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艳玲

作品数:81 被引量:561H指数:13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6篇农业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6篇土壤
  • 15篇有机碳
  • 12篇微生物
  • 11篇土地利用
  • 11篇土壤有机
  • 10篇团聚体
  • 9篇生物炭
  • 8篇烟秆
  • 8篇土壤有机碳
  • 8篇红壤
  • 7篇亚热带
  • 7篇菌棒
  • 7篇废菌棒
  • 6篇土地利用变化
  • 6篇耕地
  • 5篇有机质
  • 5篇施肥
  • 5篇水稳性
  • 5篇土壤改良
  • 5篇土壤团聚体

机构

  • 79篇福建农林大学
  • 11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西藏职业技术...
  • 3篇闽江学院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山东女子学院

作者

  • 81篇毛艳玲
  • 26篇邢世和
  • 18篇周碧青
  • 14篇邹双全
  • 10篇张黎明
  • 9篇杨玉盛
  • 8篇杨文浩
  • 6篇王国强
  • 6篇崔纪超
  • 5篇龙军
  • 4篇陈光水
  • 3篇马丹
  • 3篇邱龙霞
  • 3篇杨智杰
  • 3篇宋星星
  • 2篇谢锦升
  • 2篇高人
  • 2篇陈思明
  • 2篇杨静
  • 2篇丁卉

传媒

  • 10篇福建农林大学...
  • 7篇福建农业学报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4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土壤学报
  • 3篇福建农业大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亚热带资源与...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土壤
  • 1篇福建农业科技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9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0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杉木林年龄序列地下碳分配变化被引量:19
2008年
森林地下碳分配在森林碳平衡和碳吸存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揭示人工林生长过程中地下碳分配变化对于人工林碳汇估算和碳汇管理等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年龄序列方法研究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生长过程中地下碳分配变化特点。年龄序列为福建省南平7a生(幼龄林)、16a生(中龄林)、21a生(近熟林)、41a生(成熟林)和88a生(老龄林)的杉木林。细根净生产力测定采用连续土芯法,根系呼吸测定采用壕沟法,生物量增量测定采用异速生长方程,地上年凋落物量采用凋落物收集框测定。结果表明:杉木林细根净生产力在中龄林前没有显著差异,维持在较高水平;但此后则显著下降。细根净生产力/地上凋落物量比值随林龄增加而显著下降。老龄林的根系呼吸显著低于其它林龄林分,根系呼吸与细根生物量间呈显著线性相关。中龄林和近成熟林的地下碳分配(Total belouground carbon allocation,TBCA)显著高于幼龄林和成熟林,而老龄林的则最低。中龄林、近成熟林和成熟林的地上部分净生产力/TBCA比值显著高于幼龄林和老龄林,而杉木林的根系碳利用效率(RCUE)则呈现出随林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陈光水杨玉盛高人谢锦升杨智杰毛艳玲
关键词:杉木林年龄序列根系呼吸
土壤光谱重建的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光谱反演被引量:13
2018年
土壤有机质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元素,利用多光谱遥感技术可大尺度、快速获取其含量信息,对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不同地物光谱混合给多光谱数据带来光谱畸变,影响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反演精度。为了消除不同地物光谱混合,实现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准确、实时监测,以闽江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区,利用线性波谱分解技术对原始影像的像元进行分解,重建土壤光谱,分析原始光谱、重建光谱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后,建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利用线性波谱分解技术可有效消除原始影像中的植被端元,减少大部分道路及建筑物的反射干扰,重建后的土壤光谱特征曲线更趋近于自然状态下土壤的光谱曲线,重建效果显著;通过两种光谱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系数对比,重建光谱更能准确的反映土壤光谱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运用重建光谱构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反演模型,其预测精度优于基于原始光谱的反演模型,R2和F分别提高0.124和2.223,RMSE则降低0.106,1∶1线检验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拟合度更高,模型可行且有效。由此得出结论,利用线性波谱分解技术消除不同地物光谱混合,重建土壤光谱,一定程度上可实现在自然条件下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大面积、准确检测,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陈思明陈思明邹双全毛艳玲梁文贤
关键词:土壤多光谱光谱重建湿地
水稻生育期对不同施肥条件下黄泥田土壤无机氮及细菌群落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为揭示不同施肥条件下水稻生育期黄泥田土壤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及对可溶性无机氮的影响,以33年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CK、单施无机肥NPK、无机肥配施牛粪NPKM和无机肥配施秸秆NPKS)的黄泥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分析水稻幼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扬花期和成熟期的黄泥田耕层土壤细菌数量、群落组成和结构.结果显示,黄泥田可溶性无机氮以铵态氮为主,含量为6.01-30.93 mg/kg,占可溶性无机氮总量的95%以上.细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为3.03×10^7-14.33×10^7/g干土.土壤优势细菌群落为变形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细菌群落差异以拔节期最为明显;不同生育期细菌群落差异以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最为明显.多元方差分析表明,水稻生育期可以解释细菌群落结构59.79%的变异,施肥处理可以解释细菌群落结构10.44%的变异,土壤铵态氮与细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表明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铵态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水稻不同生育期引起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比不同施肥处理引起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更为明显.(图3表4参26)
王祎杨文浩毛艳玲毛艳玲周碧青邢世和
关键词:施肥模式水稻生育期土壤细菌
老龄杉木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在福建南平西芹教学林场对老龄杉木林不同坡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土壤MBC和土壤DOC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均在植物生长旺季维持在较低水平,在植物休眠季节维持在较高水平;在0—20cm的土层内,老龄杉木林不同坡位土壤MBC和土壤DOC的变幅分别在210.44—1418.90mg.kg-1和8.24—38.54mg.kg-1,两种易变有机碳的含量基本表现为中坡位>下坡位>上坡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MBC与DOC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土壤MBC和DOC与土壤温度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凋落物生物量和降雨量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土壤MBC和土壤DOC的变化与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林木的生长以及根系分泌物等因素有关。
李玉平邹双全范广阔毛艳玲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9
2008年
对福建省建瓯市山地红壤的园地(茶园、桔园)、林地(杉木、木荷、封育)不同土层(0-10 cm、10-20 cm)土壤活性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地转变园地后,在0-10 cm土层土壤轻组有机碳(LF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平均分别下降了65.97%、64.60%和54.78%,在10-20 cm则平均分别下降了57.39%、21.88%和43.71%;土壤微生物商在不同利用方式下没有明显分异规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递减(桔园除外),但不一定有显著差异。因此,亚热带山地红壤内林地转变为园地会导致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大幅度下降,活性有机碳比土壤总有机碳对土地利用变化更为敏感。
毛艳玲杨玉盛崔纪超王国强
关键词:活性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
建构主义视阈下《土地资源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10年
分析了《土地资源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问题。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轨迹是从知识传递的"情境"创设—"协商"式学习—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学应遵循人的客观认知的规律。由此,提出支架式、随机进入式和抛锚式三种建构式教学改革模式。
唐南奇邢世和毛艳玲范胜龙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土地资源学教学模式
不同类型生物炭对芳香樟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生物炭对芳香樟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芳香樟经济林营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盆栽芳香樟优质品系‘MD1’为材料,设置对照(CK,不施化肥和生物炭)、化肥(F)、木炭+化肥(MC)和秸秆炭+化肥(JC)4个处理,在芳香樟移栽前一天施入生物炭(140 g/盆)、化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分别为6,2.19,0.44 g/盆),将其与土壤混匀,移栽定植后浇水灌透。移栽后测定施用不同类型生物炭对芳香樟生长指标、各器官精油含量、芳樟醇相对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并分析叶片光合特性和氮代谢的调控过程。【结果】1)与施用化肥处理相比,不同类型生物炭处理均可提高芳香樟株高、地径、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且不同类型生物炭处理之间差异显著,JC处理对芳香樟植株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MC处理,其芳香樟株高、地径、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比MC处理分别增加了36.22%,8.24%,8.68%和12.80%。2)与施用化肥处理相比,不同类型生物炭处理均可显著提高芳香樟茎、叶得油率和芳樟醇相对含量,其中以JC处理芳香樟叶得油率和芳樟醇相对含量最高,分别达4.05%和94.31%。3)施用生物炭可提高芳香樟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减少光合产物消耗;化肥处理除亚硝酸还原酶外,氮代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施用不同类型生物炭均能促进芳香樟生长,提高精油含量和芳樟醇相对含量,改善芳香樟的光合生理特性,其中以秸秆炭+化肥处理综合表现最优。
陈宇琳吴凤英张伟婷刘东明何峥旋毛艳玲
关键词:生物炭光合特性
一种适用于崩岗劣地土壤改良和促进植被生长的生物炭基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崩岗劣地土壤改良和促进植被生长的生物炭基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生物炭基保水剂为香菇废菌棒所制生物炭经过烘干、研磨后与淀粉‑丙烯酸型保水剂按照质量比例1:4混合加工所制,并对所制生物炭基保水剂...
毛艳玲王晓朋邹双全童晨晓朱巧莲胡坤林梦奇
文献传递
福建省沿海地区土地人口承载力被引量:2
1996年
本文从福建沿海地区人多地少、资源有限的现状出发,研究2000年、2010年福建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及其人口承载力,为决策部门制定人口、粮食生产政策。
毛艳玲吴德斌杨人群
关键词:土地人口承载力
福建省基本农田保护的若干问题被引量:5
2001年
对福建省基本农田保护现状进行分析 ,指出在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毛艳玲
关键词:基本农田保护耕地保护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