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作品数:44 被引量:69 H指数:5 供职机构: 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贵州省卫生厅科研项目 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重点项目 遵义市红花岗区科技项目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病案教学在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在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病案教学的效果。方法:择2010级、2011级口腔专业学生为试点班1、试点班2,对照班为2009级学生,实验课分别进行病案教学和传统教学,比较各组实验成绩,并进行认可度问卷调查。结果:试点班1、试点班2的实验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问卷调查满意度高。结论:病案教学适宜应用于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学生和教师综合素质都得以增强。 李亦婕 王雨 刘昕 王越 魏丹 李萍 葛颂 宋琦关键词:口腔组织病理学 病案教学 实验教学 侵袭转移相关因子在腺样囊性癌中的研究进展 2013年 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了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多种相关因子的分泌代谢动态紊乱,并受到基因及产物的调控。涎腺的腺样囊性癌(ACC)是口腔颌面部中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容易早期发生远处转移、嗜神经侵袭的生物学行为成为近年来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研究探讨侵袭转移相关因子与ACC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刘焕霞 李萍 冯亚平 吴娟娟 王雨 李亦婕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 细胞黏附分子 唾液腺粘液表皮样癌nm23基因表达的研究 1997年 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8例唾液腺粘液表皮样癌nm23基因表达。结果显示阳性染色主要见于细胞浆。粘液细胞染色最强,阳性细胞数最多,表皮样细胞欢之,中间细胞多数不着色。表明粘液细胞分化较好,表皮样细胞次之,中间细胞分化最差。7例高分化型肿瘤均为阳性;5例中分化型肿瘤4例阳性,1例阴性;6例低分化型肿瘤有1例弱阳性,5例阴性。经统计学处理,不同分化程度肿瘤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nm23基因表达可作为判断唾液腺粘液表皮样癌分化程度的一个指标。 宋琦 李萍 李德祥 张锚链关键词:唾液腺肿瘤 表皮样癌 NM23基因 淫羊藿苷在肿瘤细胞抑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5年 中草药相比较于化学疗法治疗肿瘤有着独特的优势,它的不良反应小,而且价格也比化疗药物便宜。淫羊藿苷是从淫羊藿属植物茎叶中提取的总黄酮的有效成分,国内外有关于它的抗瘤报告非常多,确实也发现其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的功效,但大多还停留在体外实验阶段。淫羊藿苷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瘤药物具有广远的应用前景,所以还期待更多的体内和临床实验的开展。 王雨 李亦婕 王越 刘昕 李萍关键词:淫羊藿苷 肿瘤抑制 正丁酸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M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证实,正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 B)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诱导分化和促凋亡的作用,但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浓度Na B对SACC细胞株ACC-M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探索Na B作用ACC-M细胞的最佳浓度并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Na B对ACC-M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5组浓度药物作用后ACC-M细胞中高迁移率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加入Na B 0.625、1.25、2.5、5及10 mmol/L的5组均能抑制ACC-M细胞增殖且呈明显浓度依赖性(P<0.05)。5组浓度Na B均可抑制ACC-M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同时能降低ACC-M细胞HMGB1、TLR4 m 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LR4蛋白表达的降低与HMGB1的抑制呈正相关(r=0.810,P<0.05)。结论:Na B可抑制ACC-M细胞增殖,显著降低ACC-M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同时降低HMGB1、TLR4 m RNA和蛋白的表达,且2者表达量呈明显正相关,提示Na B可能是通过下调HMGB1、TLR4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来实现对ACC-M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抑制。 刘昕 吴娟娟 李萍 王越 李亦婕 王雨 魏丹 宋琦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 正丁酸钠 高迁移率蛋白-1 TOLL样受体-4 迁移 涎腺腺样囊性癌层粘连蛋白表达的研究 2002年 目的 研究层粘连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腺样囊性癌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超敏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2 1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层粘连蛋白的表达。结果 腺样囊性癌组织分型与层粘连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 李萍 宋琦 肖庆邦关键词:涎腺肿瘤 免疫组化 涎腺腺样囊性癌 层粘连蛋白 淫羊藿苷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018年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取SACC-M细胞,随机分为ICA低、中、高浓度组和对照组,ICA低、中、高浓度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0、200、400μg/m L的ICA和细胞培养液,对照组仅加入细胞培养液。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采用MTT法测算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测算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生长素(Survivin) mRNA及蛋白。结果显微镜下观察显示,对照组细胞正常,ICA各浓度组细胞密度下降,凋亡细胞增多,其中高浓度组凋亡细胞数较中、低浓度组增加,中浓度组较低浓度组增加。ICA高浓度组细胞增殖抑制率较中、低浓度组升高,中浓度组较低浓度组升高(P均<0. 05)。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较中、低浓度升高(P均<0. 05),中浓度组较低浓度组升高(P <0. 05)。与对照组比较,ICA低、中、高浓度组PCNA、Survivin mRNA表达均降低,而蛋白表达仅在中、高浓度与对照组比较降低(P均<0. 05)。结论 ICA可以抑制SACC-M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CNA、Survivin表达有关。 王雨 李萍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 淫羊藿苷 增殖细胞核抗原 生长素 细胞增殖 茶多酚对ACC-M细胞株Fas、Fas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体外观察茶多酚对肺高转移性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M)生长、Fas及其配体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1)采用MTT比色实验法观察茶多酚对ACC-M细胞增殖的影响;(2)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浓度茶多酚对ACC-M细胞中Fas及其配体Fasl表达的影响。结果(1)茶多酚对ACC-M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加入不同浓度茶多酚后,Fas蛋白在ACC-M细胞中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l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浓度增加更为明显。结论茶多酚可影响ACC-M细胞中Fas、Fasl表达,茶多酚具有抑制ACC-M细胞生长的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李萍 杨志刚 文国容 魏丹 宋琦关键词:茶多酚 FAS/FASL MTT法 免疫组化 CD44v6在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 2003年 目的 研究CD44v6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表达规律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9例粘液表皮样癌、14例多形性腺瘤和9例正常涎腺组织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CD44v6在粘液表皮样癌、多形性腺瘤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4.6%、50.0%和0.0%(P<0.01);其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P<0.025)、年龄(P<0.025)和预后(P<0.O5)成负相关;与粘液表皮样癌的细胞成分有关。结论 CD44v6的表达与粘液表皮样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可能参与了粘液表皮样癌的进展过程。 陈志方 谢文扬 宋琦 李萍 邓飞关键词:CD44V6 免疫组织化学 层粘连蛋白及其受体在涎腺腺样囊性癌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中层粘连蛋白 (laminin ,LN)及其受体 (lamininreceptor ,LN R)表达特征及其与腺样囊性癌的某些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用超敏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 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LN和LN R的表达。结果 :LN R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分型、临床分期有关 (P <0 .0 5 ) ,LN的表达仅与腺样囊性癌的组织分型有关 (P <0 .0 5 ) ,而与临床分期无关 (P >0 .0 5 )。结论 :LN及其受体LN R的表达可作为涎腺腺样囊性癌恶性程度的一个指标。 李萍 宋琦 谢文扬 陈志芳关键词:涎腺肿瘤 层粘连蛋白 层粘连蛋白受体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