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全 作品数:9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卫生厅科技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心脉隆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无创超声心输出量参数的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心脉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无创超声心输出量指标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4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 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心脉隆注射液, 28 例) 及对照组( 常规药物治疗, 26 例) .常规药物治疗遵循2012 年ESC 慢性心力衰竭指南的推荐,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 受体阻滞剂及螺内酯作为基本治疗药物.在治疗组心脉隆注射液6mL 静脉输注,2 次/日,共14d.结果:治疗组患者无创超声心输出量检测仪测量的心功能指标显著改善,而且NT-proBNP 水平的降低及6 分钟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明显改善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心脏功能. 杨乃全 应良红 朱源生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参附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支气管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支气管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支气管痉挛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激素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治疗组给予氨茶碱注射液0.25~0.50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糖尿病患者)1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2次;激素治疗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 mL雾化吸入,每日2次,应用至肺部哮鸣音消失后48 h;联合治疗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参附注射液8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糖尿病患者)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均治疗1周。对比3组患者一般资料、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指数、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支气管痉挛疗效、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安全性;随访6个月,记录3组患者病死率和再住院率。结果90例患者中,除去因死亡等原因脱落的病例,共有83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其中联合治疗组29例,激素治疗组25例,常规治疗组29例。3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既往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联合治疗组、激素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中医证候疗效指数均高于常规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分):15.14±5.74、13.24±5.75比10.62±5.87,中医证候疗效指数:(67.84±14.31)%、(59.94±14.26)%比(48.92±16.74)%,均P<0.05〕,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中医证候疗效指数高于激素治疗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总有效率、支气管痉挛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总� 张能锋 马志芳 杨乃全 王旭关键词:参附注射液 糖皮质激素 急性左心衰竭 支气管痉挛 临床疗效 一种可穿戴便携式心脏监护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穿戴便携式心脏监护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心脏监护设备领域。该可穿戴便携式心脏监护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两个腰带,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夹紧组件,夹紧组件通过两个稳定座对心脏监测设备夹紧固定,防护座的外壁设置有... 耿山山 杨乃全 刘海云辛伐他汀对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细胞水平观察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cells,EPCs)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上,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I和DiI-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EPCs。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分别为0.0001、0.0010、0.0100、0.1000、1.0000 μmol/L)或PI3K阻断剂(LY294002)+0.01 μmol/L辛伐他汀和EPCs培养。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和碘化丙啶(PI)标记观察辛伐他汀对EPCs的增殖、迁移和凋亡影响。结果:辛伐他汀显著提高了外周血EPCs的迁移能力、增殖能力与抗凋亡能力(P<0.05)。辛伐他汀浓度在0.01 μmol/L时对EPCs功能影响达到最大。随着药物浓度的继续增大,EPCs的上述功能反呈下降趋势,但0.1 μmol/L组仍高于对照组。辛伐他汀对EPCs的功能影响能被LY294002阻断。结论:辛伐他汀能增加EPCs的增殖、迁移、抗凋亡功能,其机制可能与磷酸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途径有关。 杨乃全 张馥敏 胡政力 张定国 马文珠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内皮祖细胞 增殖 迁移 凋亡 达格列净改善糖尿病合并收缩功能保留心衰患者运动耐量及降低sST2水平 2021年 探讨达格列净是否能够改善糖尿病合并收缩功能保留心衰患者症状及对sST2水平影响。方法:连续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收缩功能保留心衰患者10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达格列净联合常规药物治疗,54例)及对照组( 常规药物治疗, 55例)。常规药物治疗严格遵循2017年加拿大心脏病学会推荐的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或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达格列净口服,10mg/d,共8周。观察治疗前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血清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以及心脏彩超左心室舒张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达格列净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了左室舒张功能不全(E/A, 达格列净治疗后 vs 对照组治疗后,1.9±0.5 vs 2.2±0.9 , P<0.05 ),进一步增加了患者运动能力(达格列净治疗后 vs 对照组治疗后,388.1±71.5 vs 350.6±71.2(m),P<0.01),更加显著降低了NT-proBNP及sST2水平。结论:达格列净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进一步改善了糖尿病合并收缩功能保留心衰患者运动耐量,提高了6分钟步行距离,降低了NT-proBNP及sST2水平。 杨乃全 刘海云 曹丽娟关键词:NT-PROBNP 辛伐他汀对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及黏附影响的研究 目的:细胞水平观察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 杨乃全关键词:辛伐他汀 内皮祖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文献传递 辛伐他汀影响内皮祖细胞数量、黏附及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细胞水平观察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上,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I和DiI-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EPCs。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分别为0.0001、0.001、0.01、0.1、1.0μmol/L)和EPCs培养。分别采用黏附能力测定实验、碘化丙啶(PI)标记观察辛伐他汀对EPCs黏附与凋亡的影响。结果辛伐他汀显著提高了外周血EPCs的数量、黏附能力,并能抑制其凋亡。辛伐他汀浓度在0.01μmol/L时对EPCs的数量、黏附功能和抗凋亡能力影响达到最大。随着药物浓度的继续增大,EPCs的上述功能反呈下降趋势,但0.1μmol/L组仍高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能增加EPCs数量、黏附能力并能抑制其凋亡。 周亚林 杨乃全 方翔 张雅莉 朱源生 梅介平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内皮祖细胞 凋亡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2007年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rthropoietin,EP)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探讨。方法:分离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建立H/R模型。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①H/R组缺氧2h,复氧4h;②EP组在缺氧前1h予EP(10U/ml),随即缺氧2h,复氧4h;③Wortmannin+EP组(W+EP)在EP预处理前30min予3-磷脂酰肌醇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特异性阻断剂Wortmannin(100nmol/L);④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EP受体表达和p-AKt/AKt比值。结果:EP可明显降低缺氧/复氧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并明显增强SD乳鼠心肌细胞p-AKt/AKt比值;而Wortmannin减弱了EP的抗细胞凋亡作用,显著降低了p-AKt/AKt比值。结论:细胞凋亡参与了心肌缺氧/复氧损伤;EP可减少缺氧/复氧引起的SD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EP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张锦英 张郁青 杨乃全 张定国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 心肌细胞 缺氧 复氧损伤 蛋白激酶B 人参皂苷Rg1促进糖尿病小鼠缺血肢体血管新生的研究 目的:建立可靠、稳定的C57BL/6J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及后肢缺血模型,为研究治疗性血管新生奠定基础。 方法:C57BL/6J小鼠禁食18小时,链脲佐菌素以50mg/kg腹腔注射小鼠,连续注射五天,在第五次注射后... 杨乃全关键词:糖尿病小鼠 RG1 时效分析 人参皂苷RG1 血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