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一例白塞综合征及其家系HLA-B分型
- 2003年
- 近来许多研究表明,白塞综合征发病与HLA抗原系统有关,特别是与HLA-B5呈强相关,与HLA-B5相关性高的种族与国家,白塞综合征的发病率高,相反,其发病率则低.我们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对1例白塞综合征患者及其家系血样进行了HLA-B分型,了解其HLA-B5携带情况.
- 谢震廖顺尧李薇程惊秋汪盛冉玉平
- 关键词:白塞综合征家系临床症状发病率
- 甲真菌病流行病学、临床及实验室研究
- 甲真菌病是真菌引起的甲感染,是皮肤病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近年来真菌与真菌病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解成都地区甲真菌流行情况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甲真菌病诊断准确率和阳性率,进行了如下研究:①成都地区1981~19...
- 李薇
- 关键词:甲真菌病流行病学
- 淤滞性皮下硬化症一例
- 2003年
- 熊琳蔡华冉玉平李薇周光平
- 关键词:静脉炎纤维组织增生硬红斑
- 欧洲标准变应原联合化妆品筛选变应原对女性面部皮炎患者的斑贴试验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采用欧洲标准变应原联合化妆品筛选变应原对女性面部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筛查主要致敏原。方法对门诊女性面部皮炎患者采用化妆品筛选变应原联合欧洲标准变应原进行斑贴试验,按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推荐标准判读结果。结果41例女性患者进行了38种化妆品筛选变应原和26种欧洲标准变应原的斑贴试验。其中阳性率最高的化妆品筛选变应原计有乌洛托品(12.20%)、硫柳汞(9.76%)、双咪唑烷基脲(7.32%)及DMDM海因(7.32%),阳性率最高的欧洲标准变应原计有硫酸镍(22.20%)、甲醛(14.63%)、对苯二胺(9.76%)及香料混合物(9.76%)。结论硫酸镍、甲醛、乌洛托品、硫柳汞、对苯二胺、香料混合物、双咪唑烷基脲、DMDM海因等是女性面部皮炎患者主要致敏原。
- 周成霞李薇李利
- 关键词:面部皮炎斑贴试验
- 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检测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检测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TGF-β1的水平。结果38例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TGF-β1浓度为375.92±95.88pg/ml,8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为510.78±167.97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P〈0.01)。结论对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血清TGF-β1浓度的动态监测,有助于引起临床医师对银屑病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的警惕和预防。
- 杨雁杨静段西凌李薇
- 关键词:血清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银屑病性关节炎关节炎患者银屑病患者动态监测
- 表现为胸部巨大肿块和皮肤溃疡的播散性隐球菌病一例被引量:1
- 2004年
- 熊琳冉玉平全祝贤代亚玲李薇谢英
- 关键词:播散性隐球菌病皮肤溃疡胸部肿块条件致病菌
- 表现为皮肤溃疡和骨髓炎的播散性隐球菌病一例研究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报告一例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实验研究和治疗结果。方法和结果患者女,33岁。1年前上臂、肩、臀及大腿长结节,此间怀孕并早产。产后半个月新发结节泛发全身。3个月前诊断为“血源播散性肺结核”,但抗结核治疗无效。体检发现面部、牙龈、躯干、臀部及四肢共39个结节和溃疡,左胫、腓骨骨质破坏及窦道。脓涂片及病理活检见脓液和坏死组织内有大量真菌孢子,培养酵母样菌落生长,尿素酶及咖啡酸试验阳性。经API酵母菌反应条和血清学鉴定为新生隐球菌血清型A。将菌种接种于大小鼠后发现脑、肺、肝等易受累。临床分离株核糖体内转录间隔2区序列分析法鉴定为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停抗结核药,用抗真菌药治疗。强化段用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维持段口服伊曲康唑。局部用两性霉素B。30d后结节消失,200d后溃疡和窦道全部愈合,277d时停抗真菌药,患者痊愈。
- 冉玉平熊琳罗琼李薇代亚林李志瑜杜晓萍路永红周光平彭雪梅袁长婷廖万清
- 关键词:播散性隐球菌病皮肤溃疡骨髓炎新型隐球菌抗真菌治疗
- 培养罐、发酵罐通用微机智能监控及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 李薇
- 关键词:现场总线
- 表现为皮肤溃疡和骨髓炎的播散性隐球菌病一例研究
- 2003年
- 方法和结果 患者女,33岁。1年前上臂、肩、臀及大腿长结节,此间怀孕并早产。产后半个月新发结节泛发全身。3个月前诊断为血源播散性肺结核,但抗结核治疗无效。体检发现面部、牙龈、躯干、臀部及四肢共39个结节和溃疡,左胫、腓骨骨质破坏及窦道。脓涂片及病理活检见脓液和坏死组织内有大量真菌孢子,培养酵母样菌落生长,尿素酶及咖啡酸试验阳性。经API酵母菌反应条和血清学鉴定为新生隐球菌血清型A。将菌种接种于大小鼠后发现脑、肺、肝等易受累。用抗真菌药治疗。强化段用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维持段用伊曲康唑。30天后结节消失,200天后溃疡和窦道全部愈合,277天时停抗真菌药、患者痊愈。
- 冉玉平熊琳罗琼李薇代亚林李志瑜袁长婷杜晓萍彭雪梅路永红廖万清周光平
- 关键词:皮肤溃疡骨髓炎播散性隐球菌病真菌孢子
- 寻常型天疱疮抗原桥粒芯糖蛋白4片段的克隆和免疫识别初步研究
- 天疱疮(pemphigus)是自身抗体介导作用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桥粒芯糖蛋白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和粘膜疾病,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亚型。尽管已经公认桥粒芯糖蛋白-1(...
- 李薇
- 关键词:天疱疮基因克隆免疫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