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庆 作品数:154 被引量:543 H指数:11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军队医学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更多>>
视神经脊髓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膜炎及桥本氏甲状腺炎共病一例 被引量:5 2011年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膜炎((meningitis of systematic lupus erythematosus)及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 HT)共病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现作者将其所在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此3种疾病共病病例进行报道。 胡佳 张家堂 王湘庆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 桥本氏甲状腺炎 磁共振技术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2002年 王湘庆 戚晓昆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磁共振成像 FLAIR MRS prepro-orexin细胞及其神经纤维在致痫模型大鼠中的变化 2012年 目的:研究癫痫模型大鼠中prepro-orexin及其神经纤维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以阐明prepro-orexin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深化癫痫的发病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海人酸腹腔注射诱发大鼠癫痫发作,并分别于癫痫终止后8小时、1、3、7天和慢性复发时间点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repro-orexin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及其神经纤维的变化情况。结果:prepro-orexin免疫阳性细胞的分布主要在外侧下丘脑和穹窿周围核,在海马、大脑皮层及其他大脑组织中并未检测到,各组之间prepro-orexin阳性细胞数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其差异并不显著,P>0.05;而其免疫阳性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在下丘脑、丘脑室旁核及海马,数量稀少;结论:大鼠致痫后,随着时间的推移,prepro-orexin免疫阳性细胞总体减少,但未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并不能完全认为其与癫痫发作无关;而其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稀少。 陈福顺 王卓 王湘庆 郎森阳关键词:颞叶癫痫 下丘脑 癫痫持续状态后大鼠海马大麻素受体1随时间演变规律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CB1R(大麻素受体1)在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大鼠海马中随时间的演变规律.方法 采用海人酸(KA)腹腔注射诱导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并于癫痫持续状态30 min后终止发作,在终止发作后的4h、1d、1周、1个月、2个月,行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CB 1R的变化情况.结果 KA组大鼠在癫痫持续状态后CB1R在海马CA1区的平均吸光度(IA)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1周之内CB1R逐渐升高,1周后CB1R逐渐降低,且在4h、1d、1周与NS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组比NS组:5.5±1.1比1.8±0.2、6.4±3.7比3.1±0.7、16.9±10.4比3.7±1.7、8.8±5.4比6.9±4.0、3.2±1.0比4.4±1.9),CA3区及DG区的IA变化规律与CA1区一致,KA组和NS组大鼠海马三个区CB1R表达至1个月、2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1R在癫痫持续状态后的大鼠海马中呈现保护性的升高之后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CB1R与癫痫的发生和终止存在一定的关系. 陈亚楠 朱飞 杨楠 左萍萍 李瑞生 郎森阳 王湘庆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 海马 大麻素受体1 新诊断癫痫患者单药治疗药物保留率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新诊断癫痫患者单药治疗的药物保留率和治疗效果,以期对临床指导用药产生积极意义。方法本研究收集2007.1.1到2012.10.31解放军总医院癫痫门诊初诊为癫痫并应用单药治疗的患者,对各单药不同时间点药物保留率、... 朱飞 郎森阳 王湘庆 时霄冰 张家堂124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24年 目的总结单中心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20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表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宏基因组学测序的阳性率和预后等临床特征。结果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依次为病毒743(59.6%)、结核分枝杆菌249(20.0%)、其他细菌150(12.0%)、真菌68(5.5%)、寄生虫18(1.4%)、梅毒螺旋体18(1.4%)和立克次体1(0.1%);2011-2020年的病例数较2001-2010年增加177例(33.1%,P<0.05);病原体的季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比例为1.87︰1,多在60岁以下发病;病毒以学生人群易感,尤以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较多;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细菌感染以农民偏多,梅毒螺旋体感染多见于工人;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征多见,脑神经受累以展神经居多;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断的精准性;患者中位住院天数为18.00(11.00,27.00)d,中位住院费用2.95(1.60,5.92)万元;疾病病死率1.6%。结论CNS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近年有升高趋势,临床表现复杂、症状重、预后差。早期精准诊断及临床规范治疗有利于降低病死率,减轻疾病负担。 赵家华 岑雨樱 许晓娇 杨飞 张兴文 董钊 刘若卓 黄德晖 崔荣太 王湘庆 田成林 黄旭升 于生元 张家堂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性疾病 流行病学 癫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2006年 目的采用神经心理学方法研究癫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7例癫患者和63例年龄、性别、学历、文化背景与癫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检测。结果癫患者的FIQ较对照组显著减低,有40%的癫患者智商低于正常,存在认知功能损害。颞叶癫、部分性发作、发作频率和文化程度对FIQ值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癫患者确实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且颞叶癫痫间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更为明显。 王湘庆 郎森阳 毛燕玲 杨飞 朱迎春关键词:癫痫 影响因素 抗癫痫药物的皮肤过敏反应机制和遗传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0年 抗癫痫药物是引起皮肤严重不良反应的最常见药物之一,以前研究提示与免疫机制有关,近来药物遗传学研究发现携带HLA-B*1502等位基因的患者在服用卡马西平时可能出现致命的皮肤不良反应,这一特殊基因主要在于亚裔人群中,存在人种差异。在汉族人群中HLA基因型可能能预测抗癫痫药物诱发皮肤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湘庆 郎森阳关键词:抗惊厥药 药物过敏 变态反应和免疫学 遗传学 颞叶癫痫患者的冲动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颞叶癫痫患者的冲动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8年10月就诊于我科癫痫专病门诊的癫痫患者159例,分为颞叶癫痫组及非颞叶癫痫组,颞叶癫痫组95例,男性52例,女性43例,年龄15~50(30.6±9.6)岁;非颞叶癫痫组64例,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龄16~54(30.3±10.5)岁。同期选择与患者性别、年龄及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52例。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IS-11冲动量表和Dickman冲动量表对所有入组人员进行认知评估及冲动性评估,分析颞叶癫痫患者冲动性的影响因素。结果颞叶癫痫组BIS-11总分高于正常对照组(66.3±10.2 vs 62.1±10.3,P<0.05)。颞叶癫痫组及非颞叶癫痫组的Dickman功能性冲动评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4.9±2.8和4.5±2.6 vs 6.2±2.5,P<0.05),Dickman非功能性冲动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4.3±3.0和5.3±3.3 vs 3.0±2.9,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教育年限、起病年龄、发作频率、发作类型、服用药物种类、认知是颞叶癫痫患者冲动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颞叶癫痫BIS-11总分增高,颞叶癫痫及颞叶外癫痫均表现为Dickman非功能性冲动增高、功能性冲动降低,颞叶癫痫患者冲动性受到年龄、性别、教育年限、起病年龄、发作频率、发作类型、服用药物种类、认知等因素的影响。 邵晨婧 李德生 王子玉 于生元 王湘庆关键词:颞叶癫痫 冲动性 大麻素受体1/食欲素受体1-G蛋白偶联受体异聚体及其交叉激活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5年 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 1,CB1)和食欲素受体1(orexin receptor 1,OX1)同属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两者在体内分布广泛,均参与调节摄食、能量平衡、睡眠和觉醒、食物和药物的成瘾性等。两者作用位点接近,足以形成异聚体共同参与各项功能调节,多项研究表明,CB1/OX1存在交叉激活作用。本文对CB1和OX1的作用以及CB1/OX1异聚体的交叉激活作用进行综述,以期对其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对CB1/OX1-GPCR新药研发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朱飞 王湘庆 陈亚楠 郎森阳 张家堂关键词:大麻素受体1 G蛋白偶联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