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可耕

作品数:28 被引量:166H指数:8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吸虫
  • 12篇血吸虫
  • 12篇日本血吸虫
  • 5篇扩增
  • 5篇环介导等温扩...
  • 4篇疫苗
  • 4篇扩增技术
  • 4篇环介导等温扩...
  • 3篇蛋白
  • 3篇实验室
  • 3篇基因
  • 3篇教学
  • 3篇弓形虫
  • 3篇核酸疫苗
  • 2篇医学生
  • 2篇原虫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噬菌体
  • 2篇疟原虫

机构

  • 28篇南华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作者

  • 28篇王可耕
  • 20篇张愉快
  • 13篇杨秋林
  • 12篇刘彦
  • 11篇肖建华
  • 10篇梁瑜
  • 8篇刘传爱
  • 6篇曾桥
  • 5篇伍和平
  • 5篇廖力
  • 5篇唐双阳
  • 4篇许丽芳
  • 3篇曾庆仁
  • 3篇余敏君
  • 2篇胡四海
  • 2篇曾谷清
  • 2篇高勇强
  • 2篇张如胜
  • 2篇杨胜
  • 2篇李乐

传媒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美国中华临床...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药材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08
  • 1篇2006
  • 8篇2004
  • 1篇200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cDNA3.1/SjDLC和pcDNA3.1/mIFN-γ重组质粒构建及表达
2017年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动力蛋白轻链DNA疫苗和小鼠干扰素真核表达质粒,研究其在HeLa细胞及动物体内的表达。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取动力蛋白轻链(SjDLC)与干扰素-γ(IFN-γ)基因,克隆于pcDNA3.1真核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两种重组质粒分别转染至HeLa细胞,Western blot鉴定其表达。真核质粒经左腿股四头肌免疫小鼠,在末次免疫2周后,PCR法检测小鼠肌组织内SjDLC和IFN-γ基因,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基因的表达,MTT法检测T细胞增殖水平。结果 PCR和双酶切能检测到280 bp的SjDLC基因及480 bp的IFN-γ基因;Western blot显示在12 kDa和19 kDa处有阳性反应条带,与SjDLC和IFN-γ分子量大小一致,两种基因能在HeLa细胞中表达。PCR及免疫组化显示两种基因能在小鼠肌肉组织中存在和表达。MTT法显示两种质粒均能刺激T细胞增殖。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SjDLC和pcDNA 3.1/mIFN-γ真核质粒,两种质粒能在HeLa细胞和动物体内表达。
高勇强阳青兰胡丽胡丽梁瑜刘彦张愉快王可耕
关键词:DNA疫苗干扰素-Γ
日本血吸虫微管蛋白基因的获得和分析
2004年
目的从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成虫cDNA文库中获得并分析日本血吸虫新的表达基因,为日本血吸虫病的防治提供药物靶标或侯选疫苗。方法构建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随机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对部分序列进行步移法测序获取全长cDNA,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登录。结果获得了1个日本血吸虫新基因,全长1439bp,编码443个氨基酸,与肝片形吸虫微管蛋白基因具有79%的同源性。结论表达序列标签法、步移法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三者相结合,有利于发现日本血吸虫新基因。
廖力肖建华王可耕曾桥梁瑜杨秋林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公共卫生菌种基因序列
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课程三位一体教学平台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以教研室为中心,有机整合校内实验环节(实验室)和校外实践环节(实践基地),形成由校内、校外共同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多角度、多层面的三位一体教学平台,增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切实促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刘彦王可耕唐双阳张愉快邹菊梁瑜
关键词:实验教学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间日疟原虫的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检测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P.V)。方法酚氯仿法提取P.V基因组DNA,设计4条扩增P.V环子孢子蛋白基因的LAMP引物,以恶性疟原虫、弓形虫、人全血DNA为对照,进行LAMP,LAMP产物经显色、电泳鉴定。将P.V血样用健康人血稀释为1.5×10-3、1.5×10-4、1.5×10-5、1.5×10-6、1.5×10-7、1.5×10-86个浓度后进行LAMP,检测其敏感性。结果P.VLAMP扩增产物检测管显色后呈阳性,对照组均阴性。P.VLAMP产物电泳后呈LAMP特征性梯状条带,对照组均无扩增条带。LAMP检测P.V的敏感度为1.5个疟原虫/107RBC。结论检测间日疟原虫的LAMP方法敏感、特异,简便。
杨秋林许丽芳张愉快王可耕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分层次开放实验室 优化实验课程体系 提高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被引量:22
2011年
分析传统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弊端,阐述了实验课程对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省级示范实验室建设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教学资源,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分层次开放实验室,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手段,促进医学生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积极探索新型科研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
唐双阳李乐余敏君张愉快胡四海王可耕粟盛梅
关键词:课程体系
灵芝孢子与肝吸虫卵的鉴别及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南华大学附一医院检验科,在给一位直肠癌病人术后吻合口瘘引流液进行显微镜检查时,发现一些极似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卵样的有形物,于是送我中心进行确诊。我们首先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和比较鉴别,然后查阅相关资料和询问病史(正在服用“中华灵芝宝”药物),确认该“有形物”是未“
张愉快伍和平梁瑜廖力刘传爱王可耕杨秋林
关键词:灵芝孢子肝吸虫卵毛蚴灵芝孢子
日本血吸虫pcDNA3.1(+)/MLP核酸疫苗对家兔的保护性免疫作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 pc DNA3.1(+) /ML P(SJP)核酸疫苗对家兔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方法 将 2 4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12只 ;实验组每只家兔 SJP的免疫剂量为5 0 0μg/次 ,后腿肌肉注射 ,对照组注射空质粒 pc DNA3.1(+) ;隔周免疫 1次 ,共 4次 ,最后 1次免疫后 2周进行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尾蚴攻击感染 6 0 d后处死 ,观察肝脏病变 ,计算减虫率及减卵率 ,并做血清抗体及细胞因子分析。结果  SJP免疫家兔可明显抑制肝脏虫卵肉芽肿的大小 ,肉芽肿数量减少 ,肝组织减卵率为 2 8.10 % ,并可诱导 Ig A、Ig G1 变化 ,诱生 INF-γ应答。结论 
刘彦肖建华廖力曾谷清张愉快王可耕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核酸疫苗免疫保护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弓形虫被引量:25
2008年
目的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检测弓形虫。方法用酚-氯仿法提取弓形虫速殖子基因组DNA,设计两对扩增弓形虫B1基因的LAMP引物。以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卡氏肺孢子虫、日本血吸虫及小鼠白细胞作对照,进行LAMP反应,产物经SYBRGreenI显色及电泳后观察结果,绿色判为阳性,棕色判为阴性。将弓形虫速殖子经倍比稀释为(2~3)×106个/ml至(2~3)×10-1个/ml等8个浓度,进行LAMP反应,验证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LAMP反应结果显示,弓形虫速殖子检测管经显色后呈绿色,对照组均呈棕色。弓形虫的LAMP产物经电泳后呈LAMP特征性梯状条带,对照组均无扩增产物。LAMP技术可检测到的弓形虫速殖子最低浓度为2~3个/ml。结论LAMP技术在弓形虫检测中显示出较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
杨秋林张如胜伍和平张愉快王可耕
关键词:弓形虫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分层次开放实验室,结合案例导入教学,提升独立学院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2015年
独立学院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应注重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的系统培养,这也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我国独立学院医学生人才培养现状,进一步拓展省级示范实验室教学职能,分层次开放实验室,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切实提升独立学院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唐双阳李乐李忠玉余敏君刘良专王可耕
关键词:医学生
分层次开放病原学实验室,加速示范实验室建设
2008年
分析了传统实验教学体系的弊端,阐述了实验室分层次开放的含义与必要性,以及在省级示范实验室建设背景下,分层次开放病原学实验室的必要性及其作用与主要形式。相对于完全开放而言,实验室分层次开放更具有现实性,既可以满足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又符合目前地方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开放实验室将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
蔡恒玲吴移谋胡四海余敏君张愉快唐双阳王可耕
关键词:病原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