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7篇连轧
  • 6篇无取向
  • 6篇连轧生产
  • 5篇连铸
  • 5篇连铸连轧
  • 5篇板坯
  • 5篇板坯连铸
  • 5篇薄板
  • 5篇薄板坯
  • 5篇薄板坯连铸
  • 5篇薄板坯连铸连...
  • 4篇电工钢
  • 4篇真空
  • 4篇真空处理
  • 4篇取向电工钢
  • 4篇无取向电工钢
  • 4篇钢包
  • 4篇钢包炉
  • 3篇炼钢
  • 2篇低硅铝镇静钢

机构

  • 11篇武汉钢铁股份...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中央研究院

作者

  • 11篇王春峰
  • 6篇李大明
  • 6篇柳志敏
  • 6篇骆忠汉
  • 6篇欧阳页先
  • 6篇叶九美
  • 6篇祝晓波
  • 4篇冯大军
  • 4篇吴维轩
  • 4篇黄璞
  • 4篇刘义韬
  • 4篇刘凯
  • 4篇吴健鹏
  • 2篇吕黎
  • 2篇夏春祥
  • 2篇张永锟
  • 2篇刘先同
  • 2篇石文敏
  • 2篇金奎
  • 2篇胡友国

传媒

  • 1篇钢铁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用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及其方法
本发明涉及采用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及方法。其成分及重量百分比:C:0.0031%~0.01%,Si:1.0~1.7%,Al≤0.5%,Si+2Al:1.0~2.4%,Mn:0.5~1.5%,P≤0.10%,S≤...
欧阳页先骆忠汉吴健鹏柳志敏黄璞祝晓波王春峰张永锟叶九美刘良田李大明冯大军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及制造方法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03,Si:2.20~3.20%,Al:0.25~1.0%,S≤0.002%,N≤0.002%,Cu≤0.02%,Mn:0.20~0.50%,余...
欧阳页先骆忠汉柳志敏祝晓波刘义韬李大明叶九美王春峰吕黎汪君
一种低碳低硅铝镇静钢中氧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低碳低硅铝镇静钢中氧的控制方法。其步骤:铁水预处理及转炉炼钢;炉外精炼:a)在精炼开始后的10分钟内第一次加铝,其中,在钢水中加入铝线,在钢渣中加入铝丸,并吹氩搅拌;b)在精炼到20~30分钟内第二次加铝,其中...
吴健鹏孙树林刘凯吴维轩沈继胜王春峰邹立雄金奎赵勇黄东
文献传递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及制造方法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03,Si:2.20~3.20%,Al:0.25~1.0%,S≤0.002%,N≤0.002%,Cu≤0.02%,Mn:0.20~0.50%,余...
欧阳页先骆忠汉柳志敏祝晓波刘义韬李大明叶九美王春峰吕黎汪君
文献传递
一种集装箱用钢在炼钢中的无钙净化处理的方法
一种集装箱用钢在炼钢中的无钙净化处理的方法,其步骤:在出钢到钢水总量的1/3时,首先进行合金化处理;后一次性将Al加入脱氧;加入熟石灰;出钢结束后再吹氩3~5min;进入钢包炉进行处理;将大包保温盖下落至下位,并使大包内...
吴维轩刘凯陶勇钢邹利雄宋明秋刘先同王春峰
文献传递
一种低碳低硅铝镇静钢中氧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低碳低硅铝镇静钢中氧的控制方法。其步骤:1)铁水预处理及转炉炼钢;2)炉外精炼:a)在精炼开始后的10分钟内第一次加铝,其中,在钢水中加入铝线,在钢渣中加入铝丸,并吹氩搅拌;b)在精炼到20~30分钟内第二次加...
吴健鹏孙树林刘凯吴维轩沈继胜王春峰邹立雄金奎赵勇黄东
文献传递
一种集装箱用钢在炼钢中的无钙净化处理的方法
一种集装箱用钢在炼钢中的无钙净化处理的方法,其步骤:在出钢到钢水总量的1/3时,首先进行合金化处理;后一次性将Al加入脱氧;加入熟石灰;出钢结束后再吹氩3~5min;进入钢包炉进行处理;将大包保温盖下落至下位,并使大包内...
吴维轩刘凯陶勇钢邹利雄宋明秋刘先同王春峰
文献传递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及其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取向电工钢及生产方法。其化学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0.008%,Si:0.15~2.2%,Al≤0.008%,Mn0.15~1.5%,P0.004~0.15%,S≤0.008%,[O]≤40PPm,N≤0....
欧阳页先骆忠汉柳志敏夏春祥祝晓波李大明黄璞叶九美王春峰刘义韬冯大军胡友国杜光梁孙竹石文敏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及其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取向电工钢及生产方法。其化学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0.008%,Si:0.15~2.2%,Al≤0.008%,Mn0.15~1.5%,P0.004~0.15%,S≤0.008%,[O]≤40PPm,N≤0....
欧阳页先骆忠汉柳志敏夏春祥祝晓波李大明黄璞叶九美王春峰刘义韬冯大军胡友国杜光梁孙竹石文敏
文献传递
薄板坯连铸连轧炼钢高效生产技术进步与展望被引量:37
2019年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发展近30年,已由最初的单坯轧制模式发展到现在的无头轧制,炼钢-连铸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贯穿其整个发展历程,特别是高效化生产、铸坯无缺陷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促进了薄板坯技术的发展。简要回顾了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的发展概况,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配套炼钢-连铸关键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各项关键技术的特点、难点以及某些关键装备研制方面取得的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炼钢-连铸技术的发展方向。
张剑君毛新平王春峰王春峰
关键词:薄板坯连铸连轧炼钢高效化生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