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丹
- 作品数:36 被引量:239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9—2022年江苏省医疗机构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质量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江苏省2019—2022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医疗机构病例报告质量及存在问题,为提高监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江苏省13个设区市2019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报告丙肝患者数量较多的部分医疗机构进行核查,以《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 213—2018)》为标准,评价急性病例、确诊病例、儿童病例的报告正确率,丙肝病毒(HCV)RNA阳性病例报告率和正确率以及新报告病例核酸检测率。结果共核查121家医院,核查急性丙肝病例392例,报告正确率为58.4%;儿童丙肝病例21例,报告正确率为71.4%;确诊丙肝病例4507例,报告正确率为88.2%;HCV RNA阳性病例5740例,病例报告率和报告正确率分别为82.5%和97.3%。三级医院急性病例报告正确率、确诊病例报告正确率及新报告丙肝患者核酸检测率均高于二级医院,HCV RNA阳性者的报告率和报告正确率均低于二级医疗机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江苏省丙肝病例报告质量较高,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报告质量存在差异。应加强医疗机构丙肝病例报告规范的培训和考核,明确诊断和病例报告标准,提高报告质量,减少错报与漏报。
- 陈沄渟刘晓燕史灵恩陈禹衡管文辉杨丹丹
-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
- 江苏省耐药结核病抽样调查研究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了解江苏省耐药结核病流行状况,为江苏省结核病防治规划修订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WHO/IU-ATLD《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要求进行抽样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①江苏省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为40.96%,初始耐药率为32.80%,获得性耐药率为55.90%;总耐多药率16.61%,初始耐多药率7.63%,获得性耐多药率33.07%;②不同年龄组、不同学历、不同地区和是否有中断史的肺结核患者的耐药分布有差异。结论:江苏省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不容乐观,需要引起重视。耐药主要发生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中年和文化程度低者为主,有中断治疗史患者发生耐药危险较高。
- 杨丹丹邵燕虞浩王建明许卫国陆伟羊海涛
- 关键词:肺结核耐药
- 丙型肝炎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提高丙肝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制定相关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7-9月,在云南省文山州和江苏省徐州市采用SF-36量表调查丙肝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状况。描述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病程、有无肝脏不适感和治疗等情况,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调查对象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招募486名研究对象,获得有效问卷483份(99.38%)。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SF-36量表的8个维度中,生理功能维度得分最高,总体健康维度得分最低,生理健康综合得分为(71.90±22.77)分,心理健康综合得分为(72.83±20.00)分,治疗的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略高于未治疗的患者。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生理健康方面,<50岁(β=9.484,95%CI:5.831~13.137)、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3000元者(β=8.797,95%CI:4.828~12.765)、3001~5000元者(β=14.817,95%CI:9.069~20.566)、>5000元者(β=9.592,95%CI:0.275~18.909)、未患其他疾病者(β=11.541,95%CI:7.922~15.159)、无肝脏不适者(β=12.055,95%CI:7.827~16.284)的得分更高;在心理健康方面,<50岁者(β=4.710,95%CI:1.165~8.255)、家庭人均月收入在3001~5000元者(β=10.923,95%CI:5.474~16.373)和>5000元者(β=8.695,95%CI:0.038~17.353)、未患其他疾病者(β=9.052,95%CI:5.678~12.426)、无肝脏不适者(β=9.482,95%CI:5.718~13.247)的得分更高,农民或民工(β=-7.795,95%CI:-8.881~-0.492)得分更低。结论抗病毒治疗能提高丙肝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但不明显。需制定相关干预策略和措施降低丙肝对人体的危害,提高该人群的健康状况,尤其关注年龄大、收入低、患有其他疾病和出现肝脏不适感的患者。
- 虞接军徐朋杨丹丹张琬悦刘鹏程柴菲菲龚丽华袁庆刘中夫李健
- 关键词:丙型肝炎患者SF-36问卷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 基于Andersen模型探讨既往报告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了解既往报告丙型肝炎患者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影响其抗病毒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某州、江苏省某市电话招募符合条件的既往报告为丙型肝炎的患者,进行面访调查。以Andersen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及相关文献设计影响既往报告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研究框架。采用阶段模型分步骤对既往报告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收集483例丙型肝炎患者资料,调查对象年龄(51.73±12.06)岁,性别为男性、户籍类型为农业户口、职业为农民和民工的占比分别为65.24%、67.49%、58.18%;分别以汉族(70.81%)、已婚(77.02%)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82.61%)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倾向特征模块中的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与初中及以下患者相比,OR=2.54,95%CI:1.54~4.20),已婚的丙型肝炎患者(与未婚、离异和丧偶相比,OR=3.19,95%CI:1.93~5.25)更容易接受抗病毒治疗。需要因素模块中自感丙型肝炎病情程度重的患者(与自感病情程度轻的患者相比,OR=3.36,95%CI:2.09~5.40)更可能接受治疗。能力模块中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与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患者相比,OR=1.59,95%CI:1.02~2.47),丙型肝炎知识知晓程度高的患者(与知晓程度低的患者相比,OR=1.54,95%CI:1.01~2.35),家人知晓患者感染状况(与不知晓患者感染状况相比,OR=4.59,95%CI:2.24~9.39)更倾向接受抗病毒治疗。结论不同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与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行为相关。丙型肝炎患者接受丙型肝炎相关知识与家人知晓患者感染状况的家庭支持在促进患者抗病毒治疗方面显得更重要,提示今后要进一步强化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知识宣教,尤其是加强丙型肝炎患者家属在治疗方面给予患者的家庭支持。
- 徐朋徐朋张琬悦张琬悦杨丹丹孙传武袁庆叶少东叶少东刘中夫刘中夫
- 关键词: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 江苏省四类人群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大众人群、吸毒人群、暗娼人群及MSM丙型肝炎(简称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及相关因素,为下一步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2021年江苏省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及当年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对大众人群、吸毒人群、暗娼人群及MSM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4223人,其中大众人群5617人,吸毒人群1050人,暗娼人群5153人,MSM 2403人。大众人群丙肝知识知晓率为54.9%、吸毒人群51.3%、暗娼人群58.5%、MSM 59.8%,四类人群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6.4,P<0.05)。在大众人群中,相较于小学及以下者,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相较于苏北,苏南地区大众人群丙肝防治知晓概率更高(OR=1.9,95%CI:1.7~2.2)。吸毒人群中,相较于本省,户籍外省者知晓率更高(OR=1.7,95%CI:1.2~2.3);相较于小学及以下人群,文化程度大专以上者知晓率更高(OR=2.3,95%CI:1.3~4.0)。暗娼人群中相较于已婚者,非婚者丙肝防治知晓概率更高(OR=1.3,95%CI:1.1~1.5);相较于苏北地区,苏中地区知晓率更低(OR=0.3,95%CI:0.2~0.4),而苏南地区知晓率更高(OR=1.2,95%CI:1.5~2.0)。MSM中,相较于40岁及以下人群,41岁及以上者丙肝防治知晓概率更低(OR=0.6,95%CI:0.5~0.8);相较于本省,户籍外省者知晓率更高(OR=1.8,95%CI:1.4~2.3);相较于汉族,其他民族知晓率更低(OR=0.2,95%CI:0.1~0.6);相较于苏北地区,苏中地区知晓率更低(OR=0.4,95%CI:0.3~0.5)。结论江苏省大众人群、吸毒人群、暗娼人群及MSM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较低,今后要加强低文化、高年龄段人群的宣教,省内不同地区也要因地制宜,宣教内容侧重丙肝传播途径及检测治疗相关知识。
- 陈沄渟刘晓燕李建军陈禹衡史灵恩邱涛杨丹丹
-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
- 结核病实验室痰检室间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掌握结核病实验室痰检室间质量控制(EQA)方法,并对我省2005EQA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各市县级实验室结核菌痰涂片开展EQA,省级参比室进行终级质控考核,结果与2002~2004年做比较。结果我省EQA地区覆盖率已达100%,质控频率为1次/季度;2005年全省复检痰片4376张,镜检阳性符合率(95.1%)较2002~2004年(99.7%~100%)略有下降,痰片肉眼观察总体符合率较2002~2004年略有下降。但EQA实施期间,2005年各季度的痰片阳性符合率较前一季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92.6%~97.4%),痰片肉眼观察总体符合率也呈逐季度上升趋势。结论EQA的双盲法室间质控,可有效地扩大质控范围和质控质量,使室间质控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 章体慧杨丹丹虞浩陆伟许卫国
- 关键词:结核病痰涂片盲法复检
- 江苏省青年学生艾滋病知晓率和相关行为学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江苏省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江苏省13个市98所高职和专科学校中18~24岁的在校学生,采取自填问卷的方式,收集人口社会学信息、艾滋病知晓情况、行为学信息以及性病与艾滋病服务需求等信息,分析影响艾滋病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79633名学生,男性占45.91%,女性占54.12%;本省学生占67.70%,外省占32.33%;性取向异性恋占90.51%、同性恋占1.60%、双性恋占3.42%、性取向不明占4.62%;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0.99%;性行为发生率为12.14%,其中同性性行为发生率为25.12%,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率为12.02%。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OR=1.17,95%CI:1.14~1.21)、汉族(OR=1.34,95%CI:1.27~1.43)、异性恋(OR=1.37,95%CI:1.29~1.46)、同性恋(OR=1.17,95%CI:1.03~1.33)、双性恋(OR=1.49,95%CI:1.35~1.65)、外省(OR=1.05,95%CI:1.02~1.08)、发生过性行为(OR=1.34,95%CI:1.27~1.41)艾滋病知晓率更高;但年级越高艾滋病相关知晓率越低。结论江苏省青年学生艾滋病知晓率较高,性行为发生率较低,性取向多元化,安全套使用率低,对暴露前后预防知识了解匮乏,需加强针对性的干预。
- 陈沄渟邱涛刘晓燕史灵恩陈禹衡管文辉杨丹丹
- 关键词:艾滋病青年学生知晓行为干预
- 江苏省结核分枝杆菌14个VNTRs位点的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了解江苏省结核分枝杆菌的VNTRs基因分型,发现江苏省流行的结核分枝杆菌的优势菌株,及不同地区流行菌株的基因型别差异。方法选择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中14个具有明显多态性特征的VNTRs位点,对江苏省13个市的235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VNTR-PCR扩增,通过聚类分析对菌株进行VNTRs基因分型。结果235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共分为8个基因型(Ⅰ~Ⅷ),其中以Ⅱ型为主要的基因型,占49.4%,其次是Ⅰ和Ⅴ型,分别占总数的22.6%和18.7%。不同地区结核分支杆菌VNTRs基因型别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V型主要分布在苏北(占90.9%),而Ⅰ型在苏南的分布明显高于苏北。结论江苏省的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明显的VNTRs多态性,Ⅱ型为江苏全省流行的优势菌株,约占全部菌株的1/2,但不同地区流行菌株的基因型别存在明显差异。
- 陆伟万康林杨丹丹章体慧周扬虞浩许卫国汪华
- 关键词:基因
- 舌癌患者舌苔变化与舌脱落上皮细胞c-myc基因mRNA表达改变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舌癌患者舌苔变化与舌脱落上皮细胞c-myc基因mRNA表达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取5组不同舌苔(薄白苔、白厚苔、黄薄苔、黄厚苔、无苔)表现的舌癌患者和正常人的舌背黏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各组c-myc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c-myc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内参基因比)值为:正常对照组6.38023×10-6,黄薄苔组3.88921×10-5,白厚苔组1.50210×10-5,无苔组2.07987×10-5,黄厚苔组6.28951×10-5,薄白苔组3.00206×10-5。c-mycmRNA的表达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黄厚苔组>黄薄苔组>薄白苔组>无苔组>白厚苔组>正常对照组。结论:舌癌患者舌脱落上皮细胞c-myc基因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人,且黄苔组高于白苔组。通过观察舌癌患者的舌苔,我们可以初步估计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 杨丹丹詹臻范媛丁兴张军峰
- 关键词:舌癌舌苔
- 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cagA和vacA的表达及与其感染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HpyloricagA和HpylorivacA在胃癌、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胃炎组织中的表达及与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Warthin-Starry嗜银染色法检测胃癌组织39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24例和慢性胃炎组织33例中Hpylori感染情况;PCR法检测上述标本中HpyloricagA和HpylorivacA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Hpylori,HpyloricagA+株和HpylorivacA+株感染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织(χ2=7.00,P<0.05;χ2=15.20,P<0.05;χ2=12.43,P<0.05);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pylori,HpyloricagA+株和HpylorivacA+株感染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织(χ2=6.25,P<0.05;χ2=11.04,P<0.05;χ2=11.61,P<0.05);低分化胃癌组织中Hpylori,HpyloricagA+和HpylorivacA+株感染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胃癌组织(χ2=8.19,P<0.05;χ2=13.14,P<0.05;χ2=6.62,P<0.05).慢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Hpylori与HpyloricagA和HpylorivacA表达均呈正相关(慢性胃炎:r=0.56,P<0.01;r=0.64,P<0.01;不典型增生组织:r=0.64,P<0.01;r=0.92,P<0.01;胃癌:r=0.90,P<0.01;r=0.95,P<0.01).结论:H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向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发展的重要启动因子,Hpylori感染可能通过诱导cagA表达促使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加快,诱导vacA表达促使胃黏膜上皮细胞损伤;他们的协同作用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佟书娟陈军詹瑧杨丹丹刘亚平
- 关键词:胃癌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