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艳峰

作品数:4 被引量:125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超疏水
  • 3篇疏水
  • 3篇疏水表面
  • 2篇接触角
  • 1篇疏水性
  • 1篇铜基
  • 1篇内水
  • 1篇阻力降
  • 1篇微纳米结构
  • 1篇微通道
  • 1篇流动特性
  • 1篇纳米
  • 1篇阶层
  • 1篇阶层结构
  • 1篇黄铜
  • 1篇超疏水表面

机构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李艳峰
  • 3篇于志家
  • 2篇霍素斌
  • 2篇于跃飞
  • 2篇宋善鹏
  • 1篇孙相彧
  • 1篇刘芸
  • 1篇孙宇飞

传媒

  • 2篇化工学报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铝合金基体上超疏水表面的制备被引量:73
2008年
采用简单化学刻蚀的方法制备出多晶铝合金基体上的超疏水表面。刻蚀后的铝合金表面经过氟化处理后具有了超疏水的性质,水滴与表面的接触角达到156°,接触角滞后为5°。通过对表面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可知,超疏水铝合金表面上具有了由长方体状的凸台和凹坑构成的深浅相间的微纳米结构,这些微纳米结构相互连通形成凹凸不平的"迷宫"结构,这种结构经氟化修饰后,可捕获空气,形成水与基底之间的气垫,对表面超疏水性的产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文中对铝合金基体上的超疏水现象以Cassie理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与表面形成了非均匀接触,约12%的面积是水滴和基体接触,而有约88%的面积是水滴和空气接触。研究中考查了不同刻蚀时间以及不同刻蚀液浓度对表面疏水效果的影响。最佳制备条件为:盐酸溶液浓度为4.0mol·L·1,刻蚀时间为12min。
李艳峰于志家于跃飞霍素斌宋善鹏
关键词:超疏水接触角微纳米结构
合金基体上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疏水性的研究
本文对合金基体上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疏水性进行了研究。文章采用含有三氯化铁和盐酸的水溶液刻蚀金属黄铜表面,在黄铜表面上得到了由不规则块状结构和更细小的乳突状结构相结合的具有微纳米双重粗糙度的阶层结构。该表面经氟化处理后表现...
李艳峰
关键词:超疏水
文献传递
超疏水表面微通道内水的流动特性被引量:32
2007年
在铝制微通道内壁上制造出超疏水表面,水滴在其表面上的接触角达到153°。对水在内径同为0.60mm的超疏水微通道和超亲水微通道中流动的压降进行实验测定与对比,得出水在超疏水微通道内的流动阻力降有明显降低,降低的最大值可达25%。研究了水在超疏水微通道内的流动特性,发现水由层流向湍流转变发生在Reynolds数为2500左右,且在层流范围内fRe值基本保持不变。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流量下水在超疏水表面微通道壁面处的滑移速度和滑移长度,结果显示滑移速度和滑移长度均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霍素斌于志家李艳峰刘芸孙相彧宋善鹏
关键词:超疏水微通道阻力降
化学刻蚀法制备黄铜基超疏水表面被引量:27
2007年
采用含有三氯化铁和盐酸的水溶液刻蚀金属黄铜表面,在黄铜表面上得到了一层由不规则块状结构和更细小的乳突状结构相结合的具有双重粗糙度的阶层结构。该表面经氟化处理后表现出超疏水性,水在该表面上的接触角达到了157°,接触角滞后为5°。考察了不同刻蚀时间对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刻蚀时间对表面上这种阶层结构的形成和水滴在表面上的接触角数据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刻蚀时间的增加,表面上逐渐开始形成粗糙结构,接触角数据也不断增加,增加到一定数值后,接触角变化开始不明显。接触角滞后随着接触角的增加而减小。初步分析了这种阶层结构的形成机制,并用Cassie理论对表面的润湿性进行了分析。
李艳峰于志家于跃飞孙宇飞
关键词:超疏水黄铜接触角阶层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