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小碧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儿童
  • 1篇血细胞
  • 1篇亚群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率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表面...
  • 1篇增生
  • 1篇增生症
  • 1篇噬血细胞
  • 1篇噬血细胞性
  • 1篇噬血细胞性淋...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死亡病例
  • 1篇群分析
  • 1篇重症
  • 1篇组织细胞

机构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3篇林小碧
  • 1篇陈洁
  • 1篇钱江潮
  • 1篇陆海燕
  • 1篇陈克
  • 1篇陈伊莉
  • 1篇周永海
  • 1篇留佩宁
  • 1篇何时军
  • 1篇叶祎
  • 1篇张颖
  • 1篇王亦文
  • 1篇王小梅

传媒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3022例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观察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情况。方法对2009~2011年3022例在门诊行健康体检的儿童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分析HBsAb阳性率。结果 HBsAb阳性率随年龄增高而降低(P<0.01)。男、女HBsAb总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岁~组男孩HBsAb阳性率低于女孩(P<0.01),而3~<4岁组男孩HBsAb阳性率高于女孩(P<0.01)。男孩组中HBsAb阳性率随年龄增高而降低,2岁~组男孩HBsAb阳性率低于1岁~组(P<0.01);女孩组中HBsAb阳性率亦随年龄增高而降低,且各年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HBsAb阳性率随儿童年龄增高而降低,且低龄儿童是感染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需要加强乙肝血清学监测。
林小碧王小梅留佩宁张颖王亦文陈克叶祎陈伊莉周永海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儿童
16例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确诊为EV71感染死亡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死亡原因等。结果16例患儿均小于4岁,平均年龄18.9个月。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高发。临床表现为短期内持续高热,伴有头痛、呕吐、肢体抖动、惊厥等非特异性神经系统症状,发病2~4d后病情骤然恶化,表现为心动过速、外周灌注不良、呼吸急促、短暂性高血压等,气管插管均可见血性泡沫痰或鲜血。12例患儿死于肺水肿或肺出血以及循环衰竭;4例死于脑干脑炎。1例无皮疹等非典型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外周血白细胞、血糖、心肌肌钙蛋白I明显升高为主要表现,脑脊液改变以蛋白升高为特点。结论EV71感染手足口病病情进展快,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干,死因主要为神经源性肺水肿和(或)肺出血、急性难治性心力衰竭。
林小碧陆海燕何时军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危重症
儿童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2010年
【目的】研究儿童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外周血淋巴细胞活性的改变。【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49例确诊为HLH且为急性期的患儿为病例组,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抽取外周血,肝素抗凝,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分别检测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CD(16+56)+的表达率。【结果】病例组CD(16+56)+和CD8+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D3+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CD4+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K细胞[CD(16+56)+]和CTL细胞(CD8+)活性的降低对诊断HLH可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T淋巴细胞(CD3+)活性增强对诊断HLH也有一定价值。
林小碧陈洁钱江潮
关键词: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儿童淋巴细胞亚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