈值,建立了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了地下水砷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砷引起的个人年均风险度最高达2.11×10-3 a-1,其中高砷的第四系承压水中97.06%的采样点水砷对人体的个人年均致癌风险度,大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 a-1;作为备用水源的第三系大安组、泰康组承压水69.57%采样点砷的致癌风险度也超过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通过对风险度评价结果与砷中毒病情等资料的对比分析,风险评价结果与砷中毒病情基本一致,验证了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赵娟李育松卞建民张丽姝杨占梅
关键词:安全阈值
松嫩平原潜水污染风险与健康风险评价
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质好坏,水环境健康与否,对当地的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具有较大影响。研究区松嫩平原地处东北腹地,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呈半湿润半干旱特征,是我国重要的机械工业、石油能源、商品...
李育松
关键词:松嫩平原污染风险
文献传递
一定灌施条件下大安灌区土壤氮素迁移规律被引量:8
2013年
为研究大安灌区土壤中氮素迁移规律,利用项目组在该区采集的典型土样,进行了室内土柱淋溶试验。根据该区现有的灌施方式,确定了本次试验方案。利用试验获得了不同土壤剖面深处土样氮素的质量分数,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剖面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达到峰值时,其所在的土壤剖面深随灌施时间的延长,逐渐向下迁移。氮素在迁移过程中,土壤中铵态氮质量分数逐渐减小,硝态氮质量分数逐渐增大,铵态氮稳定性高于硝态氮。依据试验获得的灌施后土壤中铵态氮淋溶损失和硝态氮的累积规律,应合理控制灌施量,达到氮肥的高效利用。
胡昱欣李育松卞建民郝鹏飞
关键词:氮素
模糊聚类分析在地下水化学类型分类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3年
地下水化学类型是水化学组成及其环境的表征,也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重要部分。利用某地区水文地质调查采集的检测数据,采用舒卡列夫分类法和阿列金分类法进行了地下水化学类型的分类,确定了研究区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为主;在此基础上选择模糊聚类分析法进行了水化学类型的分类和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分类法可反映研究区地下水优势离子,确定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但无法解决归类特性所产生的分类不合理问题;模糊聚类分析法有效克服了传统分类法的弊端,可全面反映水样间的亲疏关系和相似程度,将研究区水化学类型细分为5类,更好地体现不同水化学类型间化学组分的含量特征。
李育松胡昱欣卞建民
吉林西部农田生态系统氮平衡及其水环境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针对吉林省西部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特点,以1997—2011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基于物质守恒原理的氮平衡模型,估算了该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的氮收支情况,并分析了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5年该区氮输入量平均值为56.98×104t·a-1,其中化肥输入氮占总氮的79.59%;氮输出量平均值为42.60×104t·a-1,以作物收获输出为主;氮平衡量变化范围为10.17×104~21.91×104t·a-1,均值为14.38×104t·a-1;氮平衡模型的各项呈增长趋势,受农业生产情况差异的影响,年际间时序变化较大,县市间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吉林西部农田生态系统氮平衡表现为盈余状态,氮素的盈余主要受氮肥施用和作物收获影响,农田生态系统氮素的持续盈余并累积对水环境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借助该区水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受盈余氮素的影响,该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均体现出不同程度的氮超标.
卞建民李育松胡昱欣张婷婷徐超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氮平衡水环境
当代中国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伦理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视域
自建国以来,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强调食品药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强调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道德问题,也是民心工程。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实现...
李育松
关键词:食品药品安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伦理建构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