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耐药
  • 5篇耐药性
  • 2篇药物
  • 2篇药性分析
  • 2篇原菌分布
  • 2篇细菌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菌药
  • 2篇抗菌
  • 2篇抗菌药
  • 2篇抗菌药物
  • 2篇病原菌
  • 2篇病原菌分布
  • 1篇单胞菌
  • 1篇药物敏感
  • 1篇医用
  • 1篇医用超声
  • 1篇医用超声耦合...
  • 1篇针柄
  • 1篇铜绿

机构

  • 7篇潜江市中心医...
  • 1篇长江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杨德春
  • 2篇陈莉莉
  • 1篇段六生
  • 1篇刘学政
  • 1篇甘霖
  • 1篇柳文菊
  • 1篇陈宇澄
  • 1篇熊军
  • 1篇董冬梅
  • 1篇陈莉莉
  • 1篇艾彪
  • 1篇陈铭
  • 1篇谢良才
  • 1篇马青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次性使用可分离式多功能静脉采血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使用可分离式多功能静脉采血针,包括一次性静脉采血针,所述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包括位于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内部的连接机构所述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包括位于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内部的穿刺血管针头,所述穿刺血管针头的右侧固定...
陈莉莉昌子艳杨德春
2000-2008年江汉平原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流行率及耐药性变迁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流行率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对江汉平原4所大中型医院2000-2008年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分离率及耐药性变化,使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纸片扩散表型确证法进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8928株中共分离出产ESBLs菌株3817株,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从2000年的17.34%增加到2008年的67.03%,检出率上升明显;产ESBLs肠杆菌科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产ESBLs肠杆菌科66.34%和27.67%;菌株检出来源主要尿液和痰标本;除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外,产ESBLs菌对其他类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耐药且耐药性上升趋势明显;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均>95.0%,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高达83.8%和75.5%;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分别为42.7%~66.6%,对碳青酶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仍>98.0%。结论产ESBLs细菌检出率及耐药率近年大幅上升,应高度重视ESBLs检测,控制其传播和流行。
陈铭艾彪杨德春陈学兵刘学政段六生谢良才熊军马青柳文菊
关键词:肠杆菌科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
杀菌型医用超声耦合剂消毒杀菌效果的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杀菌型医用超声耦合剂的消毒杀菌效果。方法搜集2010年10-11月行完整皮肤检测的超声检查的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非杀菌型耦合剂)和试验组(杀菌型耦合剂),各组均为30例;对检查前、后超声探头和受检皮肤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检查前超声探头对照组(263±50)CFU/cm2与试验组(279±42)CFU/cm2间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检皮肤的对照组(247±75)CFU/cm2与试验组(252±85)CFU/cm2间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超声探头与受检皮肤在检查前后间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超声探头检查前的菌落数(279±42)CFU/cm2与检查后的菌落数(4±3)CFU/cm2之间及受检皮肤检查前菌落数(252±85)CFU/cm2与检查后菌落数(3±2)CFU/cm2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杀菌型医用超声耦合剂对超声探头和受检皮肤具有明显的消毒杀菌作用。
董冬梅杨德春鲁启英毛南芳
关键词:消毒杀菌
某院2013年4个季度临床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该院2013年4个季度临床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12月微生物室血液、尿液、呼吸道、粪便和分泌物/脓等标本的病原菌检出结果及药敏结果,以季度为单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季度检出病原菌不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敏感。4种常见病原菌对其余大部分抗菌药物呈季节性耐药。结论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均呈季节性,分析该地区病原菌构成与感染类型,制订相应的经验性治疗方案,对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杨德春
关键词:病原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2004-2008年基层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及耐药性迁徙状况调查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近4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及耐药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自2004~2008年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的细菌学标本,通过统计学分析找出近4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及耐药状况变化趋势。结果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头孢三代的药物敏感性维持在53.4%~68.2%,对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敏感性也分别为68.2%、85.2%、86.4%。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状况令人担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有效降低耐药发生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
甘霖陈蓉美杨德春陈宇澄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2012年度某院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该院2012年度临床常见细菌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月至12月所有送检标本中的1 212株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LERT 3D60全自动血培养仪,美国BD Pho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培养鉴定菌种及药敏试验。结果 1 212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402株(33.2%),革兰阴性菌572株(47.2%),真菌238株(19.6%),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敏感性最好,革兰阴性菌对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性最好。结论该院2012年度院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加强其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杨德春陈莉莉
关键词:细菌分布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与抗生素的使用分析
2014年
目的:研究细菌耐药性与抗生素关系,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本组抽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细菌感染患者,分析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采用DDDs对抗生素使用频率进行排序,对临床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 DDDs排序显示,常用的抗生药物主要包括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药物敏感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分离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较为常见。结论临床治疗中,应加强对抗生素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药物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杨德春陈莉莉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抗生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