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玲
- 作品数:11 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社区散生林叶片滞留PM2.5等大气颗粒物研究
-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增加,在中国以大气颗粒物污染为主的大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植物作为城市绿化的主体已被证实具备能净化大气颗粒物的能力。本研究建立了测量植物叶片吸附PM2.5大气颗粒物的方法,以北京为主实验点...
- 洪秀玲
- 关键词:植物叶片滞尘能力大气颗粒物微观结构
- 社区散生林木叶片滞留PM2.5等大气颗粒物研究
-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增加,在中国以大气颗粒物污染为主的大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植物作为城市绿化的主体已被证实具备能净化大气颗粒物的能力。本研究建立了测量植物叶片吸附PM2.5大气颗粒物的方法,以北京为主实验点...
- 洪秀玲
- 关键词:叶表面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
- 文献传递
- 一种测定植物叶片滞留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物质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植物滞留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物质量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将采集的植物叶片清洗后,对洗涤液进行分级过滤处理。本发明方法简便易操作,仪器要求不高,能够精确获得PM<Sub>2.5</Sub>、PM<Sub>...
- 刘玉军洪秀玲张桐李辰史玲玲任建武
- 文献传递
- 一种测定植物叶片滞留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物质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植物滞留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物质量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将采集的植物叶片清洗后,对洗涤液进行分级过滤处理。本发明方法简便易操作,仪器要求不高,能够精确获得PM<Sub>2.5</Sub>、PM<Sub>...
- 刘玉军洪秀玲李辰史玲玲任建武
- 文献传递
- 立体化开展党员电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 2017年
-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开展党员电化教育,以立体化、多样化的新模式积极探索,确立电化教育的载体、内容和层次,从而不断扩大对党员的影响,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庞有祝王晓旭洪秀玲万山高琼
- 关键词:党员电化教育学习型党组织
- 紫穗槐多倍体诱导最适条件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究利用秋水仙素诱导紫穗槐多倍体的优化条件。[方法]以紫穗槐成熟种子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根长(≤2、2~4mm)、支撑物和光照条件对秋水仙素诱导紫穗槐多倍体的影响。[结果]秋水仙素浓度是影响紫穗槐染色体加倍的主要原因,0.03%~0.09%处理浓度均有一定诱变效果,诱导率可达57%~76%。其次是处理根长,处理2~4mm的根得到的膨大的根尖比处理>4mm根的情况下数量多。3种支撑物中以纱布效果最佳,棉花与纱布的效果较为接近。3种光照中,半光条件效果最佳。[结论]利用秋水仙素诱导紫穗槐多倍体的优化条件是:根长2~4mm的紫穗槐根尖用浓度0.03%的秋水仙素诱导,以棉花或纱布为支撑物,全光或半光条件下48h。
- 牟辰丽洪秀玲苏上王企珂张金凤
- 关键词:紫穗槐多倍体秋水仙素
- 6种植物叶片的滞尘能力与其叶面结构的关系被引量:37
- 2017年
- 为研究不同绿化树种在单位叶面积上对于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留能力及叶表颗粒物粒度分布特性,分析叶表微观结构与滞尘能力的关系,以期为绿化植物选择及降低社区颗粒物污染提供依据。本实验以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社区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定量测量了6个常见树种的单位叶表面滞尘能力,并利用Mastersizer 2000对叶表滞留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分析比较了各树种叶表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树种,在单位叶面积上所滞留颗粒物的能力方面有较大差异,滞留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油松>金银忍冬>大叶黄杨>暴马丁香>洋白蜡>元宝枫,油松的滞留颗粒物能力为元宝枫的44倍。在叶表颗粒物滞留粒径的分布方面,颗粒物主要粒径分布在10~50μm,按照平均粒径(D50)从小到大的顺序为:元宝枫<暴马丁香<大叶黄杨<洋白蜡<金银忍冬<油松。在比表面积大小方面,植物叶面滞留颗粒物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元宝枫>暴马丁香>大叶黄杨>洋白蜡>油松>金银忍冬。植物叶表的滞尘能力与叶表气孔的数目及气孔是否开放无显著关系,而与植物叶表的气孔大小有关:对于气孔大的树种,滞尘能力相对较强。叶表微观性状对颗粒物滞留能力的影响排序为:分泌物>沟状组织>凹槽>褶皱>条状突起。依据不同绿化树种滞尘能力,提出树种选择建议,为科学合理的选择抗颗粒物污染树种提供基础。
- 张桐洪秀玲孙立炜刘玉军
- 关键词:植物叶片颗粒物粒径分布
- 城市居住小区常见树种的滞留颗粒物能力及绿地生态服务能力优化被引量:6
- 2017年
- 居住小区种植的散生林木能够较为有效地消减大气颗粒物,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方面具有一定意义。以重庆市主城区3个居住小区作为采样区域,运用水洗法对其中种植的20种散生树种滞留颗粒物的能力进行定量分级测定,并对供试树种的颗粒物滞留能力进行平均聚类分组,筛选出能够强效滞留颗粒物的树种。依据筛选结果,对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公共绿地3种绿地类型的树种选择配置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0种散生树种对于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留能力有很大差异,20种散生树种按照滞留颗粒物的能力分为5组:第1组为强效滞留颗粒物树种,共有10种,分别为石楠、栾树、三角梅、樟树、银杏、红花檵木、红叶石楠、海桐、八角金盘、枇杷;第2组为较强滞留颗粒物树种,共5种,分别为广玉兰、茶花杜鹃、鹅掌柴、榕树、黄葛树;第3组为中等强度滞留颗粒物树种,共2种,分别为木芙蓉和桂树;第4组为较弱滞留颗粒物树种,有2种,分别为小叶女贞和黄兰;第5组为弱滞留颗粒物树种,为罗汉松。本研究还提出针对3种绿地类型的模式图,为居住小区在绿地生态服务能力优化方面提供建议。
- 张桐洪秀玲刘玉军
- 关键词:居住小区颗粒物绿化配置
- 测定植物叶片滞留PM_(2.5)等大气颗粒物质量的方法被引量:25
- 2015年
- 以7种重庆市绿化基调树种为例,将滤膜过滤称质量优化为滤膜分级(10、2.5μm)过滤称质量,并与数学比例关系换算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植物叶片滞留细颗粒物(PM2.5,直径≤2.5μm)等大气颗粒物质量的方法。该方法不直接进行PM2.5的收集和称量,回避了单独采用滤膜过滤称质量时,由于PM10或PM2.5中粒径、质量极其微小的颗粒被滤掉而导致PM10或PM2.5不能完全被收集和准确称量的缺点。该方法所需仪器设备简单,普通实验室便具备,同时也克服了利用显微仪器观察并量算植物叶片滞留颗粒物的局限性。用通过120目筛的土壤样品进行准确性和稳定性检验,该方法准确可靠,具有可操作性。应用该方法测定了7种重庆市绿化基调树种叶片滞留PM2.5等大气颗粒物质量,为评价不同树种和林分结构的滞尘功能差别奠定了技术基础。
- 洪秀玲杨雪媛杨梦尧仲禹璇李辰张桐刘玉军
- 关键词:植物PM10PM2.5
- 杂种白杨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5
- 2009年
- 以杂种白杨‘717杨’(Populus tremula×Populusalba)和‘353杨’(Populustremula×Populus tremuloides)的叶片为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激素组合对叶片分化和不定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717杨’叶片最适分化培养基是MS+0.5mg/L6-BA+0.2mg/LNAA,‘353杨’叶片最适分化培养基是MS+0.5mg/L 6-BA+0.2mg/LNAA+0.01mg/LTDZ;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2mg/LIBA+0.2mg/LNAA,生根率达100%;叶片培养的最佳位置是自茎尖展叶的1~3片叶;20mg/L卡那霉素可以抑制‘717杨’和‘353杨’叶片的诱导分化,40mg/L卡那霉素可以抑制‘717杨’和‘353杨’不定芽的生根。
- 王斌李百炼张金凤洪秀玲牟辰丽
- 关键词:白杨叶片不定芽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