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科
- 作品数:24 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语法分析不容忽视──《红字》三个中译本对我们的启示
- 2000年
- 目前文学名著复译成风, 但译文质量低劣现象严重, 译界对此多从理想译者的标准 出发否定低劣译本, 而未做具体探讨, 使得提高译文质量几乎成为空话。本文通过对《红字 》三个中译本中误译的分析, 提出重视和提高译文质量就不应忽视语法分析, 并对语法分析 的辅助手段做了初步探讨, 以期对提高译文质量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 王恩科
- 关键词:语法分析译文质量
- 实施任务型教学 提高英语实用能力被引量:11
- 2005年
- 作者在对任务型教学法做了深刻分析后认为,该教学法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团队性、参与性、挑战性和真实性,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分析任务型教学法的时代特征和学生英语实用能力培养的关系,作者进而得出结论:任务型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实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理性选择。
- 王恩科
- 关键词:综合化学实验问卷调查教学改革
- 叙事差异与翻译变形被引量:5
- 2012年
- 从叙事视角、叙述动力和意象添加三个方面研究小说翻译,对其中的增删等变形现象从叙事学角度进行阐释,研究者发现许多变形虽有意识形态的考虑,但更多则是中外叙事差异或译者叙事策略所致;中外叙事差异与译者的叙事意识和叙事能力所引发的翻译变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译文的艺术效果。
- 王恩科
- 关键词:小说翻译叙事差异艺术效果
- 汉英翻译文学批评的困惑及其哲学思考被引量:1
- 2017年
- 某些汉语文学作品的英译本在西方的接受情况与我国许多批评者的高度赞赏并不相符,对此翻译界鲜有系统、令人信服的反思。本文借鉴价值哲学理论,从价值主体的确定、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的关系、评价尺度的来源等三个方面予以分析,指出翻译文学批评中价值主体的错位、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的混淆都首先导致评价尺度的误判,进而造成评价结论的偏颇;除此之外,翻译文学批评中过分强调译者传递源语文化的责任而忽视译本审美功能的做法,是十分明显的评价尺度错位,同样带来评价结果的偏误。
- 王恩科
- 关键词:价值哲学
- 翻译单位与翻译研究疆界
- 2009年
- 翻译单位在国内的讨论由来已久,但以往论述翻译单位的大部分文章在沿用巴尔胡达罗夫概念时却丢弃了其动态性的合理内核,使得相关研究工作进展缓慢,尤其是文化学派提出文化是翻译单位后,不仅使翻译单位本身的研究陷入混乱,而且对翻译研究的疆界产生强烈冲击。本文从语言、译者、文化角度切入翻译单位,认为翻译单位是动态的连续体,进而认为文化是翻译单位的观点助长了目前翻译研究疆界的消解。
- 王恩科
- 关键词:翻译单位动态性译者文化疆界
- “文化转向”:视角转换还是视角拓展被引量:8
- 2007年
- 翻译界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进行反思,但是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在我国的进程进行反思的则很少。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得与失入手,反思我国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背后隐藏的原因,认为我国翻译研究需要的是扩大文化视角的维度,而不是进行"文化转向"。
- 王恩科
- 关键词:文化转向文化视角中国翻译研究
- 论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兼与王静、兰莉商榷被引量:4
- 2012年
- 西方的文学经典化研究理论和成果给国内相关研究,尤其是翻译文学经典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工具,但对西方理论的引用和借鉴可能会出现有意无意的偏误,导致本来就十分复杂的翻译文学经典化更加扑朔迷离,因此准确把握相关理论的精髓,又充分认识译者在翻译文学经典化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才有可能进一步认识翻译文学经典化的过程和特征。
- 王恩科
- 关键词:翻译文学译者翻译策略
- 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为例被引量:4
- 2013年
- 在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中,除了社会文化等外在因素外,译本自身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译本品质的形成而言,译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译者的语言文学修养、翻译态度、翻译策略等,既是制约译本品质也是制约翻译文学经典建构的重要因素。
- 王恩科
- 关键词:翻译文学译者张谷若
- 异化不是文化交流的唯一途径被引量:1
- 2004年
- 作者从文化中的“稳定因素”和“变革因素”入手对文化发展、异化和归化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并佐以实例 ,得出 :异化并不是促成文化交流的唯一途径 。
- 王恩科
- 关键词:异化归化文化文化交流
- 批判精神与批判艺术的完美结合——评申丹教授的《叙事、文体与潜文本》
- 2012年
- 申丹教授的力作《叙事、文体与潜文本》以客观冷静的眼光透视叙事学相关理论,不迷信权威,不盲从"定见",对个别理论观点进行修正和发展,并通过"整体细读",对八部英美经典短篇小说的权威解读提出质疑,或颠覆"定见",或发前人所未发。该书作者立足文本反思和修正西方叙事学理论观点,其批判精神和严谨的批判态度无论对叙事学还是其他领域的研究者而言,在学术创新以及引进、批判和吸收西方学术理论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王恩科
- 关键词:叙事学理论文体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