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明倩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重大科技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凋亡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血液指标
  • 1篇增殖
  • 1篇体外
  • 1篇普萘洛尔
  • 1篇中药
  • 1篇中药复方
  • 1篇黏膜
  • 1篇黏膜损伤
  • 1篇胃黏膜
  • 1篇胃黏膜损伤
  • 1篇细胞
  • 1篇细胞体外
  • 1篇小鼠
  • 1篇膜损伤

机构

  • 2篇赣南医学院
  • 1篇南昌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作者

  • 2篇潘明倩
  • 2篇徐仙赟
  • 1篇黄海金
  • 1篇袁世杰
  • 1篇孙立波
  • 1篇范小娜
  • 1篇刘潜
  • 1篇李洪亮
  • 1篇陈明初
  • 1篇廖琴
  • 1篇张文娟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普萘洛尔对小鼠血管瘤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通过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作用于小鼠EOMA血管瘤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实验研究,初步探讨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OMA细胞,使用不同浓度普萘洛尔分别作用于EOMA细胞24、36、48 h,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观察普萘洛尔对EOMA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作用24 h后,随剂量增加,EOMA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至药物浓度为75μmol/L时有显著差异(P<0.05),继续增加至8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接近0,同时吖啶橙染色示凋亡细胞逐渐增多,与对照组相比,至药物浓度75μmol/L时,细胞凋亡率有显著差异(P<0.05)。36 h组和48 h组变化趋势与24h组相似。结论:普萘洛尔在体外可有效抑制小鼠EOMA血管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这一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依赖性。
徐仙赟黄海金潘明倩廖琴陈明初张文娟刘潜
关键词:血管瘤普萘洛尔增殖凋亡
2味中药复方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2味中药复方(LWZY)抗大鼠胃黏膜损伤作用及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无水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阿司匹林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盐酸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预防性灌胃给药,以胃黏膜的损伤指数、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评价2味中药复方药剂对各动物模型的抗胃黏膜损伤作用及对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西米替丁及LWZY各给药组对阿司匹林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盐酸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无水乙醇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各给药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无水乙醇模型中的血液值;LWZY组较模型组比较PT、FIB、APTT、TT值有明显降低(P<0.05;P<0.01),有统计学意义;盐酸模型中的血液值,模型组PT、FIB、APTT、TT值较正常组比较略有升高,LWZY组较模型组比较PT、FIB值有明显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而APTT、TT值有明显降低(P<0.05;P<0.01),有统计学意义;阿司匹林模型中的血液指标中模型组PT、FIB、APTT、TT值较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LWZY组较模型组比较PT、FIB、APTT、TT值有明显降低(P<0.05;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WZY对无水乙醇、阿司匹林、盐酸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且有一定的体内促凝血作用,作用机制可能和凝血因子以及调节激素水平有关。
徐仙赟李洪亮孙立波袁世杰潘明倩范小娜
关键词:胃黏膜损伤血液指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