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亮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真皮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
- 2013年
- 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骨组织的缺损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ermal mesenchymal stemcells,DMSCs)来源于皮肤组织,易大量获取,对供区损伤极小,具有包括成骨分化在内的多向分化潜能,有望成为骨组织工程研究合适的种子细胞。我们就真皮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王庭亮祝联
- 关键词:真皮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骨组织工程
- 脂肪抽吸联合组织旋切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采用脂肪抽吸联合组织旋切治疗SimonⅠ度或Ⅱ度脂肪腺体混合型男性乳房发育症(GYN)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同一术者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采用脂肪抽吸联合组织旋切法治疗的SimonⅠ度或Ⅱ度脂肪腺体混合型GYN的病例资料。手术方法于手术范围下界与腋前线交界处设计5 mm长的切口,通过该切口首先对GYN患者胸部增生的脂肪组织进行抽吸,然后应用乳房活检与旋切系统切除残余的腺体结缔组织。记录手术时间、脂肪抽吸量、组织旋切量、旋切时出血量、总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于2020年6至12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让患者对胸部美观程度满意度进行评分,分值范围0~5分,0分为极度不满意,5分为极度满意。应用SPSS 19.0整理和分析数据,数据以均值±标准差或M(P25,P75)表示。结果共27例GYN 51侧乳房纳入该研究,单侧手术时间为(45.3±11.1)min,脂肪抽吸量为(206.0±66.7)ml,组织旋切量为(28.9±9.5)g,旋切时出血量为(10.0±4.3)ml,总引流量为(78.8±33.9)ml,引流管留置时间为(2.3±0.4)d。术后共有9侧胸部皮肤有淤斑形成,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时间为21.0(17.0,28.0)个月,患者满意度评分为(4.98±0.14)分。结论脂肪抽吸联合组织旋切治疗SimonⅠ度或Ⅱ度脂肪腺体混合型GYN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术后胸壁外形美观,患者满意度高,但存在术中无法确切止血等不足。
- 徐华张亦王庭亮刘莺董佳生梁宝宝
- 关键词:男性乳房发育脂肪抽吸微创外科手术
- 真皮来源细胞亚群修复小鼠颅骨缺损
- 2015年
- 背景:考虑到皮肤是全身最大的器官,拥有丰富的皮肤毛细血管网,可能存在足够的成体干细胞用于组织工程。目的:探讨真皮骨形成蛋白受体ⅠB亚型阳性细胞的成骨潜能和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采用组织学方法分析骨形成蛋白受体ⅠB亚型细胞在皮肤中的定位和表达情况。新鲜皮肤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以表面蛋白骨形成蛋白受体ⅠB亚型作为分选标志,采用免疫磁珠分选获得骨形成蛋白受体ⅠB亚型细胞。在体外进行成骨诱导分化,并分别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检测其碱性磷酸酶和钙结节的表达。将骨形成蛋白受体ⅠB亚型细胞复合于珊瑚支架后修复小鼠颅骨缺损,术后6周通过组织学方法,术后24周通过影像学方法评估其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结果与结论:骨形成蛋白受体ⅠB亚型细胞在皮肤中呈单个分散存在,位于真皮网状层。通过免疫磁珠分选可获得表达骨形成蛋白受体ⅠB亚型的细胞亚群。体外成骨诱导后,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表达,茜素红染色显示大量的钙结节形成,证实其在体外具有成骨分化能力。体内修复颅骨缺损6周后组织学结果显示在骨形成蛋白受体ⅠB亚型阳性细胞复合珊瑚组可见大量新生骨形成;24周影像结果显示骨形成蛋白受体ⅠB亚型阳性细胞复合珊瑚组的颅骨骨缺损组织基本完全修复。结果表明真皮来源的骨形成蛋白受体ⅠB亚型阳性细胞亚群拥有成骨的潜能,其可能是骨组织工程适合的种子细胞。
- 王庭亮何金光张阳李丹董佳生祝联
- 关键词:颅骨干细胞骨组织工程成体干细胞颅骨缺损
- CT血管造影在延期DIEP皮瓣乳房重建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背景与目的:乳房切除术后自体组织重建中,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越来越受到外科医师的关注,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穿支血管定位、抉择、解剖是制备DIEP皮瓣最大的难点。探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在延期DIEP皮瓣修复乳腺癌术后乳房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进行延期DIEP皮瓣乳房重建手术患者298例。将其中92例患者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进行皮瓣穿支评估设定为超声对照组(US组),206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CTA组);术前采用CTA进行皮瓣穿支评估,将CTA数据导入HOROS软件分析,进行术前皮瓣优势穿支的选择,明确穿支血管直径、肌肉内走行方式及穿出点位置等解剖信息,从而指导手术。分析比较两组病例术前定位穿支数量、术中采用穿支数量、抉择穿支时间、穿支解剖时间、供区皮瓣获取时间、皮瓣重量、总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部切口感染率、脂肪坏死率、二次手术探查率及皮瓣完全坏死率),并进行两组病例影像手术一致率比较。结果:298例患者进行延期DIEP皮瓣乳房重建手术,皮瓣存活率为99.33%(296/298)。两组病例术前定位穿支数量[观察组(2.90±1.13)vs对照组(3.2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供区皮瓣获取时间[(50.05±10.94)min vs(84.8±15.4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病例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二次手术探查率的比较中,CTA组低于US组(P<0.001)。对于具有腹部手术史患者,CTA组穿支解剖时间、总手术时间优于US组(P<0.001)。两组病例影像手术符合率分别为97.09%和4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延期DIEP皮瓣乳房重建术中,CTA可以明显地缩短术中皮瓣穿支抉择时间及解剖时间,降�
- 徐华刘莺张亦王庭亮王涛何金光罗杰董莉萍王海蓉董佳生徐元兵
- 关键词:CT血管造影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重建延期
- DIEP皮瓣个性化乳房再造术中塑形方法的介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DIEP皮瓣在乳房再造术中的设计与塑形方法以及术后美学效果。方法对109例接受延期单侧行DIEP皮瓣乳房再造的乳腺癌患者,术中通过测量对侧乳房垂度及形态参数,镜像设计并塑形皮瓣;术后6个月利用计算机三维扫描技术对乳房对称性进行随访。结果参照健侧乳房形态和垂度,设计DIEP皮瓣半月形24例,半圆形42例,梭形43例。术后6个月计算机三维扫描结果显示,两侧乳房投影及乳头位置无明显差异。而与健侧相比,再造侧乳房具有较大的容积(P<0.01)和较高的凸度(P<0川),能够为乳头再造和瘢痕改形预留二期手术的空间。结论对于拟行自体组织乳房再造,但腹部组织量有限的女性患者,采用个性化DIEP皮瓣设计及塑形原则,可以最大程度地获得令人满意、对称的乳房美学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涛何金光张亦徐华刘莺王庭亮董佳生
- 关键词:DIEP皮瓣乳房重建
- 多功能乳房手术弹力塑型衣
- 本实用新型提供多功能乳房手术弹力塑型衣,包括胸衣主体,胸衣主体的前侧和胸衣主体的后侧通过位于两端的排扣相连,排扣位于胸衣主体靠近腋下处,排扣设有3‑5排,胸衣主体的上端部设有上包边,胸衣主体的下端部设有下包边,下包边的厚...
- 刘莺杨佳菲徐华王庭亮张亦
- 一种用于乳房手术的乳晕测量操作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乳房手术的乳晕测量操作器,包括一测量操作器主体,测量操作器主体包括开合连接的左板体和右板体,左板体与右板体通过一销钉固定,左板体包括左上端部和左下端部,右板体包括右上端部和右下端部,左上端部和右上端...
- 刘莺徐华张亦王庭亮杨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