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才进
作品数:
2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合作作者
吴义布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董国强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余君鹏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张红斌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天文地球
主题
1篇
地层
1篇
地块
1篇
地球化
1篇
地球化学
1篇
多金属
1篇
岩体
1篇
三叠
1篇
三叠纪
1篇
三叠纪地层
1篇
三叠系
1篇
裂陷
1篇
裂陷槽
1篇
南秦岭
1篇
金属
1篇
矿带
1篇
花岗岩
1篇
花岗岩特征
1篇
花岗质
1篇
花岗质岩体
1篇
古生代
机构
2篇
甘肃省地质调...
作者
2篇
王才进
1篇
余君鹏
1篇
董国强
1篇
吴义布
1篇
张红斌
传媒
2篇
甘肃地质
年份
1篇
2014
1篇
2011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南秦岭三叠系裂陷槽边界断裂带多金属成矿带特征
被引量:1
2011年
南秦岭三叠系裂陷槽主要分布在合作—宕昌—两当大断裂与腊子口—舟曲—成县大断裂之间,向东伸入陕西界内,向西延伸到青海省,以甘肃陇南相关三叠纪地层研究程度最高。其北界为传统意义上中秦岭与南秦岭的分界线,沿此断裂构造带目前已发现有众多的多金属矿点及矿化点。南界属于著名的白龙江背斜的北翼,沿此断裂构造带最近也不断发现了一系列金矿及矿化异常线索,尤以甘肃西和大桥大型金矿的发现最为典型。综合研究发现南秦岭三叠纪裂陷槽内三叠系地层两侧的断裂边界带具备多金属成矿的大量依据,且以构造带内热卤水成矿类型为主。
张红斌
王才进
关键词:
三叠纪地层
成矿带
南秦岭
全吉地块金泉山—化石沟一带古生代花岗质岩体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2014年
柴达木盆地北缘之全吉地块花岗质岩体大量发育,具多期次多阶段特征。通过对全吉地块金泉山-化石沟-带古生代花岗质岩体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及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发现该区花岗岩有4次侵入,侵入时代分别为早奥陶世(471~476Ma)、中奥陶世(459±5Ma)、早志留世(423±4Ma)和中泥盆世(366±2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4期花岗岩均具典型的钙碱性特征,轻稀土富集、重稀土轻度亏损、Eu轻微负异常-正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K2O、Rb、Ba、Th等相对强烈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Hf、Zr及Yb明显亏损,除第4期岩体即具I型,又具S花岗岩特征外,其它各期次均属I型花岗岩,总体显示岩体具壳源特征,为板块碰撞前消减地区花岗岩,研究推测,金泉山-化石沟-带古生代花岗质岩体第1、2组年龄为全吉地块与柴达木陆块碰撞的时代,第3组年龄反映了深俯冲地下的板块由于拆沉而折返的时代,第4组年龄为碰撞隆起后造山带伸展、滑塌的时代。
董国强
褚广博
吴义布
余君鹏
王才进
关键词:
花岗岩特征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