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文霞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术后
  • 2篇社会支持
  • 2篇生活质量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小梁
  • 2篇小梁切除
  • 2篇小梁切除术
  • 2篇护理
  • 2篇患者生活质量
  • 2篇活质量
  • 2篇健康教育
  • 2篇喉癌
  • 2篇喉癌术
  • 2篇喉癌术后
  • 1篇调适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调适

机构

  • 4篇暨南大学
  • 3篇深圳市人民医...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江文霞
  • 3篇熊雪莲
  • 1篇黄俊卿
  • 1篇黄菊天
  • 1篇吴惠平
  • 1篇周秀珍

传媒

  • 1篇现代护理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社区干预对促进儿童视力保健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通过在社区中推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使学龄儿童改变不健康的用眼行为 ,以保护儿童的视力。方法 将 4 6 9例社区学龄儿童随机分组 ,对干预组 2 34名儿童的不健康用眼行为实施干预。结果 干预组儿童不健康用眼行为明显减少 ,视力下降得到有效控制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社区干预可有效纠正儿童不健康用眼行为和明显保护儿童的视力。
吴惠平黄菊天江文霞周秀珍黄俊卿
关键词:社区儿童视力保健行为干预
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特征及健康教育对策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了解突聋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健康教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入住我科的27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突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5.72±15.54)岁,其中31-55岁者152例(54.5%),又以51-55岁年龄组最多(12.2%),男女性别比为1.05:1。每年2月、6月、9月为发病最高月份,1月、8月、12月份发病最低的月份。平均住院天数为(12.85±5.44)d。疗效方面,痊愈占31.23%,显效占24.34%,好转占22.69%,无效占21.74%。结论突聋的发生有一定临床特点,健康教育针对其发病特点,采取患者健康教育与高发群体健康教育相结合,建立院前预防、住院治疗、院后听力干预一体化模式,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熊雪莲江文霞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健康教育
阶段性健康教育在鼻息肉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在鼻息肉手术后病人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鼻息肉病人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的健康教育,研究组行阶段性健康教育,出院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对自我心理调试、随访时间和防止复发健康教育项目掌握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鼻息肉手术后病人中开展阶段性健康教育有利于病人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熊雪莲江文霞
关键词:阶段性健康教育鼻息肉心理调适随访时间
社会支持对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 探讨喉癌术后患者所得到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以寻找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64例喉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其得到的社会支持呈正相关.结论 通过医护人员的努力,能帮助患者及家属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江文霞
关键词:喉癌患者社会支持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对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喉癌是耳鼻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以手术切癌肿、局部淋巴清扫及咽喉功能重建为主,但此类手术切除范围广、创伤大、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准确把握每个患者的病理生理状况和心理状态,明...
江文霞
文献传递
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8例的护理体会
2011年
我们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重建房水循环路径。经过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后有效的护理,临床疗效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熊雪莲江文霞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丝裂霉素C护理小梁切除术房水循环临床疗效
小梁切除术后泪膜变化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后泪膜的变化及泪膜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42例(4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的患者,分别于术后1d、7d、1个月、3个月观察患者的主观感觉,并行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染色检查。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d、7d患者的不适症状评分:荧光染色检查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泪膜稳定性显著下降,泪液分泌明显增加(P<0.01);术后1个月、3个月不适症状明显减轻,荧光染色检查接近术前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泪膜稳定性、泪液分泌与术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可显著影响泪膜稳定性,但通过及时观察泪膜变化,及时配合医生处理,正确使用药物治疗及护理,至术后3个月所有检查项目均可恢复至术前水平。
江文霞
关键词:小梁切除泪膜变化急性青光眼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