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粘虫
  • 4篇小麦
  • 2篇水分
  • 2篇土壤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小麦生长
  • 2篇麦类
  • 2篇麦类害虫
  • 2篇麦田
  • 2篇害虫
  • 1篇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地理学
  • 1篇冬麦
  • 1篇冬麦区
  • 1篇粘虫蛾
  • 1篇人口
  • 1篇容纳量
  • 1篇生活史

机构

  • 14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4篇林昌善
  • 3篇夏北成
  • 2篇李松岗
  • 2篇李鹄鸣
  • 1篇张青文
  • 1篇张一宾
  • 1篇夏乃斌
  • 1篇李绍文

传媒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昆虫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昆虫知识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昆虫天敌
  • 1篇生态科学
  • 1篇中国昆虫学会...

年份

  • 1篇1993
  • 3篇1992
  • 3篇1991
  • 2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64
  • 1篇1963
  • 1篇195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麦田土壤水分动态模型
1992年
本文通过对冬小麦田间土壤水分动态的连续监测,得到了土壤含水率变化率的相关模型,其相关变量有: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叶面积指数和降雨量(包括浇水)。以土壤含水率16%为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阈值,将该模型耦合到麦田生态系统的整体模型中,能较好地逐日模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以及土壤水分对小麦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作用。
夏北成林昌善
关键词:麦田土壤土壤水分动态小麦生长麦田生态系统平均温度
麦长管蚜为害小麦经济阈值研究被引量:3
1993年
本文报道了麦长管蚜为害小麦的田间实验结果。分析表明:麦长管蚜为害小麦的关键时间是小麦灌浆期;对于郾师9号其经济阈限在灌浆前期是480头/百株或2402日头/百株的累积蚜量,在灌浆中期是185头/百株或922日头/百株的累积蚜量;对于冀麦19号,其经济阈限在灌浆前期为222头/百株或1110日头/百株的累积蚜量,在灌浆中期为369头/百株或1845日头/百株的累积蚜量。
李鹄鸣林昌善
关键词:麦长管蚜小麦虫害经济阈值
冬小麦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计算机模型研究
1990年
以现代系统理论与思想为指导,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了麦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构造各个重要子系统的模型。通过研究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将所有子系统模型耦合成为一个综合的麦田生态系统模拟模型。大量的模拟结果表明,本模型较真实地描述了实际系统,可用于冬小麦的管理。
夏北成苏祥瑶李松岗林昌善
关键词:土壤水分条件生态系统综合管理冬麦区适宜播种期寄主作物
有效温度法则在我国粘虫发生地理学上的检验被引量:10
1958年
一、引言 在生物发育学的发展历史上先躯工作者Reaumer(1735)很早就提出植物的季节现象,例如谷类或果实的成熟都同植物生长季节的日平均温度保持一定的关系。他并且指出不同年份的类似的计算以及不同地带如热带、温带及寒带相同谷类的成熟期间内的平均温度的累积都是相等的。因此,他指出:生物受总热量后,对生长的影响为一常数。这种概念一般可以下列公式表之:
林昌善郑臻良
关键词:粘虫温度法麦类害虫生活史地理学地理科学
粘虫(Mythimna separata)实验种群生殖力表的研究
1991年
本文以粘虫为实验材料,在3个温度和同一相对湿度条件下,组建了粘虫实验种群生殖力表。应用3种方法分别求得各统计量的值如下。 内禀增长能力:18℃下为0.0668/每日;25℃下为0.1256/每日;30℃下为0.1272/每日。 周限增长率:18℃下为1.069/每日;25℃下为1.135/每日;30℃下为1.136/每日。 净增殖率:18℃下为309.792/每日,25℃下为319.876/每日;30℃下为134.211/每日。
夏乃斌林昌善
关键词:粘虫种群
麦田生态系中小麦生长亚模型的研究
1991年
本文利用前人的数据和自己的实验结果,构造了逐日模拟小麦生长的计算机模型,并用河南驻马店农科所7年试验结果对它作了初步验证,证明它可以较好地模拟正常管理条件下没有严重自然灾害时的小麦生长,可作为麦田管理最优决策模型的基础。
李松岗林昌善
关键词:小麦计算机农田管理
论我国人口容纳量被引量:6
1989年
人口环境容纳量是直接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它体现在人类智力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各人在行业中所占位置。本文据1982年人口普查10%抽样资料对我国劳动力分布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劳动力分布不平衡反映出社会生产力的落后,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浪费。我国的农牧渔业资源还有着巨大的潜力,只要国策对,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资源得到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今后50—100年内,我国农牧渔业资源将可满足15亿人口科学膳食需求。
吴聿明林昌善
关键词:人口容纳量生态位
不同地区粘虫群体的同工酶变异被引量:20
1992年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粘虫(Mythirana separata)五个地区群体(福建、贵州、安微、北京和吉林)的同工酶变异。分析10种同工酶(ADH,AO,GOT,α-GPDH,HK,LAP,LDH,MDH,ME和TYR)的14个座位,其中单型座位有8个,多型座位有6个,后者占42.9%。五个地区群体的平均杂合度为0.138。根据14个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的五个地区群体间的平均遗传相似度为0.978,平均遗传距离为0.023,表明这五个地区群体的基因结构基本相似,遗传分化程度很小。可以认为,在这五个地区群体之间不存在基因流动的障碍。这从遗传和变异的角度证明了粘虫的远距离迁飞特性,迁飞阻止了不同地区群体的遗传分化。
郝纪华李绍文林昌善
关键词:粘虫同功酶
标准积温法则—有效积温法则的改进
有效积温法则在描述变温生物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中以及计算积温时存在着局限性和不准确性.本文以变温生物的发育速率模型为基础,认为反映变温生物发育进程的指标不是有效积温,而是其标准有效值的累积量.本文把温度的标准有效值叫做标...
李鹄鸣林昌善
关键词:积温
文献传递
中华六索线虫生态学研究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对中华六索线虫的生物学及一些基本的生态学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六索线虫寄生粘虫的主动侵染的有关证据。研究结果还表明其群体在土壤中的栖息深度主要在20—40cm处,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垂直迁移;土壤含水过多,偏酸偏碱以及盐渍化等对其存活都有明显的影响;对寄生率影响较明显的为侵染期的降雨日数和前一年线虫脱出高峰期的露日数。
夏北成林昌善
关键词:生态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