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梅青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医学护理专业用气管插管教学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学护理专业用气管插管教学装置,包括插管体,所述插管体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接头的底端,所述接头的下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接头的一侧的上下端与收缩管均通过支柱连接,所述收缩管的内中部均固定...
- 杨鸿儿杨萍熊建英饶长秀邹团媛杜梅青
- 文献传递
- 一种心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训练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主体底座、脚蹬外壳和支撑板,主体底座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脚蹬外壳,脚蹬外壳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脚蹬组件,主体底座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滑轮,座椅...
- 杜梅青郭玉洁王秀雯邹团媛杨鸿儿杨萍周荣张丽珍胡伊文刘菁钟慧婷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个体化护理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病率,总结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护理治疗经验。方法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50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分为2组:普通胃肠护理组(普通组,250例)进行普通胃肠护理;个体化胃肠护理组(个体化组,250例),进行术前胃肠道清理、术后早期进食、术后早期留置胃管、术后口腔护理等个体化胃肠护理。比较2组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病情况。结果个体化组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成人较儿童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有所减少(P<0.05)。结论个体化胃肠护理可促进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最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杜梅青杨鸿儿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胃肠道功能紊乱个体化护理
- 早期下床活动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舒适感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早期下床活动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舒适感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2月-2021年5月收治的121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1)。对照组采取术后24 h下床活动,观察组采取术后12 h下床活动。观察两组恢复情况、舒适感、运动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心理精神、环境、社会文化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最大摄氧量(VO)、最大运动负荷(MWL)、6分钟步行试验(6MWT)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VO、MWL均高于对照组,6MWT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92%,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术后12 h下床活动可提高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运动能力,促进排便排气,提高舒适感,缩短住院时间,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郭玉洁杜梅青邹春兰王秀雯戴昆仑刘菁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舒适感早期下床
- 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模式结合阶段性康复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临床指标、心功能改善情况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模式结合阶段性康复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临床指标、心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前者采取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模式,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加入阶段性康复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临床指标、精神状态、自我管理水平、心功能指标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后2个月,两组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过氧化脂质(LPO)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常规组,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2个月,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饮食控制评分、合理运动评分、合理用药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2个月,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LVESD、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采取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模式结合阶段性康复能够显著改善其临床指标、心功能及精神状态,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 邹团媛杜梅青
-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