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钢练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冠状
  • 3篇动脉
  • 3篇图像
  • 2篇新型冠状病毒
  • 2篇影像
  • 2篇影像技术
  • 2篇乳腺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生长因子受体
  • 2篇受体
  • 2篇探针
  • 2篇肿瘤
  • 2篇腺肿瘤
  • 2篇冠状病毒
  • 2篇冠状动脉
  • 2篇管理策略
  • 2篇分子
  • 2篇分子探针
  • 2篇CT图像

机构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飞机强度...

作者

  • 8篇樊钢练
  • 6篇郭建新
  • 4篇李雅楠
  • 3篇张向辉
  • 3篇屈婷婷
  • 3篇陈丽虹
  • 2篇荐志洁
  • 2篇段小艺
  • 2篇郭佑民
  • 2篇杨健
  • 2篇王瑞峰
  • 2篇牛刚
  • 2篇张向利
  • 2篇王美玉
  • 2篇张盼
  • 2篇丁晖
  • 1篇邓蕾
  • 1篇刘翔
  • 1篇朱媛
  • 1篇尚进

传媒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三点定位技术在心脏MRI四腔心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评估三点定位技术在提升心脏磁共振(CMR)四腔心图像质量及扫描效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0月行CMR四腔心扫描患者215例,对照组(109例)采用传统定位技术,实验组(106例)采用三点定位技术。由2名影像医师采用Likert 4分法评估2组患者四腔心图像的二尖瓣、三尖瓣及十字结构的显示质量。记录从定位像扫描结束到获取四腔心图像所需时间。构成比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双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一致性分析则采用Kappa检验。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构成和扫描技师工作年限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二尖瓣、三尖瓣、十字结构的评分均值分别为3.44±0.64和3.63±0.49(P=0.023)、3.43±0.67和3.53±0.60(P=0.202)、3.71±0.49和3.83±0.35(P=0.047),实验组图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其中二尖瓣和十字结构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获取四腔心图像所需时间分别为(11.67±3.49)min和(7.212±1.8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相比于传统定位方法,三点定位技术所获四腔心图像可更好地显示二尖瓣、三尖瓣和十字结构,且缩短了成像时间。
陈丽虹屈婷婷曹乐李雅楠樊钢练刘冰荐志洁郭建新
关键词:图像质量
影像技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管理策略被引量:6
2020年
2019年12月,武汉市发现多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初期怀疑与武汉某海鲜批发市场暴露史有关,通过对病毒深度测序发现,这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新型冠状病毒,简称SARS-CoV-2。该病毒传染性极强,胸部薄层CT扫描对该病的筛查和初步诊断有非常重要作用,影像技师成为继发热门诊、感染科和ICU后最危险的一线群体。本文通过对放射科的感控难点及影像技师的工作特点进行剖析,培养无菌消毒的意识,全面体系地控制感染,提出针对放射影像技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管理策略,旨在为所有影像同仁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贾晓茜李新雨同维史医蕾张盼李延寿赵志福王美玉赵亮张向辉曹乐樊钢练张向利丁晖王德龙牛刚杨健郭建新
关键词:影像技术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管理策略
自由呼吸对提高冠状动脉CT图像强化效果及均一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屏气与自由呼吸在不控制心率的情况下对冠状动脉图像强化效果及均一性的影响。方法 2017年3月-7月期间,在我院256排Revolution CT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60例患者随机纳入本研究。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屏气组(30例,检查过程中嘱患者吸气后屏气);B组(30例,检查过程中嘱患者平静呼吸)。两组患者扫描方案及对比剂注射方案均一致。比较两组图像的CT值、强化变化率、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主观得分(1~5分,1分差,不能诊断,5分优)及两组患者扫描前后心率变化差异。结果自由呼吸组的CT值[(405.10±58.20)Hu]及强化均一性(14.37%)均优于屏气组[(337.60±72.70)Hu,2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冠脉节段平均得分分别为4.49±0.41、4.33±0.36,两组患者扫描前后的心率分别是(1.74±1.86)次/min、(1.30±1.25)次/min,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自由呼吸可提高图像的强化效果及强化均一性,且可得到与屏气条件下同样质量的图像。
曹乐刘翔李雅楠张向辉樊钢练谢芳郭建新
关键词:屏气
采用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分子探针行体外乳腺癌细胞株 MRI 的可行性
2014年
目的探讨特异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七肽分子LTVSPYW偶联超顺磁性氧化铁( SPIO)纳米颗粒分子探针的构建方法及其表征,以及对体外乳腺癌细胞行靶向MR成像的可行性。方法(1)通过共沉淀法合成表面包被聚乳酸的 SPIO ( PS );将 PS 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七肽分子LTVSPWY(FITC-LTVSPWY)偶联构建分子靶向探针(FITC-LTVSPWY-PS),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测量PS和FITC-LTVSPWY-PS粒径大小,动态光散射仪检测其粒径分布及表面电位,3.0 T MRI检测弛豫率。(2)制备高表达HER2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爬片,与FITC-LTVSPWY-PS进行孵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与探针的结合情况,并行普鲁士蓝染色验证。(3)将合成的2种探针分别与HER2高表达的MCF-7细胞及HER2阴性的MDA-MB-231细胞孵育,消化离心后置入1.5 ml Eppendorf管。 FITC-LTVSPWY-PS与MCF-7孵育作为实验组,PS与MCF-7孵育作为对照组,不添加探针的MCF-7细胞为空白组,每种处理设立3管,采用3.0 T MR扫描1次,采集T2 WI序列图像,观察各组细胞MR信号并测出T2信号值,检测分子探针的靶向增强作用。各组间T2信号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结果分子靶向探针构建成功,电子透射显微镜测得PS纳米粒子的核心粒径大小为(13.9±1.6) nm,动态光散射仪测得PS的表面粒径为(122.0±5.5) nm。 FITC-LTVSPWY-PS探针的表面电位与弛豫率分别为(-30.7±2.2) mV和70.7 m· M-1· s-1,PS的表面电位与弛豫率分别为(28.1±2.8) mV和72.1 m· M-1· s-1。25μg/ml FITC-LTVSPWY-PS与MCF-7细胞孵育1 h后体外细胞MRI显示,实验组呈短T2低信号,对照组与空白细胞组呈等信号。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T2信号值分别为(61.8±5.7)、(101.6±2.5)和(103.5±1.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55.698,P<0.05)。结论针对HER2与聚乳酸修饰的SPIO耦联后获得的MR�
朱媛王瑞峰尚进邓蕾于楠樊钢练郭佑民段小艺
关键词:乳腺肿瘤分子探针
乳腺癌HER2靶向分子探针的制备及体外MRI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以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为靶点,制备以顺磁性粒子钆为载体的MR分子探针,通过MR靶向成像为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与方法利用课题组前期制备的针对HER2的荧光标记探针FITC-LTVSPWY与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耦联获得MR靶向探针。以表达HER2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SKBR3、MCF-7及HER2阴性的MDA-MB-231细胞为观察对象,加入靶向探针FITC-LTVSPWY-Gd-DTPA共同孵育作为实验组,细胞加入Gd-DTPA作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探针的细胞作为空白组,利用MRI行体外细胞成像;T1WI序列采集图像,进行视觉分析与比较各组细胞MRI信号。结果细胞体外MRI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T1WI呈高信号,对照组与空白组细胞均呈等信号,且存在视觉差异。结论课题组构建的以HER2为靶点的MR分子探针具有良好的磁学特性,体外可以与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特异性地结合,为体内成像研究奠定了基础。
朱媛段小艺王瑞峰樊钢练郭佑民
关键词:乳腺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影像技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管理策略被引量:9
2020年
2019年12月,武汉市发现多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初期怀疑与武汉某海鲜批发市场暴露史有关,通过对病毒深度测序发现,这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简称2019-nCov。该病毒传染性极强,胸部薄层CT扫描对该病的筛查和初步诊断有非常重要作用,影像技师成为继发热门诊、感染科和ICU后最危险的一线群体。本文通过对放射科的感控难点及影像技师的工作特点进行剖析,培养无菌消毒的意识,全面体系地控制感染,提出针对放射影像技师应对2019-nCov肺炎的管理策略,旨在为所有影像同仁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贾晓茜李新雨同维史医蕾张盼李延寿赵志福王美玉赵亮张向辉曹乐樊钢练张向利丁晖王德龙牛刚杨健郭建新
关键词:影像技术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管理策略
腹主动脉联合常规一站式胸痛三联CTA检查在急性胸痛患者诊疗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联合常规胸痛三联CT血管成像(triple rule-out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TRO-CTA)检查在急性胸痛患者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1 482例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414例患者接受传统的TRO-CTA扫描,1 068例患者在临床医师的要求下接受包括腹主动脉的TRO-CTA扫描(TRO-CTAwAA)。两组患者主动脉期的扫描范围不同:常规TRO-CTA只扫描胸主动脉,TRO-CTAwAA扫描整个主动脉,其余所有的扫描参数均相同。采用卡方检验对两组主动脉主要血管异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穿透性溃疡、壁内血肿、血管闭塞和血栓形成)的检出率进行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对两组辐射剂量(CTDIvol和DLP)和扫描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TRO-CTAwAA组的主动脉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TRO-CTA组(35.1%vs. 4.8%,P<0.001)。在TRO-CTAwAA组中,有26.5%的血管异常在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上均可检出,另外8.6%只发生在腹主动脉上。两组间辐射剂量相比,TRO-CTAwAA组的总DLP明显高于常规TRO-CTA(P<0.001)。两组扫描时间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10)。结论 腹主动脉联合常规TRO-CTA检查,可显著提高急性胸痛患者主动脉血管异常的检出率,不增加检查流程。
屈婷婷曹乐李雅楠陈丽虹樊钢练程燕南郭银霞郭建新
关键词:胸痛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与CT图像重建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 评估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t attenuation index, FAI)与卷积核、迭代重建算法以及层厚等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造影重建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44例行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采用以下3种参数组合进行图像重建:(1)迭代重建算法(KARL5)和层厚(0.5 mm)不变,采用4种卷积核(Soft_AA、Soft_BA、Soft_CA、Soft_DA,锐利度由低至高)重建;(2)保持卷积核(Soft_AA)和层厚(0.5 mm)不变,采用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 FBP)和迭代重建算法(KARL5)进行重建;(3)保持卷积核(Soft_AA)和迭代重建算法(KARL5)不变,采用不同层厚(0.5 mm, 1.0 mm)进行重建。经专用分析软件自动提取上述3种参数组合中所有图像的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LAD)、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artery, LCX)、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 RCA)对应的FAI。采用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于LAD、LCX和RCA:(1)不同卷积核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FAI随卷积核锐利度的提高而降低;(2)相比于FBP,KARL5重建图像的FAI显著提高(P<0.001);(3)相比于0.5 mm, 1.0 mm层厚图像的FAI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 卷积核、迭代重建算法及图像层厚对各支冠状动脉的FAI均具有显著影响,临床应用FAI进行诊断时应充分考虑CT重建参数的影响。
陈丽虹陈功婷樊钢练李雅楠屈婷婷曹乐荐志洁郭建新
关键词:冠状动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