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亮

作品数:20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肝移植
  • 6篇术后
  • 4篇手术
  • 4篇耐药
  • 4篇耐药性
  • 3篇药性分析
  • 3篇移植术
  • 3篇移植术后
  • 3篇脂肪
  • 3篇脂肪肝
  • 3篇妊娠
  • 3篇外科
  • 3篇耐药性分析
  • 3篇肝炎
  • 3篇肝移植术
  • 3篇肝移植术后
  • 2篇休克
  • 2篇血浆
  • 2篇血浆置换
  • 2篇妊娠期

机构

  • 20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附...

作者

  • 20篇熊亮
  • 17篇安玉玲
  • 17篇易慧敏
  • 16篇魏绪霞
  • 15篇吕海金
  • 15篇刘剑戎
  • 14篇易小猛
  • 7篇黎利娟
  • 5篇陆平兰
  • 5篇周密
  • 3篇杨扬
  • 3篇李敏如
  • 3篇史志东
  • 2篇危敏
  • 2篇秦忠宗
  • 2篇郭瑛
  • 2篇张英才
  • 1篇刘明旺
  • 1篇陈川
  • 1篇陈规划

传媒

  • 7篇中华肝脏外科...
  • 2篇新医学
  • 2篇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qPCR-HRM曲线分析技术与普通PCR加直接测序法检测胶质瘤EGFR突变比较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实时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率融解(qPCR-HRM)曲线分析技术和普通PCR法加直接测序法检测胶质瘤患者EGFR基因突变类型,探讨适用于临床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为胶质瘤患者术后放射、化学治疗及预后判断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用普通PCR加测序法与qPCR-HRM曲线分析技术检测胶质瘤患者EGFR基因突变类型,检测结果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两种方法检测EGFR外显子19基因突变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qPCR-HRM曲线分析技术比直接测序法更快捷、灵敏。结论:与直接测序法相比,qPCR-HRM曲线分析技术可能更适用于临床检测胶质瘤患者标本EGFR突变性质。
熊亮梁朝峰陈川罗伦凌聪拳峰蔡梅钦史志东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DNA测序法
肝移植术后腹腔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体会(附82例报告)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腹腔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肝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否出现腹腔出血,分为腹腔出血组(12例)和对照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包括年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供肝冷缺血时间、无肝期时间、手术时间等参数;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 82例患者中,12例发生腹腔出血(发生率为15%),均需二次手术止血。其中腹腔出血组死亡4例(病死率为33%),对照组70例患者中死亡8例(病死率为1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MELD评分、PT、INR、FIB、APTT、PLT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腹腔出血组的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及供肝冷缺血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两组的无肝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腹腔出血与供肝冷缺血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及手术时间长有关。应在术前充分纠正凝血功能,提高外科手术技术,以减少术后腹腔出血发生率。
熊亮黎利娟安玉玲魏绪霞易慧敏
关键词:肝移植腹腔出血冷缺血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
肝移植术后脓毒症:1例报告并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指南解读
2015年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脓毒症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例肝移植术后脓毒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并复习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SSC指南)解读及相关文献。结果 1例50岁男性患者在肝移植术后1 d出现高热、血压下降,诊断为感染性休克,经过适当的目标导向性液体复苏、抗感染、血液净化等治疗获得缓解,患者病情稳定出院。结论肝移植术后患者易发生感染,由感染引起的脓毒症病死率高,因此一旦发生脓毒症,临床医师要积极地按照SSC指南进行早期的目标导向性治疗及集束化治疗,根据病原培养结果选用合适的药物,降低病死率。
易慧敏魏绪霞黎利娟安玉玲吕海金易小猛刘剑戎熊亮周密陆平兰郭煜
关键词:肝移植脓毒症抗感染血液净化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在中晚期妊娠重症肝病患者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在中晚期妊娠重症肝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诊治的29例中晚期妊娠重症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16例,年龄18~29岁,中位年龄24岁;治疗组13例,年龄21~28岁,中位年龄25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由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患者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对照组患者给予以抗感染、护肝、利胆、补充人血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输注凝血物质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6h及治疗后1、3、5d的MELD评分、APACHEⅡ评分及外周静脉血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空腹血糖(FPG)、血清肌酐(Scr)和动脉血乳酸(Lae)等临床指标差异。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检验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6h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1d的MELD评分、APACHEⅡ评分、TB、ALB、PTA、FPG、Scr、Lac治疗组为(25±6)分、(22±5)分、(197±69)μmol/L、(30±7)g/L、(55±24)%、(5.7±2.4)mmol/L、(111±42)μmol/L、(2.3±0.6)mmol/L;对照组为(33±8)分、(30±7)分、(299±113)μmol/L、(24±6)g/L、(33±11)%、(3.7±1.7)mmol/L、(165±82)μmol/L、(4.4±1.5)mmo]/L。治疗后3、5d的相应临床指标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有效率92%(12/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9/16)(χ2=4.215,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治疗组产后42d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45)。治疗组患者中1例血浆置换后出�
魏绪霞吕海金安玉玲易小猛刘剑戎熊亮黎利娟周密陆平兰杨扬易慧敏
关键词:血浆置换妊娠肝炎脂肪肝
鼻肠管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作用被引量:42
2016年
目的探讨经鼻肠管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资料。按照肠内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组(鼻肠组,26例)和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组(鼻胃组,28例)。在两组患者均于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第2天开始给予鼻饲整蛋白制剂(瑞代),观察两组患者达到肠内营养支持目标的时间、肠外营养支持时间、营养指标(白蛋白、血红蛋白等)、入住ICU时间、感染及胃肠道并发症等的发生率。结果 (1)按照体质量计算热卡需求量,鼻肠组较鼻胃组更快达到肠内营养支持目标的时间,分别为(3.0±0.8)d和(7.7±2.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肠组较鼻胃组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2.0±0.8)d和(6.7±2.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第30天时,鼻肠组的血清总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鼻胃组,分别为(64±6)g/L和(61±6)g/L,(120±17)g/L和(106±1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鼻肠组较鼻胃组平均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11±5)d和(14±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肺部感染、高血糖、腹泻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能更快达到肠内营养支持目标,缩短入住ICU时间。
安玉玲熊亮刘剑戎易小猛吕海金魏绪霞易慧敏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肠道营养鼻肠管鼻胃管
血浆置换在妊娠期重症肝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妊娠期重症肝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外科ICU接受诊治的28例妊娠期重症肝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2例,年龄21~28岁,中位年龄25岁;对照组16例,年龄18~29岁,中位年龄24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入组患者均分娩后转入外科ICU,予以抗感染、抗病毒、护肝、利胆、补充人血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输注凝血物质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新鲜同型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检验指标和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血浆置换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检验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TB、ALB、Scr、空腹血糖(FPG)、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动脉血乳酸(Lac)分别为(197±69)μmol/L、(30±7)g/L、(111±42)μmol/L、(5.7±2.4)mmol/L、(55±24)%、(2.3±0.6)mmol/L,对照组相应为(299±113)μmol/L、(24±6)g/L、(165±82)μmol/L、(3.7±1.7)mmol/L、(33±11)%(、4.4±1.5)mmol/L,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t=-3.453,2.389,-4.892,2.798,6.079,-3.339;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2%(11/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9/16)(χ2=4.215,P〈0.05)。治疗组患者中1例输注血浆后出现一过性低血压,予小剂量血管活性药物调控,1h后血压恢复正常。结论血浆置换能改善妊娠期重症肝病患者的临床检验指标,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魏绪霞熊亮陆平兰易小猛吕海金刘剑戎李敏如安玉玲易慧敏
关键词:血浆置换妊娠肝炎脂肪肝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肝炎肝移植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肝炎肝移植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本前瞻性研究对象为2012 年6 月至2014 年4 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的32 例重症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其中肠内营养组14 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2±9)岁.肠外营养组16 例,男14 例,女2 例;平均年龄(44±10)岁.肠内营养组术后1 d 经胃空肠管注入温水、乳果糖,术后2 d开始使用肠内营养混悬液,并逐渐加量至1 000 ml/d,同时逐步减少肠外营养;肠外营养组术后即给予肠外营养,两组均待肠道功能完全恢复后开始正常饮食.分别于术前、术后1、10 d 抽取静脉血检测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观察患者术后2 周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肝肾功能及感染发生情况.两组观察指标比较采用t 检验或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Fisher 确切概率法.结果 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6.1±1.4)d,明显短于肠外营养组的(10.6±3.8)d(t=-4.21,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10 d 的ALT、AST、TB、前白蛋白、尿素氮(BUN)中位数分别为106(50~163) U/L、62(27~135) U/L、67(35~116) μmol/L、201(105~389) mg/L、12.5(6.4~18.8)mmol/L,与肠外营养组的276(46~716)U/L、119(33~447)U/L、131(89~391)μmol/L、162(103~238)mg/L、26.1(12.9~37.6)mmol/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6,-3.15,-4.01,2.93,-3.79;P〈0.05).术后2 周内肠内营养组感染发生率为43%(6/14),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的69%(11/16)( P〈0.05).结论与肠外营养相比,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肝肾功能和营养状态,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术后恢复.
刘剑戎许世磊安玉玲吕海金易小猛魏绪霞熊亮张英才杨扬易慧敏
关键词:肠道营养胃肠外营养肝炎肝移植
米卡芬净在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预防价值的研究
背景:目前肝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发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肝移植预后甚至导致术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米卡芬净(米开民)是继卡泊芬净之后第2个应...
刘剑戎吕海金安玉玲魏绪霞熊亮易慧敏
肝移植受者术后性功能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术后性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接受肝移植的69例受者临床资料。所有受者均签署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受者均为男性;年龄30~55岁,中位年龄43岁;患病前性功能均正常。采用自制“肝移植受者性生活状况问卷调查表”和直接询问相结合的方式对受者进行调查。根据肝移植术后有否发生性功能障碍将受者分为性功能障碍组(23例)和性功能正常组(46例)。分析受者性功能障碍与临床参数的关系。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69例肝移植受者术后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3%(23/69),明显低于术前的88%(61/69)(χ^2=7.56, P〈0.05)。原发病为慢性重型肝炎及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受者术后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9%(17/35),明显高于肝硬化(代偿期)及肝脏炎性肉芽肿受者的18%(6/24)(χ^2=4.52,P〈0.05);认为性生活会对移植肝产生不良影响的受者术后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为83%(20/24),亦明显高于认为无影响的受者的7%(3/45)(χ^2=11.63,P〈0.05)。结论肝移植受者术后性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性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原发病及受者对性生活的认知密切相关。
易小猛安玉玲吕海金魏绪霞熊亮刘剑戎易慧敏陈规划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后医护
新型猪心包源硬脑膜修补材料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 评价新型猪心包源人工硬脑膜材料用于修补缺损硬脑膜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36只新西兰兔按完全随机法分3组:A组(实验组,猪心包源人工硬脑膜修补材料组)、B组(自体颅骨骨膜组)和C组[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硬脑膜组],每组12只.构建硬脑膜缺损动物模型,分别应用猪心包源人工硬脑膜修补材料、自体颅骨骨膜、e-PTFE硬脑膜行硬脑膜缺损修补.每组动物分别于术后30、90、180d各处死4只,并于术前及处死前采集兔静脉血行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处死后于修补材料部位采集标本行组织学检查,对比观察分析植入材料局部细胞浸润及局部蛛网膜、硬脑膜下腔和脑皮质情况.结果 3组动物术后无脑脊液漏发生及并发症出现.A、B、C组动物术前白细胞数[(6.94±0.39)、(6.94±0.60)、(6.94±0.41)个/mm2]和淋巴细胞计数[(4.77±0.41)、(4.61±0.57)、(4.78±0.39)个/mm2]与术后白细胞数[(7.01±0.49)、(6.75±0.26)、(7.20±0.49)个/mm2]和淋巴细胞数[(4.60±0.55)、(4.54±0.26)、(4.46±0.76)个/mm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植人材料与脑皮层粘连等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观察3组的硬脑膜修补部位无变性、包裹、钙化,局部炎性细胞浸润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猪心包源人工硬脑膜是一种安全、可行的硬脑膜修补材料.
刘明旺史志东秦峰徐峰秦忠宗熊亮郭瑛
关键词:生物膜心包修复外科手术硬膜外动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