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幸平

作品数:2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潍坊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哲学宗教
  • 5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篇主义
  • 9篇马克思主义
  • 5篇哲学
  • 5篇民族
  • 4篇大众意识
  • 4篇文化
  • 3篇仁学
  • 3篇民族理论
  • 2篇道德
  • 2篇哲学分析
  • 2篇政治
  • 2篇社会责任
  • 2篇孝道
  • 2篇孝道文化
  • 2篇教育
  • 2篇孔子
  • 2篇公民
  • 2篇公民道德
  • 2篇传统孝道
  • 2篇传统孝道文化

机构

  • 20篇潍坊学院
  • 8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作者

  • 25篇王幸平
  • 1篇付清松
  • 1篇姚顺良

传媒

  • 6篇潍坊学院学报
  • 2篇理论界
  • 1篇理论观察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实事求是
  • 1篇民族论坛
  • 1篇唯实
  • 1篇学术论坛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枣庄学院学报
  • 1篇陕西行政学院...
  • 1篇教育文化论坛
  • 1篇人民论坛(中...
  • 1篇西南边疆民族...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普罗米修斯情结”的哲学分析
2011年
马克思一生具有浓厚普罗米修斯情结。因此,他选择了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职业。马克思普罗米修斯情结所产生的大众意识的立场,决定了马克思在面对社会问题时的责任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讲并不在于我们所具有的理论"生产与再生产"水平,而是我们能否重新建立与大众血肉联系,亦即能否重新树立牢固的"大众意识"。
王幸平
关键词:大众意识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2016年
马克思主义既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理论,更是通过现实斗争来实现理想社会的实践活动,因此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手段与目的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决定了它不是传统本体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也不是近代以来具体的实证科学,而是关于社会发展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理论。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出现的回溯现象其实就是由于割裂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而导致把马克思主义降低为理论化、实证化知识的一种表现。
王幸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民族与自治
民族是人类社会中最为常见也是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随着苏联和东欧社主义国家的解体以及全球化,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实现民族的发展与国家的统一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民族矛盾是19...
王幸平
关键词:民族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改良主义
文献传递
“民族文化自治”视域中的“民族-国家”批判及其意义
2016年
当前"民族-国家"理论正在成为某些国家瓦解和分裂其他国家的有效工具,对此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奥托·鲍威尔在其所阐发的"民族文化自治"理论中,从资本主义发展以及资产阶级本质上批判了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阶级性、历史性以及区域性,从而为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理论基础。尽管这一理论由于没有意识到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来临,从而在奥匈帝国遭到了失败,但是它为人们解决民族问题和审视民族国家模式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正是在这一视域中,才能透视西方民族国家内涵和其背后分裂其他国家的真实动机。
王幸平
关键词:民族国家阶级性历史性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限度及其合理性调适被引量:1
2017年
为解决奥匈帝国民族问题和国家的统一问题,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他们的民族理论即"民族文化自治"。但是由于他们在政治上的折中立场,从而决定了他们的民族理论具有三个方面的限度: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区分;社会民主党人的民主要求和传统奥匈帝国国家结构之间的矛盾以及现代国家领土原则和民族非地域原则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所提出的民族与民主之间的关系,民族文化发展与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等问题却成为现代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主题。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对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合理性调适,从而为解决当前民族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王幸平
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政治旨向
2014年
在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上一直存在着本体论与认识论两种倾向,从而导致了把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与"实证化",这种理解不自觉地陷入了传统形而上学而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通过对于物质概念的政治旨向的阐释使得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解放的理论特质得以展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政治旨向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对于资本主义批判性、现实社会的实践性以及未来社会理想的超越性。
王幸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意识”省思被引量:2
2011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理论,因此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特质和要求。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来看,由于马克思的普罗米修斯情结,使他选择了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奋斗的职业,大众的立场决定了马克思在面对社会问题时的"大众意识"。因此在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由于大众立场与意识的缺失,导致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精英化倾向,从而限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不在于我们所具有的理论"生产与再生产"水平,而是我们能否重新建立与大众血肉联系,亦即能否重新树立牢固的无产阶级的"大众意识"。
王幸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意识
公民道德视域中的传统孝道文化及其现代转化
尊老爱幼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基本的伦理规范,也是作为儒家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但是近年来老人倒地要不要扶却成为社会的一个普遍争议的话题,这不但说明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导致对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与认识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前公...
王幸平
关键词:孝道文化公民道德社会责任
“仁”学价值的“同构性”与“异质性”
2007年
孔子的"仁者,人也"思想,为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本价值旨向。由血缘所形成的家庭是个人走向社会的过渡环节,家庭既有社会性的因素又有个人的形成内容,因此便具有外部社会和内在个体的双重特点。而基于家庭与社会所具有的"同构性"使得由个人所形成的内在道德品质不但在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更为复杂和扩大的社会视域中具有同样的作用;另一方面,个人与社会所具有的"异质性",使得在儒家道德伦理体系中,存在着固有的矛盾即"修己"与"安人";"内圣"与"外王"之间的矛盾。
王幸平
关键词:仁学社会价值同构性
全球化视野下对于马克思资本批判的解读
2011年
对资本的批判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对资本主义批判的核心内容。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资本主义在本质上对于剩余价值的追求却没有改变。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的世界金融危机是全球化条件下必然的结果。通过马克思的《资本论》对于资本主义文明与发达的本质的分析,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对于资本的追求恰恰说明了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本质正是当代资本主义本身所具有的。
王幸平
关键词:资本贫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