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峰
- 作品数:15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低纬地磁脉动Pc3-4的纬度效应
- 利用中美合作中国低纬磁力仪台阵的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字化地磁资料,遴选出数个典型Pc3-4事件进行分析.从最北的满洲里(地理坐标:117.4E,49.6N 地磁坐标:186.3E,38.8N.磁壳坐标L=2.0),到最南的...
- 高玉芬韩德胜杨少峰
- 关键词:纬度效应
- 文献传递
- 南极中山站和低纬地区Pc3地磁脉动的对比分析
- 中山站处于南极极隙区(地磁南纬75-77°)附近,有十分活跃的ULF波,分布在很宽的频率范围上.在白天极隙区Pc3脉动频率范围内的ULF波(22.22-100mHz)与背景水平相比特别突出.极隙区Pc3脉动的源可能是地球...
- 杨少峰杜爱民刘勇华
- 关键词:低纬地区磁流体波极隙区PC3南极中山站
- 文献传递
- 地磁脉动预报空间环境的理论基础
- 杨少峰
- 关键词:地磁脉动
- 新疆喀什地区震前超低频异常电磁辐射与震源方向之间的关系
- 本文研究了1996年11月19日至28日在新疆喀什地区发生8次4级以上地震前记录到的超低频电磁辐射现象的偏振特性,发现震前记录到的超低频电磁辐射用0.08-0.16Hz的带通滤波器滤波后水平磁场分量的偏振近似为线偏振,并...
- 杨少峰杜爱民
- 文献传递
- 极隙区纬度Pc 5脉动的传播和起源被引量:2
- 2001年
- 南极中山站和戴维斯站均位于极隙区纬度附近,均安装了完全相同的感应式磁力计.选择两站的数据,1997年3月和1996年6、9、12月,运用信号互谱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到:在中山站-戴维斯站,Pc5脉动出现时间范围较广,但以地方时中午/磁中午及磁午夜附近出现频次多,其振幅、传播及发生率季节变化不大.振幅白天变化小,中午有小峰,夜间有时有大值.传播方向白天以磁中午为界,晨侧向西传播,直至磁凌晨;昏侧向东传播,约在5:00MLT处转向.夜间约以20:00 MLT为界,之前向西传播,之后向东传播,磁黄昏附近,Pc5脉动传播方向变化较多,显得不规则.这些特征,反映了Pc5脉动在不同地方时段有不同的起源.
- 刘勇华刘瑞源杨少峰贺龙松B.J.Fraser
- 极隙区Pc 3脉动特性的短基线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南极中山站和戴维斯站(不变磁纬74.5°)白天中午位于磁层极隙区,两站均安装了完全相同的感应式磁力计,选择1997年3月和1996年6、9、12月两站的数据,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波形检查方法选择Pc3脉动事件,然后用信号互谱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在中山站-戴维斯站,Pc3脉动主要出现于白天,尤其是中午/磁中午附近;Pc3脉动振幅及发生率均在6月份最小,在其他月份大些;Pc3脉动传播方向,白天主要向西.这些可能反映了电离层电导率和日侧电离层电流系统对Pc3脉动的影响.
- 刘勇华刘瑞源杨少峰贺龙松B.J.Frase
- 新疆喀什地区1996年11月震前超低频电磁辐射异常与震源方向的关系被引量:10
- 2002年
- 研究了 1 996年 1 1月 1 9— 2 7日在新疆喀什地区连续发生 6次 4 5级以上地震前记录到的超低频电磁辐射异常现象的偏振特性 ,发现震前记录到的该异常用 0 0 8— 0 1 6Hz的带通滤波器滤波后 ,水平磁场分量的偏振近似为线偏振 ,且震前 1天的偏振主轴方向日均值与喀什台到强震震源的方向之间有近乎垂直的关系 .
- 杨少峰杜爱民
- 关键词:地震前兆偏振特性
- 三种不同类型的低伟Pi2地磁脉动及其激发机制
- 杨少峰
- 关键词:低纬地磁脉动
- 1997年3月9日漠河日全食期间地磁脉动的主要特征被引量:2
- 1999年
- 1997年3月9日漠河日全食期间分别在漠河地磁台、北京怀柔地磁脉动观测站和三亚地磁台开展了地磁脉动的观测.本文重点分析了3月9日07∶00LT至11∶00LT日全食前后在漠河地区地磁脉动的观测资料,研究了日全食期间地磁脉动的主要特征,并对日全食期间地磁脉动的激发机制做了较深入的讨论.日全食期间地磁脉动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日全食期间太阳风-磁层-电离层的相互作用。
- 杨少峰杜爱民
- 关键词:日全食地磁脉动地磁观测
- 2000年4月6日磁暴期间磁扰变化在低纬子午链的纬度效应
- 利用低纬地磁子午链上H和D分量的分均值数据,分析了2000年4月6日磁暴期间磁扰变化的纬度效应。主要特点是:(1)急始期间H分量急始跃变幅随磁纬降低而减小,且急始变幅的下降率随磁纬降低而逐渐增大;(2)初相期间H分量第2...
- 杨少峰杜爱民高玉芬韩德胜
- 关键词:磁暴纬度效应电离层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