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萍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游记
  • 2篇审美
  • 2篇审美文化
  • 2篇文化
  • 2篇西游记
  • 2篇《西游记》
  • 1篇演进
  • 1篇域外传播
  • 1篇审美媒介
  • 1篇审美主体
  • 1篇外传
  • 1篇文化传播
  • 1篇文化主体
  • 1篇跨文化
  • 1篇跨文化视阈
  • 1篇城市

机构

  • 4篇江苏技术师范...
  • 3篇北京语言大学

作者

  • 5篇李萍
  • 1篇李庆本

传媒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城市审美文化的内涵及其独特视域被引量:3
2009年
在城市的影响日趋深入的社会背景下,关于城市理论研究的学术氛围也日渐浓厚,本论文将审美文化放在城市这一特殊环境内进行研究,提出了城市审美文化的内涵等一些基本问题,并从城市审美文化的背景、审美主体、对象等角度研究了城市审美文化的独特视域。
李萍
跨文化视阈下《西游记》审美媒介的演进被引量:1
2014年
数百年来,《西游记》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译本总体上忠实于原著。影像时代开启后,影视大众传媒发挥了双面作用,综合的感官享受吸引了大量受众,同时激起了对继承还是变革原著精神的审美讨论。电子技术时代,创作者往往借用《西游记》题材讲述新故事,网游则使观众与读者亲临故事之中。审美媒介在对大众欲望的迎合中不断演进,但形式的变幻亦促使我们思考"精神"的回归。
李萍
关键词:跨文化《西游记》审美媒介
现代城市审美文化的主要形态被引量:2
2009年
在城市的影响日趋深入的社会背景下,关于城市理论研究的学术氛围也日渐浓厚,文章将审美文化放在城市这一特殊环境内进行研究,针对现代城市这一综合性的、广阔而复杂的研究对象,尝试提出了从物质形式、行为状态、精神存在这三个方面来概括城市审美文化的主要形态,并对每一种形态进行了具体的类别划分,从而使城市审美文化的形态既有各自的确定内容和适当的容量又具有开放性。以期推进美学领域对城市文化的整体关注与城市审美文化的研究进程。
李萍
关键词:城市审美文化
《西游记》的域外传播及其启示被引量:5
2009年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十分独特的作品。近年来,从官方到民间对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呼吁与努力都不断增加。考察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无论从范围、形式来看,还是从影响力来看,《西游记》都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域外传播中独树一帜,且发人深思。究其原因,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它是由《西游记》的自身特点决定的。我们很自然地能够在《西游记》中感受到的宗教、英雄、传奇、丰富的想象等要素,容易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全部或部分地感知与理解。域外的《西游记》改编者正是挖掘出类似的内涵才取得了成功。其次,传播受众的可通约性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传播受众更易于接受与自己知识、文化背景中相同或类似的信息,对《西游记》中不同文化下的共性进行抽取与有效放大,是《西游记》被域外受众广泛接受的关键。再次,大众化、娱乐性的传播方式是《西游记》域外传播得以成功的重要手段。诚然,文化传播中应注意保护文化的精髓不被破坏。
李萍李庆本
关键词:《西游记》域外传播文化传播
论城市审美文化主体及其复杂性被引量:2
2009年
在城市的影响日趋深入的社会背景下,关于城市理论研究的学术氛围也日渐浓厚,文章将审美文化放在城市这一特殊环境内进行研究,针对现代城市这一综合性的、广阔而复杂的研究对象,提出了城市审美文化的主体概念。分析了城市审美文化主体、审美意识的复杂性,并根据城市审美文化主体数量众多且个体状况各有不同的特点将主体审美需求划分为"直观的审美需求"、"趣味的审美需求"、"艺术的审美需求"等三个层次,最后分析了城市审美文化主体审美能力的多层次性。
李萍
关键词:审美文化审美主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