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原飞
-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慢性期和急变期骨髓己糖激酶Ⅰ水平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骨髓中己糖激酶Ⅰ(HKⅠ)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由慢性期(CP)向急变期(BP/BC,急髓变)转变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71例,其中实验组51例(包括24例急变期患者、27例慢性期患者),对照组20例。取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骨髓液,RT-PCR法检测HKⅠmRNA;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KⅠ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图像分析系统计算IOD值作为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转录表达水平测定,CML急变期患者IOD值为0.836±0.105,慢性期患者为0.418±0.107,对照组为0.122±0.051,急变期患者明显高于慢性期患者,后者高于对照组,P<0.01;蛋白表达水平测定,CML急变期患者为1.230±0.187,慢性期为0.671±0.110,对照组为0.214±0.083,急变期患者明显高于慢性期患者,后者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转录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示,HKⅠ表达急变期、慢性期、对照组逐渐降低,提示HKⅠ可能参与了CML的发病机制,HKⅠ表达改变可能是促使CML由慢性期向急变期转变的另外一个条件,可联合其他指标一起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
- 朱锋毛原飞周丽
- 关键词:己糖激酶白血病髓样慢性
- 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机体状态和医院感染的相关性,并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6月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因恶性血液病入院化疗并在住院期间发生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根据住院治疗期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无医院感染组(n=68)、临床诊断医院感染组(n=84)和病原学诊断医院感染组(n=62)。三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后,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68.22%。多因素分析结果筛选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住院季节、白细胞计数<0.8×109/L和感染前未使用抗生素预防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间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应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尤其对于原发病为AML、夏秋季住院化疗和化疗后白细胞计数最低值<0.8×109/L的患者予以抗生素预防可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毛原飞游建华张莉娜李啸扬刘钊沈杨李军民
-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化疗粒细胞缺乏医院感染
- 达托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23例临床分析
- 目的 回顾性分析达托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本院使用达托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23例患者,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总体临床有效率91.3%.其...
- 毛原飞孙慧平李军民
- 费城染色体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八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费城染色体阴性(Ph一)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转化为急性白血病(AL)的疾病进展过程,并探讨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3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8例Ph—MPN转化为AL患者转化前后的临床资料,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8例MPN患者均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位转化时间为47.5个月(2.180个月),转化后中位生存时间为2个月(1~17个月)。4例转化后行AML相关分子生物学检查的患者中3例出现新的突变基因。1例难治患者口服芦可替尼治疗后疾病稳定。结论MPN转化为AML的患者临床预后差,生存期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已知的潜在治愈策略,JAK2抑制剂可能有效。
- 毛原飞陈秋生陈瑜李军民吴文
-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疾病白血病髓样急性
- 心包积液的病因演变、临床特点和治疗:瑞金医院经验1996至2005
- 2007年
- 目的阐述近十年来瑞金医院住院心包积液患者的病因学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瑞金医院自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诊断为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特征、治疗方式和住院期间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3例住院患者(男性81例[53%],年龄(51±11)岁[2-86岁]),少、中、大量心包积液分别占26(17%),39(25%)和35(23%),常见病因依次为结核性心包炎(n=50,33%)、恶性心包积液(n=36,24%)和非特异性心包炎(n=35,23%)。大量心包积液与恶性肿瘤显著相关(P<0.001)。对比分析前后5年的情况,后一个5年中结核性心包炎的发病减少,而恶性心包积液明显增多。治疗中,结核性心包炎常联合治疗,包括抗痨治疗合并激素(n=25,50%)、抗生素(n=21,42%)、心包积液引流(n=12,24%)和心包切开(n=12,24%)。恶性心包积液常见心包引流(n=16,44%)和心包切开(n=11,31%)。结论结核性心包炎仍是中国近十年中心包积液最常见的病因,但恶性心包积液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 孙寅光毛原飞Farouk Mookadam沈卫峰
- 关键词:结核性心包炎心包引流病因学超声心动图
- 非老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临床特征及长效干扰素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总结非老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患者临床特征,并评估长效干扰素治疗非老年ET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总结29例非老年ET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180μg皮下注射,以每2周1次作为起始剂量,后续根据血常规调整治疗间歇,并评估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中位年龄34(2547)岁,其中5例(17%)存在血栓病史;所有患者Bcr/Abl、ASXL1突变均为阴性,其中11例(38%)存在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V617F突变,8例(28%)存在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ALR)基因外显子9突变,1例(3%)存在MPL外显子10突变,余9例(31%)患者的上述3种基因突变均为阴性。非老年ET患者应用长效干扰素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为(509±185)×109/L,较治疗前血小板计数(945±208)×109/L明显下降(P<0.05),治疗总反应率为82%。治疗后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均P<0.05),但均在参考范围内。不良反应主要为流感样症状(34%、10例)、脱发(10%、3例)、皮疹(3%、1例)和注射局部红肿(17%、5例),均为Ⅰ/Ⅱ级不良反应,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结论:非老年ET患者基本为低中危患者,其中有血栓史者占17%;长效干扰素治疗非老年ET患者有效且安全。
- 李雅游建华毛原飞高晓东李军民吴文
-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长效干扰素骨髓增殖性肿瘤
- 上海地区粒细胞缺乏伴肺部感染血液病患者呼吸道分离细菌及耐药性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肺部感染血液病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检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上海市12所医院血液科粒缺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株的临床资料、药敏结果,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数据,比较不同原发疾病病原菌分布之间的差异。结果共分离病原菌62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8株(22.2%),革兰阴性菌485株(77.8%),非发酵菌占革兰阴性菌的60.2%(292株)。淋巴瘤患者标本中分离革兰阳性菌构成比(35.0%)高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居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4株,16.7%)、肺炎克雷伯菌(88株,14.1%)、鲍曼不动杆菌(62株,10.0%)、铜绿假单胞菌(56株,9.0%)、金黄色葡萄球菌(48株,7.7%)。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9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4.3%、8.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敏感率>90%,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于1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71.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粒缺伴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菌占多数,其中非发酵菌占50%以上,细菌耐药率整体低于CHINET全国医院大样本监测结果。
- 李志超朱骏王椿胡炯毛原飞陈芳源朱坚轶刘澎顾史洋施菊妹刘银梅梁爱斌丁懿侯健何海燕刘立根谢英华朱琦俞夜花姚永华陈蔚许惠利韩秀华郝思国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缺乏肺部感染耐药性
- 上海地区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血液病患者致病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血液病患者致病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市12家医院血液科粒缺伴发热住院患者的临床分离菌株,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WHONET5.6软件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数据。结果从上海地区粒缺伴发热患者中共分离出1260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20株(33.3%),革兰阴性菌840株(66.7%)。排在前七位的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158株(12,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20株(9.5%)、大肠埃希菌115株(9.1%)、铜绿假单胞菌109株(8.7%)、鲍曼不动杆菌83株(6.6%)、金黄色葡萄球菌70株(5.6%)和屎肠球菌63株(5.0%)。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非发酵菌占56.2%(350/623)。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15.3%(95/623)。血液标本中,肠杆菌科细菌占42.3%(104/24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34.6%(85/246)。脓液标本中肠杆菌科细菌占39.4%(76/193),肠球菌属细菌占28.5%(55/19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4.3%和82.5%,未发现耐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葡萄球菌属菌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的检出率为8.9%,肠球菌属未检出耐利奈唑胺的菌株。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已分别达34.1%和15.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等药物敏感。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于10.0%。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对大多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CHINET监测的数据。结论粒缺伴感染患者常见
- 朱骏胡炯毛原飞陈芳源朱坚轶施菊妹于丹丹郝思国陶荣刘澎顾史洋侯健何海燕梁爱斌丁懿刘立根谢英华朱琦俞夜花姚永华陈蔚许惠利韩秀华王椿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减少抗药性细菌
- 达托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达托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血流感染(BS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3年10月期间使用达托霉素治疗金葡菌BSI的21例患者,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6例单纯金葡菌BSI临床治疗有效率81.3%,其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10例,临床治疗均有效。5例明确为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金葡菌BSI患者1例治愈,其余4例临床症状改善。细菌清除时间中位数为8.5 d(3~19 d)。共观察到2例(9.5%)与达托霉素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1例(4.8%)轻度血肌酸磷酸激酶(CPK)值升高和1例(4.8%)中度皮疹及瘙痒,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达托霉素治疗金葡菌BSI,包括MRSA,安全有效、起效迅速。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CPK轻度升高,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 毛原飞孙慧平李军民
- 关键词:达托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疗效安全性
- 恶性心包积液37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近年来,发达国家报道恶性肿瘤性心包积液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心包积液常是恶性肿瘤的早期表现,其出现早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因此,及早从心包积液患者中发现恶性肿瘤,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确诊的37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的病因分布、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旨在从中发现有助于临床早期确诊恶性肿瘤的有益线索.
- 毛原飞孙寅光沈卫峰
- 关键词:恶性心包积液肿瘤性心包积液恶性肿瘤早期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