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来拴
-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亚低温对急性缺氧缺血新生鼠脑线粒体能量代谢的作用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对缺氧缺血脑损伤 (hypoxic -ischemicbraindamage ,HIBD)新生大鼠的脑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 (succinatedehydrogenase ,SDH)复合酶Ⅱ的活性及ATP合成能力的影响 ,以探讨亚低温治疗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将HIBD模型鼠随机分为缺氧缺血 (HI)常温恢复组和亚低温干预组 ,同时设对照组。各组动物在HI后不同时间点 (0、2、6、2 4、4 8、72h)断头取脑 ,用密度离心及差速离心方法提取线粒体 ,生化法测定脑线粒体SDH和复合酶Ⅱ的活性 ,并用酶萤光法检测脑线粒体的ATP合成能力。结果 HI常温恢复组结扎侧大脑脑线粒体SDH的活性在HI后 2~ 6h先下降后再逐渐恢复 ,72h最高但仍明显低于正常 ;脑线粒体复合酶Ⅱ的活性及脑线粒体ATP合成能力在HI后 2h明显恢复 ,6h出现第 2次下降 ,72h恢复正常。亚低温干预组各时间点脑线粒体SDH活性、脑线粒体复合酶Ⅱ的活性及ATP的合成能力均显著高于同一时间点常温组 ,SDH在 72h恢复正常 ,复合酶Ⅱ在 4 8h恢复正常 ,ATP合成能力在 2 4h恢复正常。结论 亚低温可减轻HIBD鼠线粒体SDH及复合酶Ⅱ活性的下降 ,增加脑ATP的合成 ,缩短继发性能量衰竭的时间 。
- 于立君王来拴邵肖梅杨毅
- 关键词:亚低温脑缺氧琥珀酸脱氢酶线粒体
- 急性缺氧缺血后亚低温对新生鼠脑能量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对缺氧缺血脑损伤 (HIBD)新生大鼠的脑组织葡萄糖、ATP水平的影响及对脑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 (SDH)、复合酶II的活性及ATP合成能力的影响 ,以探讨亚低温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将HIBD模型鼠随机分为缺氧缺血 (HI)常温恢复组和亚低温干预组 ,同时设对照组。各组动物在HI后不同时点 (0、2、6、2 4、4 8、72h)断头取脑 ,测定脑匀浆葡萄糖及ATP含量 ;用密度离心及差速离心法提取线粒体 ,生化法测定脑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 (SDH)和复合酶II的活性 ,并用酶萤光法检测脑线粒体的ATP合成能力。结果 :缺氧缺血常温恢复组脑组织匀浆葡萄糖在HI后即刻明显低于HI前 ,HI后 2h与HI前无显著差异。脑ATP的量及SDH活性在HI后2、6h先下降后恢复 ,72h达高峰但仍明显低于正常 ;脑线粒体复合酶II的活性及脑线粒体ATP合成能力在HI后 2h开始恢复 ,6h出现第二次下降 ,72h与正常无显著差异。亚低温干预组各时点脑组织ATP、脑线粒体SDH活性、脑线粒体复合酶II的活性及ATP的合成能力均显著高于同一时点常温组 ,ATP在 2 4h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SDH在72h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复合酶II在 4 8h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ATP合成能力在 2 4h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亚低温可减轻HIBD大鼠脑组织ATP含量、?
- 于立君王来拴邵肖梅杨毅
- 关键词:琥珀酸脱氢酶
- 亚低温对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能量代谢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缺氧缺血脑损伤 (HIBD)新生大鼠的脑组织葡萄糖、ATP及脑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 (SDH)活性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HIBD模型鼠随机分为缺氧缺血常温恢复组 (IN)和亚低温干预组 (IH) ,同时设常温对照组 (NC)和亚低温对照组 (HC)。各组动物在缺氧缺血结束后不同时间点 (0 ,2 ,6 ,2 4 ,4 8,72h)断头取脑 ,测定脑匀浆葡萄糖含量、ATP含量及脑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 (SDH)活性。结果 脑糖在缺氧缺血0h明显低于对照组 ,缺氧缺血 2h后即恢复正常。IN组脑ATP含量及SDH活性先行下降 ,以后逐渐恢复 ,72h达高峰 ;IH组从缺氧缺血 6h后或 2h起ATP及SDH活性均显著高于同一时间点IN组。ATP含量与SDH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r =0 .5 15 ,P <0 .0 1)。结论 亚低温可减轻HIBD鼠线粒体SDH活性下降 ,改善能量代谢 ,增加脑ATP合成 ,从而保护脑组织。
- 于立君王来拴邵肖梅杨毅
- 关键词:亚低温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能量代谢ATP琥珀酸脱氢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