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沁
- 作品数:73 被引量:347H指数:10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黄芪注射液对实验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2000年
-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醇(MDA)、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黄芪治疗组血浆 ET-1、MDA 水平较缺血再灌注组显著下降(P<0.05),SOD 显著升高(P<0.05),且病理改变较轻。结论黄芪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陈建吴卫真余毅余英豪林沁林荣禧谢福安
- 关键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黄芪注射液肾脏缺血血浆ET脂质过氧化产物病理改变
- 可调式腹腔闭式持续引流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大量腹水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可调式腹腔闭式持续引流技术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大量腹水、急性肾功能不全(ARI)中的应用。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06年8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肾脏科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伴大量腹水(腹围〉95ecm、B超示腹水〉8.0cm)及ARI患者采用可调式腹腔闭式持续引流技术,联合激素、抗凝、降脂、抗炎、抗氧化治疗、改善肾微循环,并用中药冬虫夏草制剂等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上述综合治疗[平均治疗(50.1±17.1)d],6例腹水消失或明显减少,其中5例肾功能均恢复正常;PNS3例部分缓解(PR)、无效3例,出院后继续药物治疗并随访3~12个月,PNS完全缓解2例、PR3例,仅3例局部少量渗液。结论可调式腹腔闭式持续引流技术适用于PNS并发大量腹水及ARI且肾脏病变较轻患者,可清除过多水分,减轻肾闯质水肿,促进肾功能恢复,也为应用激素、抗凝及降脂等治疗赢得机会。
- 庄永泽李俊霞王丽萍林沁俞国庆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功能不全腹水
- 肾穿刺活检术后严重大出血的护理4例被引量:4
- 2004年
- 林沁张明炜陈建
- 关键词:肾穿刺活检术后出血护理技术导尿管护理
- 腹膜透析在肾脏病伴大量腹水患者中的应用
- 2005年
-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在肾脏病伴大量腹水患者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常规PD植管术。要点:先做好荷包结扎线,再切开腹膜植管结扎。术中放腹水1000~8000ml,术后根据放腹水的数量补充白蛋白或血浆等。酌情行IPD或CAPD。肾病综合征(NS)患者及肾功能正常或轻中度异常者,配合激素、环磷酰胺、雷公藤及频谱仪等对症治疗。结果:41例中25例伴胸腔积液,36例伴下肢凹陷性浮肿的患者,PD后10~80天胸水及下肢浮肿消退。NS伴急性肾功能不全13例中,肾功能恢复正常12例,NS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3例,无效(NR)2例。1例因激素冲击治疗并发肺部感染等,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3年后肾移植。糖尿病肾病NS2例中,PR3例,NR2例,透析2-3年死亡2例。狼疮性肾炎7例中,CR4例,PR2例,1例死于脑的狼疮病变。乙肝相关性肾炎伴肝硬化3例,急进性肾炎2例,肾淀粉样病1例,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8例CRF患者转为家庭透析,透析时间1~7年,其中3例行肾移植。39例腹部切口无渗漏腹水。结论:只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应措施,PD在肾脏病伴大量腹水患者中的应用是可行的,PD对NS伴大量腹水患者也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
- 陈建俞国庆彭卫华王丽萍张明炜庄永泽林沁蔡建盛
- 关键词:腹膜透析肾脏病大量腹水
- 拉米夫定配合小剂量雷公藤多苷为主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被引量:4
- 2009年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HBV-GN)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笔者2001年首先报道以拉米夫定为主治疗HBV-GN3例取得良好的疗效。为进一步观察合理用药的组合,我们应用该药配合小剂量雷公藤多苷等,并与前期以雷公藤多苷等治疗HBV-GN比较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A组:收集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肝肾功能正常,尿蛋白定量(24h)〉1.0g,经病理诊断明确,符合HBV-GN患者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
- 陈建潘晨彭卫华郑玲王丽萍林沁吴碧青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雷公藤多苷拉米夫定小剂量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HBV-GN
- 低温游泳对大鼠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预防作用及subfatin相关机制研究
-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fattyliverdisease,MAFLD)患病率逐年升高,对当今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尚无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治疗方法以控制饮食和运动为主,其中多...
- 林沁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
- 结肠透析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治疗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CRF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结肠透析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尿毒清颗粒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微炎症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前白蛋白(PA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透析治疗可改善CRF患者的微炎症及营养状态,延缓肾功能进展,延长非透析治疗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适用于CRF早中期特别是合并有习惯性便秘的患者。
- 林沁戴秀娟陈建
- 关键词:结肠透析慢性肾衰竭微炎症
- 肝素及肝素类似物在腹膜透析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近年来,随着透析技术日渐成熟,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逐渐成为终末期慢性肾衰竭患者肾脏替代疗法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腹膜透析的有效性依赖于正常腹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腹膜是一种生理性半透膜,包括毛细血管壁、腹膜间质、间皮细胞层。在长期的腹膜透析过程中腹膜纤维化和新生血管的生成导致了腹膜通透性的增高和超滤的失败。
- 戢晴林沁
- 关键词: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肾脏替代疗法毛细血管壁腹膜通透性腹膜纤维化透析技术
- 黄芪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6
- 2000年
-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醇 (MDA)、内皮素 1(ET 1)、一氧化氮 (NO)变化及肾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黄芪治疗组血浆ET 1、MDA水平较缺血再灌注组显著下降 (P <0 .0 5 ) ,SOD显著升高 (P <0 .0 5 ) ,且病理改变较轻。 结论 黄芪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陈建吴卫真余毅余英豪林沁林荣禧谢福安
- 关键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 大鼠腹膜组织增龄性衰老的分子病理学改变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大鼠腹膜结构的改变,寻找腹膜增龄性衰老的分子病理特点。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幼年组(1个月龄)、成年组(8个月龄)、老年组(18个月龄),每组6只;取壁层腹膜行H-E染色及β-半乳糖苷酶染色,观察大鼠腹膜形态改变。半定量计算腹膜厚度、腹膜间皮细胞数及单位面积腹膜血管数;用RT-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观察脏层腹膜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锌指蛋白转录因子15(Krüppel like factor15,KLF15)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年龄增加,大鼠腹膜增厚,腹膜间皮细胞减少,间皮下基质血管增生明显(P<0.05)。脏层腹膜TGF-β1表达逐渐上调(P<0.05),KLF15表达逐渐减少(P<0.05)。TGF-β1表达与KLF15表达呈负相关。结论推测TGF-β1可能在大鼠腹膜增龄性衰老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而KLF15因子可能抑制腹膜衰老。
- 林沁江晓娟刘利利
- 关键词:腹膜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