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建国
- 作品数:33 被引量:537H指数:12
-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紫花苜蓿用作浙江稻田绿肥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通过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在浙江稻田中的栽培试验,探讨紫花苜蓿作为一年生作物用作浙江稻田绿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秋眠级7~8级或8级的紫花苜蓿品种在南方稻田种植,播期适宜、排水良好和适量施肥的情况下,于次年种稻前翻耕用作绿肥的生物量基本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而其它秋眠级的品种由于前期生长缓慢,其生物量难以满足早稻的需求。但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在单季晚稻种植前翻耕的生物量均能满足晚稻生长的需要,并且6级及以上的品种其鲜草产量超出稻田绿肥的常规需要量较多,可以刈割部分用作动物青饲料。总之,挑选适宜的紫花苜蓿品种用作浙江稻田绿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针对双季稻和单季稻不同的绿肥需要期,应选择不同秋眠级的紫花苜蓿品种,为浙江省稻田绿肥品种的选用提供了新思路。
- 王建红曹凯张贤姜丽娜水建国
- 关键词:紫花苜蓿
- 旱期覆盖的保墒效应及对秋大豆出苗、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 1996年
- 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水后的半个月内,稻草覆盖有效保持了土镶水分,20cm深的土镶含水量比不覆盖处理平均增加2.6%;从播种到出苗的5天中,覆盖土壤的表层含水量保持在24%以上,比不覆盖处理提高6.7%,使大豆出苗率达到80%以上,不覆盖处理表土含水量迅速下降,大豆不能出苗。覆盖处理与出苗后不再覆盖的处理相比,成活率提高21.1%,植株高度、产量等方面都有明显报高。
- 陈喜靖水建国
- 关键词:保墒效应秋大豆灌水
- 绿肥还田对水稻生长期土壤有机质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41
- 2010年
- 对绿肥还田后水稻生长期间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绿肥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先有一个快速增加的过程,随着绿肥的不断腐解,土壤有机质在达到一定含量后开始下降,随后随着水稻生育期的进程又逐步增加,但至水稻收割期土壤有机质总体含量还是比还田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不同品种的绿肥在腐解过程中对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影响效果不一样,一般情况下紫云英等豆科绿肥腐解较快,黑麦草等禾本科绿肥腐解较慢,因此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下降过程紫云英绿肥要快于禾本科绿肥。这一试验结果表明,绿肥还田对水稻生长期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种过程使土壤对水稻的养分供应和水稻自身的养分吸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最终影响到水稻的产量。
- 王建红曹凯张贤姜丽娜符建荣水建国傅丽青朱小芳
- 关键词:绿肥还田土壤有机质
- 红壤旱地施用石灰对土壤酸度、油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长期影响被引量:31
- 1999年
- 长达15年的田间石灰长期定位试验结果显示:红壤施用3.75~15.00t/hm2石灰石粉降低土壤酸度的后效可以维持4~15年,使油菜增产和肥料利用率提高所维持的时间则可达15年以上。红壤施用石灰可以提高油菜籽粒产量17.5%~29.8%,提高N、P和K肥料利用率的幅度分别为17.6%~33.0%,25.6%~39.7%和6.8%~36.1%。
- 孟赐福水建国吴益伟傅庆林
- 关键词:红壤施用石灰土壤酸度油菜肥料利用率
- 红壤地区降水对林地养分输入与土壤侵蚀的作用被引量:9
- 2001年
- 定位观测研究表明 ,降雨是林地形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通过林冠层的穿透水和树干的径流水 ,其养分含量平均要比林外雨高 80 %左右。但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和不同的森林类型里 ,降雨输入土壤的养分差异悬殊。在无植被覆盖的坡地上 ,降雨会造成土壤侵蚀 ,使土壤养分入不敷出。
- 水建国柴锡周卢庭高
- 关键词:侵蚀模数林地红壤
- 克无踪与草甘膦调控红壤丘陵果园水土流失的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丘陵是"山—丘—谷"的过渡地带,生态系统脆弱,一旦植被遭破坏,极易水土流失。在红壤丘陵园地应用除草剂调控水土流失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清耕法相比,克无踪和草甘膦分别可使地表径流量减少30%和14%,使土壤侵蚀量减少52%和46%,使土壤养分流失量减少47%和17%。除草剂对杂草再生率影响,与生草法比较,克无踪可达67%,草甘膦达30%,清耕法近55%,克无踪分别是草甘膦的2.2倍,清耕法的1.2倍。克无踪调控杂草效果显著。
- 水建国周权康廖根清查增祥
- 关键词:克无踪水土流失除草剂杂草草甘膦
- 改良红壤底土酸度对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
- 1998年
- 改良红壤底土酸度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盆栽试验中,每公斤干土施8g石灰石粉时,施用深度20cm的小麦籽粒产量、根干重和秸秆产量分别比施用深度10m的提高32.7%、44.6%和30.1%。但低石灰用量时,增加石灰石粉施用深度反而不利于作物的增产。大田试验施用熟石灰对改良底土酸度作用不大,施用石膏则有利于底土酸度的降低。与666.7m2施50kg熟石灰处理相比,施用石膏使籽粒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7.0%~26.1%和1.4~7.6个百分点。
- 孟赐福水建国方承先王卫良
- 关键词:红壤改良熟石灰小麦肥料利用率
- 丘陵红壤区旱稻需水量试验的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应用“坑测法”测定了旱稻需水量 ,结果表明 :中亚热带丘陵红壤地区旱稻需水量为 5 14 .0 mm。该需水量约为同期降雨量的 6 1% ,一般年景不用灌溉。过多过少水量都影响旱稻生长 ;低于 35 0 .0 mm不能成穗。旱稻根系发达 ,吸水吸肥和抗旱能力强 ,特别适宜丘陵地区种植。
- 水建国叶元林王安明廖根清李卡
- 关键词:旱稻生态需水量
- 红壤施用石灰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7
- 1998年
- 经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红壤施用石灰不但能降低土壤酸度,并能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盆栽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重量提高59.8%~156.5%;1989和1995年,大田玉米的籽粒产量分别提高8.2%~14.6%和19.1%~43.1%,N、P、K的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11.2%~16.1%和21.2%~47.3%、27.6%~39.5%和16.5%~30.0%、6.8%~19.1%和4.8%~55.9%。要获得较高的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土壤pH须提高至6.0以上,而交换性铝降至1.0cmol(+)/kg以下。
- 孟赐福水建国方承先
- 关键词:红壤施用石灰玉米肥料利用率
- 施用石灰对红壤旱地土壤酸度和油菜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3
- 1995年
- 在施石灰石粉的长期定位试验中,种植了5季油菜.结果表明:(1)施用石灰使土壤pH升高和交换性铝含量下降,其降酸作用与石灰施用量呈正相关.亩施250、500、750及1000kg石灰石粉的降酸作用分别可维持2、6、7及10年.(2)施用石灰显著增加了每株荚数而提高油菜籽产量,增产幅度为19.7%-2.9.6%.过量施用石灰并未引起油菜产量的降低.(3)施用石灰能显著抑制菌核病(连作二年)和田间杂草。(4)施用石灰使土壤pH>5.8,交换性铝含量<0.7me/100g,油菜可获得较高产量。
- 孟赐福吴益伟水建国周梅芳
- 关键词:红壤油菜土壤酸度菌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