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小燕

作品数:14 被引量:95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腺癌
  • 7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术后
  • 5篇护理
  • 4篇甲状腺
  • 3篇引流
  • 3篇伤口
  • 3篇肿瘤
  • 3篇甲状腺癌
  • 3篇病人
  • 2篇乳腺癌患者
  • 2篇伤口换药
  • 2篇手术
  • 2篇脓肿
  • 2篇细胞
  • 2篇腺肿瘤
  • 2篇换药
  • 2篇患者术后
  • 2篇负压

机构

  • 12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师范学院

作者

  • 14篇林小燕
  • 9篇苟菊香
  • 4篇蒋义雪
  • 2篇周倩
  • 2篇王丽平
  • 1篇龙泉伊
  • 1篇宁宁
  • 1篇冯晓娟
  • 1篇蔡明
  • 1篇陈锐
  • 1篇李洁清
  • 1篇马步云
  • 1篇朱精强
  • 1篇李志辉
  • 1篇彭玉兰
  • 1篇李宏江
  • 1篇马莉
  • 1篇魏涛
  • 1篇孙康
  • 1篇张明

传媒

  • 4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病人术后拔管指证的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后的拔管指证。[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科行乳腺癌手术的病人200例,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拔管指证是安置在胸壁的1根引流管引流量持续3d小于10mL拔管,安置在腋窝的1根引流管引流量持续3d小于5mL拔管;对照组拔管指证是两根引流管引流量相加持续3d小于20mL拔管。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拔管时间,拔管后皮下积液发生例数及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乳腺癌病人术后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下积液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皮下积液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观察组拔管指证使病人术后拔管时间延长,但是可以明显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例数和发生率。
林小燕苟菊香蒋义雪
关键词:乳腺癌负压引流
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气管瘘一例的护理被引量:4
2013年
1病例介绍 患者女,48岁,网“发现颈部包近3个月”入院,生命体征平稳。佥体:甲状腺左、右叶分别扪及大小为3cm×3cm和6cm×5cm包块,随吞咽上下移动,无触痛,质硬,活动度差,边界不清楚。右侧颈部触及两个淋巴结,大小约2mm×2mm。甲状腺超声结果提示:甲状腺实质性占位伴钙化,癌右侧颈内静脉侵犯?双侧颈部淋巴结长大,结构异常。
蒋义雪林小燕
关键词:甲状腺癌气管瘘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对吉西他滨治疗后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吉西他滨治疗后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采用吉西他滨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60例)及综合护理组(6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病情观察、耐心讲解、饮食指导),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树立患者信心,观察生命体征防止感染)。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状态的变化,检测SAS、SDS、PSQI和QOL的变化。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PSQI评分显著降低,QOL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综合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吉西他滨治疗后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蔡明宁宁林小燕周倩苟菊香
关键词:综合护理抑郁睡眠状态
心理干预对乳腺脓肿患者伤口换药疼痛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脓肿患者伤口换药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11月在我科行乳腺脓肿手术后进行伤口换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两组患者伤口换药方法均采用伤口湿性愈合原理。对照组采取常规伤口护理和健康指导;实验组患者除采取常规的伤口护理和健康指导外,另外在换药前30 min及换药全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患者换药前后均采用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进行疼痛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减轻(P<0.05)。结论采取心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或减轻乳腺脓肿患者伤口换药时的疼痛,提高患者换药的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
林小燕蒋义雪
关键词:心理干预乳腺脓肿伤口换药疼痛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拔管指征探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拔管指征。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科行甲状腺癌手术的患者12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拔管指征是24h引流量低于10mL;对照组按传统拔除引流管的指征是24h引流量低于20mL。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拔除引流管后5d内引流管口愈合情况及伤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拔管后引流管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伤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组拔管指征使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延长,明显加快引流管口愈合,减少伤口感染发生率。
林小燕苟菊香蒋义雪
关键词:甲状腺癌手术拔管指征
乳腺癌病人术后负压引流器更换时间的探讨
2009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负压引流器更换的最佳时间。方法将150例乳腺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每天更换负压引流器一次为A组,3 d更换负压引流器一次为B组,并于每次更换时采集引流器中的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引流液细菌阳性率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病人术后负压引流器可3 d更换一次。
苟菊香林小燕马莉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负压引流器细菌培养
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术后伤口护理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术后伤口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术后伤口采用先进的伤口愈合理念,并结合全面、细致地护理。结果6例患者伤口痊愈时间为25—31d,14例为32~60d,6例为61~90d,4例在90d以上,平均痊愈时间为57.6d,均愈合良好。结论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伤口,采用专人化,运用先进的伤口愈合理念,联合全面的伤口护理是伤口愈合的关键,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林小燕苟菊香冯晓娟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伤口护理脓肿切开引流术
基于桑代克学习理论的伤口换药培训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桑代克学习理论的伤口换药培训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照试验方法,选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外科轮转的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51名)和对照组(49名)。试验组护生采用基于桑代克学习理论的伤口换药培训模式,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伤口换药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在入科与出科时进行伤口换药能力自评调查,出科时进行伤口换药操作考核以评价其教学效果。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护生在伤口换药能力中的了解程度、兴趣程度、理论掌握、伤口类型评估、实践操作、独立性、成就感、模式评价等方面自评得分更高,出科操作成绩[(93.25±2.11)分]也高于对照组[(90.06±2.43)分](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基于桑代克学习理论的伤口换药培训模式能够提高护生伤口换药能力、独立性与积极性,提升临床护理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胡紫宜苟菊香周倩林小燕
关键词:伤口换药护理教学
乳腺癌肺转移患者生存质量调查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调查分析乳腺癌肺转移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EORTC QLQ-C30和QLQ-BR23调查乳腺癌肺转移患者生存质量和影响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功能得分都在术后24个月都有比较大的下降,除躯体功能外,其他功能的得分都随着时间延长得分有所下降,而躯体功能得分在术后12个月均呈上升趋势,但在24个月后也出现显著下降,其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气促、脱发引起的烦恼、未来看法得分均随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升高,但是气促升高幅度从31.2±19.9上升到60.1±28.1,明显高于脱发引起的烦恼和未来看法,且组内各时间段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显著因素对显著程度依次为: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社会/家庭状况。结论:乳腺癌肺转移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下降,影响生存质量的显著因素是情感状态。
陈合波林小燕
关键词:乳腺肿瘤肺肿瘤肿瘤转移疾病影响状态调查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转移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转移规律,为中央区淋巴清扫术寻找依据并探讨合理的清扫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15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病历及病理资料。男性28例,女性125例;平均(面±S)年龄(44±14)岁。T151例,T210例,T381例,T411例;I期88例,Ⅱ期3例,Ⅲ期26例,Ⅳ期36例;多灶癌63例。eNl82例,oN071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是否为多灶癌、肿瘤是否累及被膜等因素与中央区淋巴转移率的关系。所有病例均行甲状腺全或近全切除+中央区淋巴清扫术,有颈侧区淋巴结肿大或转移者视情况加行单或双侧颈侧区淋巴清扫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全或近全切除+中央区淋巴清扫术,另64例患者加行单侧颈侧区淋巴清扫术,18例加行双侧颈侧区淋巴清扫术。中央区淋巴转移率68.6%(105/153),其中31.4%(48/153)为双侧中央区淋巴转移。oNl期及cNO期中央区淋巴转移率分别为86.6%(71/82)及47.9%(34/71),双侧中央区淋巴转移率分别为45.1%(37/82)及15.5%(11/71)。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侵犯被膜(P=0.002,OR=3.502)是影响中央区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侧中央区有淋巴转移的病例行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侵犯周围组织(P=0.014,OR=3.113)、肿瘤最大径〉1em(P=0.012,OR=3.732)、颈侧区淋巴转移(P=0.028,OR=3.080)是双侧中央区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从转移率角度及再次手术的高风险性出发,应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常规行患侧-中央区淋巴清扫术。术中应常规行冰冻切片检查,如患侧中央区淋巴转移伴有肿瘤局部较晚(肿瘤侵犯周围组织者,,13、T4级);肿瘤最大径〉1em;颈侧区淋巴转移之一时,建议行双侧中央区淋巴清扫术。
张明魏涛李志辉陈锐李洁清朱精强彭玉兰马步云苟菊香林小燕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颈淋巴结清扫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