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炳菁

作品数:33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文学
  • 3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小说
  • 6篇文学
  • 5篇短篇
  • 5篇短篇小说
  • 4篇面包
  • 4篇面包店
  • 4篇记忆
  • 3篇隐喻
  • 3篇语言
  • 3篇且听风吟
  • 3篇《且听风吟》
  • 3篇《海边的卡夫...
  • 2篇失踪
  • 2篇文本
  • 2篇文化
  • 2篇文体
  • 2篇文体变革
  • 2篇袭击
  • 2篇小说创作
  • 2篇翻译

机构

  • 30篇北京外国语大...
  • 21篇浙江外国语学...
  • 2篇吉林大学

作者

  • 32篇杨炳菁
  • 21篇关冰冰

传媒

  • 8篇浙江外国语学...
  • 7篇福建江夏学院...
  • 5篇日语学习与研...
  • 3篇外国文学动态
  • 2篇外国文学
  • 2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作家
  • 1篇佛学研究
  • 1篇东北亚外语研...
  • 1篇国际汉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2
  • 1篇199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象的失踪》到《再袭面包店》——谈两篇小说中的“我”
2015年
无论从小说内容还是研究脉络来看,《象的失踪》和《再袭面包店》除均以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外,完全是两篇不同的小说。但加藤典洋从"我"与女性关系入手,将两篇小说联系在了一起。对文本详加考察就会发现,从"我"与其所处社会之间的关系入手将会进一步探明这两篇小说所具有的延续性。
关冰冰杨炳菁
解读《1Q84》的奇妙世界被引量:4
2009年
2009年5月29日,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推出了他的新作《1Q84》。这是村上“蛰伏”五年之后完成的又一部长篇小说,而这样规模的作品也是自2002年《海边的卡夫卡》出版以来,他时隔七年后推出的长篇新作。
杨炳菁
关键词:《海边的卡夫卡》奇妙长篇小说
高龄作家的出世之作——第148届芥川奖获奖作品《ab珊瑚》
2013年
2013年1月16日,第148届芥川奖揭晓,黑田夏子以七十五岁高龄当选。作为日本纯文学的著名奖项,设立于1935年的芥川奖,其评选对象为无名作家或“新人”作家。也许正由于此,获奖作家的年龄时常会成为话题焦点。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作家的年轻化;二是“高龄新人”的产生。黑田夏子则无疑刷新了“高龄新人”的年龄记录。
杨炳菁关冰冰
关键词:名作家芥川奖高龄获奖作品珊瑚出世
村上春树小说中的“虚”与“实”——论《去中国的小船》中的“中国”被引量:1
2016年
《去中国的小船》中的"中国"究竟指代了什么曾被学界广泛研究。有研究者认为是国家或地理层面的概念,而另一部分研究者则认为与此无关。虽然不同的视角与观点会导致对小说内容的不同读解,但通过文本分析可以发现,在小说中出现的所有"中国"中,有一部分是国家或地理层面的概念,而另一部分却与此毫无关联。此种多重变换的手法相当程度地扩大了小说的阅读空间,导致了读者对小说的多重理解。
关冰冰杨炳菁
历史小说中的“历史”——以围绕《苍狼》而展开的论争为中心
2016年
在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中,历史小说作为小说的一类时常被提及,但时至今日,有关其本质的问题尚未被清晰界定,而这也是《苍狼》论争产生的根本原因。新历史主义产生重大影响后,历史被重新认知,这为重新看待《苍狼》论争以及界定历史小说的本质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关冰冰杨炳菁
关键词:历史小说
渡边升与村上春树的小说创作
2023年
渡边升是自1985年开始频繁出现在村上春树小说中的人物名,但目前学界对其缺乏实质性探讨。本文通过梳理相关小说文本发现,从村上春树小说创作的整体发展来看,渡边升凸显的是一个要在成为个体的前提下,活在现实社会中并试图对现实社会加以改变的人。该人物的频繁出现既表现出作家对这类人物特质的注重,也表明村上文学发生了从不介入到介入的方向性转换。
关冰冰杨炳菁
新千年之夜的警钟——论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蓝色消失》被引量:1
2023年
《蓝色消失》描写新千年之夜“我”发现蓝色消失后的情形,这使得小说中蓝色的象征性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焦点。由于村上春树在写作中一直逃离语言和符号的所指,并有单纯注重符号本身的倾向,因此先行研究在现阶段并没有对小说中蓝色的象征意义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从蓝色消失后白色的描写、“我”所联想到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以及西班牙与蓝色的关系等对蓝色之象征性的生成进行分析。在得出蓝色象征记忆的同时,对如何利用小说中的线索,探究作品中具有作家独特性的象征这一问题进行了尝试。
关冰冰杨炳菁
关键词:记忆
剪草坪与人的存在——从村上春树的“解说”出发解读《下午最后的草坪》
2018年
村上春树短篇小说《下午最后的草坪》的先行研究显示,日本文学研究界多从故事情节入手来进行文本解读。然而,村上本人对该小说的解说却表明,与"情节"相比,剪草坪的"作业"更为重要。从剪草坪的"作业"出发来分析小说不仅能成为一种新的解读方式,而且还能由此导出与先行研究截然不同的结论,即剪草坪的"作业"实际上反映了人的存在的本质。
关冰冰杨炳菁
日本第126届芥川文学奖揭晓
2002年
第126届芥川文学奖于今年1月16日在东京揭晓。在2001年6月至11月发表的众多作品中共有六篇人选。它们分别是:长嶋有的《开快车的妈妈》(《文学界》11月)、石黑达昌的《向着深夜的方向》(《文学界》10月)、冈崎祥久的《南下之路》(《群像》11月)、铃木弘树的《运动场》(《新潮》11月)、大道珠贵的《忧郁的草莓》(《文学界》12月)和法月百合的《从六英尺以下》(《星》12月号)。经过池泽夏树、石原慎太郎、黑井千次、河野多惠子、日野启三、古井由吉、宫本辉、村上龙、三浦哲郎以及新任评委高树伸子的讨论,长嶋有的《开快车的妈妈》最终赢得了本届芥…奖。
杨炳菁
关键词:文学界文学奖忧郁评委妈妈
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
本论文从目前国内外村上春树文学研究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尝试将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相结合,分析村上文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本研究的对象为村上文学中的小说部分。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梳理后现代语境中村上春树的成长及整体创作...
杨炳菁
关键词:后现代语境自我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