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针干预对D-半乳糖致衰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海马AngⅡ/AT1R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电针对D-半乳糖致衰大鼠部分肝叶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对海马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1型受体(AT1R)的影响,探讨电针干预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10只),D-半乳糖致衰(D-Galactose induced aged,Da)组(10只),Da+肝叶切除术组(30只,再随机分为1 d、3 d、7 d组3个亚组,10只/亚组)和电针组(30只,再随机分为1 d、3 d、7 d组3个亚组,10只/亚组)。电针组穴取"百会""大椎",给予连续波,15 Hz,1 m A干预治疗,各亚组分别干预1 d、3 d、7 d,其余各组只抓取固定,每天1次。采用Y迷宫检测大鼠认知行为学改变,ELISA法检测海马AngⅡ含量,荧光定量PCR(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海马AT1R m RNA及其阳性表达。结果:Da组大鼠主动回避次数显著少于青年对照组(P<0.05),其海马AT1R m RNA和阳性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多于青年对照组(均P<0.01);与Da组比较,Da+肝叶切除术1 d、3 d和7 d各亚组和电针1 d、3 d和7 d各亚组大鼠主动回避次数均较少(均P<0.01),AngⅡ水平、AT1R m RNA表达和阳性百分比均增加(P<0.05,P<0.01);电针组各亚组大鼠主动回避次数均显著多于同时间点Da+肝叶切除术各亚组(P<0.05,P<0.01),其相应海马AngⅡ水平、AT1R m RNA表达和AT1R阳性百分比均显著少于同时间点Da+肝叶切除术组(P<0.05,P<0.01)。结论:电针"百会""大椎"穴可改善Da致衰大鼠部分肝叶切除后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AngⅡ、AT1R阳性表达及AT1R m RNA有关。
- 冯培培刘喆王昕王文娟王改梅黎娜
-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AT1R海马
- 电针对POCD模型中老龄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观察手术创伤应激反应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电针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on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干预效应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ocortical Axis,HPA轴)调节机制。[方法]将100只雌性中老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后三组又分为1d、3d、7d三个亚组,每组10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水平,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电针对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POCD模型组动物血清中ACTH、CORT和CRH水平较正常组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和药物组血清中ACTH、CORT和CRH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电针组和药物组大鼠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较之模型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手术引起的创伤性应激反应可能是POCD诱发机制之一,电针可通过调节HPA轴对POCD产生治疗作用。
- 叶雷刘喆冯培培吴萍潘冰杰张松王昕王文娟
- 关键词:POCD应激HPA轴
- 刘喆教授针刺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经验介绍被引量:1
- 2014年
- 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上眼睑下垂,常合并眼球运动受限。刘喆教授提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脾胃虚弱、脉络瘀滞。以健脾滋阴、补肝肾、活血通络为治疗原则,选取相应的背俞穴及病灶局部腧穴进行针刺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 王文娟刘喆
- 关键词:针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