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 作品数:6 被引量:15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线虫胁迫下大豆肌醇加氧酶活力研究 2018年 为确定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大豆根部后,肌醇加氧酶活力的变化,以感病品种辽豆15和抗病品种灰皮支黑豆、哈尔滨小黑豆和小粒黑豆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接种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后,利用肌醇加氧酶(MIOX)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肌醇加氧酶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接种后的第5天,感病品种辽豆15酶活力达到最大值,约为对照组的1. 61倍。而抗病品种哈尔滨小黑豆、灰皮支黑豆和小粒黑豆分别在接种后的第10天、第15天、第5天肌醇加氧酶活力达到最高,分别是对照组酶活力的1. 46,1. 51,1. 85倍。 王学敏 王晗 王超 王爽 于佰双 陈井生 王惠 段玉玺关键词: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酶活力 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Snef1650诱导大豆胞囊线虫防治效果及GmCAD应答响应 被引量:2 2023年 大豆胞囊线虫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利用生防菌可以有效控制大豆胞囊线虫(SCN)种群数量并降低危害。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Snef1650是本实验室筛选出的对大豆胞囊线虫具有较高防效的生防真菌。为了研究Snef1650诱导大豆抗SCN的生防机制,通过触杀、室内盆栽和裂根试验检测Snef1650菌株诱导SCN防治效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木质素合成关键酶肉桂醇脱氢酶(CAD)在线虫胁迫下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随着Snef1650浓度(20%、40%、60%、80%和100%)和暴露时间(12、24、36和48 h)的增加,J2死亡率逐渐增加。盆栽和裂根试验发现,Snef1650发酵液有效延缓线虫幼虫的侵染和发育。qPCR分析感病品种Williams 82和抗线虫品种小粒黑豆中GmCAD的表达情况发现,GmCAD1和GmCAD2在Snef1650诱导感病品种抗线虫过程中9 dpi和15 dpi时表达显著上调,同时与抗病品种中的表达情况存在时间一致性。间苯三酚木质素染色表明,Snef1650诱导了木质素参与SCN胁迫,与小粒黑豆中染色结果相似,染色部分更加明显。研究结果表明,SCN胁迫下Snef1650可诱导木质素生物合成来抵御线虫的入侵以及发育。 金贺 夏诗宁 王旭东 王涵雨 王晗 王惠 段玉玺关键词:大豆胞囊线虫 微紫青霉 肉桂醇脱氢酶 木质素 碳酸氢钾对大豆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2008年 研究喷洒碳酸氢钾(KHCO3)对大豆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表明,喷施KHCO3的大豆幼苗光合速率和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氧化酶(Rubisco)羧化活性提高,加氧酶活性下降,PSI、PSII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均提高,光合色素含量也增加。 郝建军 于长海 王晗 于洋 高兴关键词:大豆幼苗 光合作用 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GmC4H、GmLac55和GmLac85的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影响大豆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及产量。木质素作为植物次生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在抵御线虫胁迫方面有重要作用。为确定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大豆根部后,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肉桂酸-4-羟基化酶基因(GmC4H)和漆酶55基因(GmLac55)、漆酶85基因(GmLac85)相对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大豆感病品种Williams82和抗病品种小粒黑豆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接种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SCN3)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上述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GmC4H在小粒黑豆接种线虫后第5天表达量达到最大,约为对照组的2.24倍,而在感病品种中变化不显著;GmLac55在Williams82接种线虫后第1天的表达量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最为显著,约为对照组的3.48倍,在小粒黑豆中则在第9天达到最大,约为对照组的3.39倍;GmLac85表达水平在抗感品种接种线虫后的第9天均达到最大,分别约为对照组的1.7倍和2.12倍。进一步分析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可知,GmC4H、GmLac55和GmLac85分别在抗感品种的根、茎、叶中高表达的时间点是相同的或相近的。此外,木质素的间苯三酚染色显示,基因上调表达后木质素含量也有所增加,表明GmC4H、GmLac55和GmLac85可能通过调控木质素合成参与大豆对大豆胞囊线虫的防御反应。研究结果将为大豆胞囊线虫抗性基因的筛选提供参考。 王晗 金贺 王旭东 张顺斌 夏诗宁 段玉玺 王惠关键词:大豆 SCN KHCO_3和NaHSO_3对大豆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6 2008年 大气中CO2浓度低是C3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也是阻碍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原因之一。针对目前还难以控制田间CO2浓度的问题,采用在大豆幼苗叶片上喷施碳酸氢钾(KHCO3)的方法,同时用亚硫酸氢钠(NaHSO3)适当的抑制大豆的光呼吸,来提高CO2浓度进而提高光合速率。目的是找到KHCO3和NaHSO3促进大豆幼苗光合速率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KHCO3中的HCO3-可以作为碳源补充空气中CO2的不足,1 500 mg.L-1KHCO3对大豆幼苗的光合速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作用可持续7 d左右。650 mg.L-1NaHSO3也可显著的提高大豆幼苗的光合速率,其作用也可持续7 d左右。 王晗 于洋 郝建军关键词:NAHSO3 光合速率 大豆幼苗 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响应大豆孢囊线虫胁迫的潜在功能 被引量:4 2021年 大豆孢囊线虫是大豆产区病虫害防治策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大豆孢囊线虫的防控也一直是线虫领域研究热点之一。大豆孢囊线虫侵染不仅会造成大豆地下部分损伤,也使得地上部分受损从而影响其产量,因此需对大豆孢囊线虫的抗性机制进行分析以达到防控的目的。大豆孢囊线虫成功寄生宿主植物需对其细胞壁进行降解融合,形成为其生长发育提供唯一营养来源的合胞体。而阻碍大豆孢囊线虫移动和合胞体建立的细胞壁抗性是大豆抵御大豆孢囊线虫的关键,其中木质素是细胞壁发挥抗性的重要成分。木质素的生物合成主要包括莽草酸代谢途径、苯丙烷代谢途径和木质素合成的特异途径,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Coenzyme A ligase,4CL)作为连接苯丙烷代谢途径和木质素特异合成途径的重要转折酶,决定了木质素的合成,其很可能是响应大豆孢囊线虫胁迫的重要调控因子。本文从线虫入侵需要细胞壁降解融合建立合胞体出发,围绕木质素导致的细胞壁抗性展开讨论,分析了4CL在细胞壁抗性中的响应机制,为进一步探索大豆孢囊线虫胁迫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王惠 张顺斌 金贺 王晗 张耕华 夏诗宁 陈井生 段玉玺关键词:大豆孢囊线虫 木质素 细胞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