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娟

作品数:17 被引量:140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多酚
  • 4篇营养
  • 4篇沙门氏菌
  • 4篇小肽
  • 4篇多重PCR
  • 4篇茶多酚
  • 3篇单胞菌
  • 3篇肉牛
  • 3篇葡萄球菌
  • 3篇球菌
  • 3篇金黄色葡萄球...
  • 3篇黄色葡萄球菌
  • 2篇抑菌
  • 2篇抑菌活性
  • 2篇抑菌机理
  • 2篇营养物质
  • 2篇营养物质消化
  • 2篇营养物质消化...
  • 2篇致病
  • 2篇致病菌

机构

  • 15篇山东农业大学
  • 9篇青岛农业大学
  • 5篇山东省农业科...
  • 3篇山东省畜禽疫...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作者

  • 17篇王文娟
  • 5篇刘晓牧
  • 5篇万发春
  • 4篇杨维仁
  • 4篇孙京新
  • 4篇赵宏坤
  • 3篇宋恩亮
  • 2篇罗欣
  • 2篇黄明
  • 2篇杨在宾
  • 2篇成海建
  • 2篇谭秀文
  • 2篇刘桂芬
  • 1篇贾玉堂
  • 1篇周明东
  • 1篇唐亮
  • 1篇刘明杰
  • 1篇姚宝强
  • 1篇李方正
  • 1篇孙国强

传媒

  • 2篇饲料工业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肉类研究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肉类工业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2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9年中国主要粗饲料产量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2009年夏季和秋季共采集测定了山东和安徽两省玉米、水稻、小麦、大豆、花生的草谷比,并估算秸秆产量。估算结果表明,2009年中国5种作物的秸秆总产量为5.36亿吨,实际可用于养殖业的秸秆最大量约在4~5亿吨。
万发春刘晓牧朱鑫刘明杰王文娟宋恩亮贾玉堂高翔杨在宾孙国强
关键词:秸秆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制一种快速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三重PCR试剂盒,并在山东泰安地区禽肉市场采样检测。方法:以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hly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Nuc基因序列作为目的基因片段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特异性抗原基因序列,分别设计1对引物,优化各种工作条件,建立一种多重PCR诊断试剂盒。结果:该试剂盒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沙门氏菌检出极限为4.7cfu/mL,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极限17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极限4.5cfu/mL,可在5h之内得到检测结果。在山东泰安地区取样58份,其中25份样品中检出沙门氏菌阳性,带染率43.1%;6份样品中检出单增李斯特菌阳性,带染率为10.3%;3份样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带染率为5.2%。结论:建立的试剂盒能同时检测上述3种病原菌,可用于食品及其原料的生物安全监测,也可用于兽医临床诊断。
王文娟周明东姜彦君赵宏坤
关键词:多重PCR食品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玉米不同加工方式对肉牛育肥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本试验旨在探讨玉米加工利用的适宜方法,以提高玉米的利用效率。选用120头利木赞杂交阉牛(590kg±10kg),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蒸汽压片(A)、粉碎后过七目筛(B)、十目筛(C)和十四目筛(D)的玉米型日粮,研究日粮玉米不同加工方法对阉牛育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不同加工方式对肉牛的生产性能和大多数胴体指标都没有显著影响(P>0.05)。蒸汽压片玉米组的胴体产肉率高于十目筛组,骨重低于十目筛组(P<0.05)。十四目筛组的高档肉块比例和上脑重显著高于其它3个处理组,牛柳重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七目筛组西冷重高于十目筛组(P<0.05)。养殖效益则以十目筛组阉牛最高。
万发春王文娟刘晓牧宋恩亮傅莹刘桂芬谭秀文成海建
关键词:玉米胴体特性
瘤胃灌注大豆小肽对肉牛瘤胃发酵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本试验旨在探讨瘤胃灌注不同水平大豆小肽对肉牛瘤胃发酵指标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选用4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鲁西黄牛阉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分别瘤胃灌注0、100、200和300 g/d的大豆小肽。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指标,实时定量PCR法测定瘤胃微生物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灌注大豆小肽对瘤胃液pH平均值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提高了瘤胃液氨态氮(NH3-N)与微生物蛋白(MCP)平均浓度(P<0.05);灌注大豆小肽显著提高了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的浓度(P<0.05),与0 g/d组相比,200 g/d组和300 g/d组丙酸百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100 g/d组和200 g/d组乙酸百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300 g/d组丁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灌注大豆小肽显著降低了乙酸/丙酸(P<0.05);灌注小肽显著提高了瘤胃液中溶纤维丁酸弧菌含量(P<0.05)。可见,瘤胃灌注大豆小肽可促进MCP的合成、提高溶纤维丁酸弧菌的含量、改善瘤胃代谢。
王文娟万发春杨维仁宋恩亮刘晓牧谭秀文刘桂芬
关键词:大豆小肽肉牛瘤胃发酵瘤胃微生物
茶多酚对肉源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制效果被引量:11
2010年
研究了茶多酚对肉源荧光假单胞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设计不同浓度茶多酚溶液(0.0%、0.5%、1.0%、2.0%、2.5%),采用滤纸片法评判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茶多酚溶液(0.5%、1.0%、2.0%、2.5%)对荧光假单胞菌有极显著的抑制效果(P<0.01),常用的防腐剂山梨酸钾(1.0%)对其抑制效果却不显著(P>0.05)。茶多酚溶液(1.0%、2.0%、2.5%)和山梨酸钾溶液(1.0%)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极显著的抑制效果(P<0.01),茶多酚溶液(0.5%)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显著的抑制效果(P>0.05)。通过茶多酚溶液的浓度与4种菌抑菌圈直径的直线相关图可以看出,茶多酚溶液的浓度与鼠伤寒沙门氏菌抑菌圈直径的相关系数最大,荧光假单胞菌次之,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王文娟孙京新罗欣黄明
关键词:茶多酚荧光假单胞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小肽对反刍动物的营养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小肽以其自身的吸收优势和众多的营养功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小肽在反刍动物中的吸收、营养作用、应用前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综述。
王文娟杨维仁刘晓牧万发春
关键词:小肽反刍动物营养
茶多酚对假单胞菌抑菌机理研究被引量:34
2010年
以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考察茶多酚的抑菌作用及其抑菌机理。首先通过平板法确定茶多酚对假单胞菌最小抑菌浓度。然后采用滤纸片法确定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通过生化检测研究茶多酚对假单胞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茶多酚对假单胞菌最小抑菌浓度为0.3%;茶多酚对假单胞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当茶多酚作用于菌体细胞后,能够逐步破坏其细胞壁的完整性,使得碱性磷酸酶渗出,继而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金属离子、蛋白质的渗漏使细胞代谢发生紊乱,逐渐破坏细胞结构,从而起到抑菌作用。
孙京新王文娟
关键词:茶多酚假单胞菌抑菌活性抑菌机理
茶多酚和鼠尾草对猪肉的抗氧化效果被引量:11
2009年
比较研究茶多酚和鼠尾草对猪肉的抗氧化效果。通过改进猪肉过氧化值(POV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值)的测定方法,分析分别添加茶多酚(1.0%)和鼠尾草(1.0%)的猪肉在5℃下贮藏10d(0d,2d,4d,6d,8d,10d)期间的脂肪氧化程度,同时对样品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1.0%茶多酚处理组的POV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鼠尾草处理组的POV值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前4天内各组间TBA值差异不显著(P>0.05),1.0%茶多酚处理组的TBA值在第6天及以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鼠尾草处理组的TBA值从第4天以后显著低于1.0%茶多酚处理组(P<0.05)。第10天时,各组感官评定(气味、颜色、状态)总分为:1.0%鼠尾草处理组>1.0%茶多酚处理组>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鼠尾草对猪肉的抗氧化效果明显优于茶多酚。
孙京新罗欣黄明王文娟滕升哲陈德会凌子茗
关键词:抗氧化POV值TBA值茶多酚鼠尾草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目的:研制一种快速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三重PCR试剂盒。方法:根据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hly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Nuc基因序列作为目的基因片段金黄色葡萄球...
王文娟孟凡东赵宏坤
关键词:食品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文献传递
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各种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则是食物中毒的主要因素,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属、变形杆菌属、副溶血性弧菌、葡萄球菌及毒素、肉...
王文娟
关键词:食物污染微生物检验聚合酶链式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