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云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单胞菌
  • 3篇嗜麦芽寡养单...
  • 3篇漆酶
  • 2篇聚羟基烷酸
  • 2篇聚羟基烷酸酯
  • 1篇电催化
  • 1篇电子媒介体
  • 1篇多壁碳纳米管
  • 1篇形貌
  • 1篇性能研究
  • 1篇选育
  • 1篇氧气
  • 1篇液体发酵
  • 1篇诱变
  • 1篇诱变选育
  • 1篇纸浆
  • 1篇纸浆纤维
  • 1篇深绿木霉
  • 1篇生物电催化
  • 1篇疏水

机构

  • 9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广东省造纸技...

作者

  • 9篇李雪云
  • 6篇付时雨
  • 5篇詹怀宇
  • 2篇李辉
  • 2篇傅恺
  • 2篇刘浩
  • 1篇赖红霞
  • 1篇周益名
  • 1篇刘建宇
  • 1篇谢君
  • 1篇杨韶平
  • 1篇陈慧连
  • 1篇王立世
  • 1篇陈元彩
  • 1篇虢杰
  • 1篇冯蕾
  • 1篇杨仁党
  • 1篇俞霁川
  • 1篇刘运思
  • 1篇张睿哲

传媒

  • 3篇造纸科学与技...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广东化工

年份

  • 2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产漆酶白腐菌的诱变选育及其液体发酵的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本研究从一株产漆酶的野生白腐菌出发,通过紫外诱变技术处理,获得了一株产漆酶能力较强的诱变菌株,其酶活高峰可达4630U/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约3倍。对诱变菌株液体发酵产酶的研究表明,碳源和氮源等营养物质的消耗对菌体保持生长和代谢活力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在培养体系中漆酶活力显著升高阶段,体系pH值的变化曲线则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低谷。
傅恺付时雨李雪云詹怀宇
关键词:白腐菌漆酶紫外诱变PH
基于固定化电子媒介体的漆酶电极的制备与应用
2010年
采用一种新方法引入媒介体,即将媒介体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固定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上,将壳聚糖与漆酶共同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漆酶电极。实验发现,ABTS能够被牢固地吸附在多壁碳纳米管上,且吸附了ABTS的多壁碳纳米管在水中的分散性能大为改善。由于ABTS的存在,该漆酶电极能够更加有效地催化氧气还原,使氧气的还原电位从-0.1 V升至0.6 V。研究了修饰在多壁碳纳米管上的ABTS的电化学行为,并讨论了碳纳米管修饰量、pH值及温度对漆酶电极催化性能的影响。该方法简单,制备的漆酶电极对氧气还原的催化效率高,有望应用于植入型生物燃料电池。
赖红霞刘建宇陈慧连李雪云王立世
关键词:漆酶多壁碳纳米管生物电催化氧气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发酵产聚羟基烷酸酯的研究
2010年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lia)HG-B-1是一株可产PHAs的菌株。文章采用逐因子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S.maltophlia HG-B-1的发酵工艺条件。首先考察了菌株HG-B-1的生长曲线,得到其生长周期约为24h。在此基础上,运用逐因子试验确定其生长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NH4Cl;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五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根据回归分析确定较优的发酵工艺条件为:温度35.4℃,pH7.9,摇床转速129rmin-1。采用该工艺条件发酵24h,得到OD600为2.966,是理论值的98.8%。
李雪云付时雨李辉詹怀宇
关键词: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发酵聚羟基烷酸酯
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细菌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s)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天然高分子聚酯,本研究的目的是从广东省某啤酒厂废弃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PHAs产生菌。【方法】首先,从活性污泥中分离PHAs产生菌。分离方法分3步:(1)富集培养PHAs产生菌;(2)通过苏丹黑B染色法进行初筛;(3)挑选PHAs产量较高的菌株,然后对细胞内提取产物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广东省某啤酒厂的活性污泥样品中筛选获得PHAs产生菌HG-B-1,被鉴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lia)。细胞染色分析、胞内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HG-B-1胞内贮藏物为PHAs。该菌株在以蔗糖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的发酵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24h,PHAs产量可达细胞干重的23.4%。【结论】本文从广东省某啤酒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PHAs产生菌,获得了一株新型的PHAs产生菌,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型的PHAs产生菌提供了菌源和基础资料。
李雪云付时雨俞霁川傅恺陈元彩张睿哲刘运思
关键词:聚羟基脂肪酸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一株深绿木霉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2010年
从广东省广州地区的亚热带阔叶林采集了21份野生菌样品,并从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能使亚甲基蓝褪色、产漆酶的菌株Xylh。初步研究了其形态、生理生化和遗传学特性。在PDA平板上,菌落3天覆盖满平板,且伴有绿色孢子产生。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Xylh菌丝体表面平缓、光滑、有沟纹;休眠孢子(直径3.0~3.5μm)表面粗糙,有许多小疣状突起,比萌发孢子(直径5.0~6.0μm)小。在无其它外加碳源的情况下,Xylh可在硫酸盐木素及甘蔗渣平板上生长;在发酵培养液中,32h就达到酶活的峰值(50IU/L)。18SrDNA鉴定结果表明菌株Xylh为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
李雪云付时雨刘浩詹怀宇冯蕾谢君
关键词:深绿木霉漆酶染料脱色形貌
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抗菌纸及抗菌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葡萄糖氧化酶是氧化葡萄糖的专一催化酶,具有脱氧、杀菌的功能。通过定性和定量抗菌实验方法研究了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体系在以淀粉作为载体和不混合淀粉时施涂于纸张表面的抗菌效果。定性抗菌实验表明,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抗菌纸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pH等于5.5时,35℃反应10min,不添加淀粉时,葡萄糖氧化酶最小的抑菌浓度约为70U/m2,葡萄糖足量时,酶用量越高,抗菌率越好;添加0.7g/m2淀粉后,最小抑菌浓度提高到约650U/m2。淀粉对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体系的抗菌效果有较大影响,主要原因是淀粉能够促进细菌的繁殖。
虢杰杨仁党李雪云
关键词:抗菌纸抗菌性
纸浆纤维表面的木素磺酸盐层层自组装疏水改性被引量:1
2010年
为实现纸浆纤维表面的疏水改性,利用木素磺酸盐(LS)与Cu2+层层自组装的方式对纸浆纤维进行了表面修饰.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以及动态接触角测量的方法对自组装后的纤维表面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纤维表面S和Cu的含量随着LS与Cu2+的交替组装而增加,说明LS和Cu2+在纤维表面的层层自组装是可行的;随着层层自组装的进行,纤维表面的微细纤维逐渐被木素致密覆盖;表面木素的增加致使AFM相图的平均相位逐渐增大,使表面疏水性提高;纤维的初始接触角随着自组装层数的增加而增大,且一定时间(0.08 s)内接触角的下降速率减小;组装5层木素后,纤维表面的初始接触角由0°提高至104.8,°0.08 s后下降至78.9°,表面由高度亲水性变为具有一定疏水性.由此可得出结论:通过控制SL自组装的层数可以有效且可控地实现纸浆纤维的疏水改性.
付时雨李辉刘浩李雪云詹怀宇
关键词:木素磺酸盐层层自组装表面改性疏水性
纤维素接枝环糊精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以环氧氯丙烷作为化学交联剂,在碱性均相纤维素溶液中,将β-环糊精接枝到微晶纤维素上,合成了接枝β-环糊精的功能性纤维素基水凝胶。研究了水凝胶的溶胀动力学和温敏性能,发现该水凝胶对温度敏感。考察了该水凝胶对甲基橙、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接枝β-环糊精的纤维素基水凝胶对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其吸附容量分别达到3.48mg/g、1.42mg/g,其脱附性能也较好。并运用差热扫描(DSC)、热重(TGA)和扫描电镜(SEM)对该水凝胶进行分析。
杨韶平付时雨李雪云周益名詹怀宇
关键词:纤维素环糊精水凝胶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产聚羟基烷酸酯的研究
聚羟基烷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简称PHAs),一种在细胞内以碳源和能源的形式存在的贮藏物,是可降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医用高分子材料用于药物的释放、心脏瓣膜的修复等,...
李雪云
关键词: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聚羟基烷酸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