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爱华

作品数:21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5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人口老龄化
  • 5篇农民
  • 5篇农民工
  • 5篇民工
  • 5篇老龄化
  • 5篇城镇化
  • 3篇新生代农民
  • 3篇新生代农民工
  • 3篇人口
  • 2篇新型城镇化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再审
  • 2篇政治经济
  • 2篇政治经济学
  • 2篇生育率
  • 2篇生育政策
  • 2篇贫困
  • 2篇贫困问题
  • 2篇经济学
  • 2篇经济转型

机构

  • 20篇南京财经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公安部户政管...

作者

  • 20篇王爱华
  • 3篇程恩富
  • 2篇卢映西
  • 1篇王芳
  • 1篇黄莉芳
  • 1篇曹雷
  • 1篇徐立霞

传媒

  • 4篇毛泽东邓小平...
  • 2篇当代经济研究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西北人口
  • 1篇经济学家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黑河学刊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湖北理工学院...
  • 1篇海派经济学
  • 1篇“财富的生产...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因、效应与政策路径:人口数量控制与中国人口老龄化关系再审视被引量:2
2012年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主要是生育率下降过快的结果,为迎接老龄化的挑战需要放宽生育政策,提高生育率。本文在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基础上,认为诸如降低生育率等人口数量控制措施并非老龄化的主要成因,人口数量控制效应是导致成人型社会而非直接导致老年化社会,因此,放宽计划生育政策,提高生育率无法解决老龄化问题,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政策思路和重点应该放在健康老龄化、增强社会抚养实力、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险制度等更为关键的层面。
王爱华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人口数量
新型城镇化: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视角的省思被引量:3
2014年
我国新型城镇化"新"在其克服我国传统城市化模式弊端,体现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特点。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必须充分体现人类城镇化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制度特点;遵循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新型城镇化要让全体农民获得相应份额公有土地增值收益,不能由部分被拆迁农民"代表"全体农民来获得公有土地增值收益,要改革政府体制机制,特别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机制。
曹雷王爱华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土地公有制
论双约束视角下的贫困问题
一、现实的困境从2011年9月开始,"占领华尔街"的抗议运动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全球。而在此前,法国和西班牙已经开始了类似的占领抗议,英国发生了伦敦的街头骚乱。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分化扩大的现实使一大批年...
卢映西王爱华
文献传递
新时期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城镇化视角的再审视被引量:25
2012年
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条件下,中国进入到全面加速老龄化和城镇化率过半的新的发展阶段。城镇化带来的量变和质变效应,迫使我们重新思考城镇化在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城镇化加重了老龄化城乡倒置格局,空巢老人、失地农民和新农民工半城镇化等问题对一直以来以土地保障和家庭养老为主导的农村养老模式形成了强烈冲击。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只能采取农村和城镇良性互动,双向解决的思路。最基本的原则应该是:城乡统筹,以城镇化为主导,加大城镇反哺乡村力度。目前应该重点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举家进城,分流农村家庭养老,建立城乡衔接顺畅的社保养老体系,采取分阶段市民化模式,重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王爱华
关键词:农村人口老龄化城镇化新生代农民工
人口老龄化、社会支持与多元休闲生活被引量:2
2018年
经济发展、文化变迁、生活模式对老年人休闲生活有重要影响。文章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2010—2015 CGSS),通过Order Probit模型分析,探讨家庭、朋辈、社区支持的有无和获得程度对老年人休闲生活的作用机制,以及不同支持的边际效益。结果表明:朋辈心理支持、朋辈家务支持、社区家务支持的"门槛"效应显著;家庭心理支持、朋辈家务支持、社区家务支持的"程度"效应显著;获得朋辈心理支持且程度越高,老年人休闲生活频率就越高。加强朋辈和社区支持是提高老年人休闲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王丽王爱华
关键词:老年人家庭支持休闲生活
新时期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转型的影响路径与应对策略被引量:3
2013年
在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深度调整新阶段的同时,中国人口老龄化也进入了全面加速的新阶段,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及当前的经济转型问题既有利也有弊:一方面,新时期超前老龄化将从人口红利、资本约束等层面拖累经济增速,抑制经济可持续发展,但另一方面,老龄化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具体层面也为经济转型提供了契机和有利条件。因此,老龄化背景下经济转型的应对路径应该是因势利导,主动利用老龄化倒逼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并做好养老保障配套改革,以实现经济顺利转型。
王爱华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转型银发经济
论双约束视角下的贫困问题
本文将论证,从“资源和需要双约束假设”出发,推翻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改变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为解决贫困、失业等经济难题开辟新的理论方向。
卢映西王爱华
关键词:贫富差距贫困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
我国实行“一胎化”生育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
<正>理论界有关"一胎化"生育政策的争论早在这一政策还没有实行之前就已经开始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启动和深入而不断激烈起来。早期争论的焦点是我国的人口控制力度要不要提升到"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的程度,接着是如何在实际...
王爱华程恩富
文献传递
数字经济对就业的多维影响——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被引量:9
2022年
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我国政府对数字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数字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和新模式。数字经济对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稳定性和劳资关系共有多维影响,基于数字平台的零工经济、非正式雇佣关系导致劳动者就业方式不稳定化、劳动者被剥夺性增强,弹性工作实质是无人监管的虚拟血汗工厂,必然会导致全球劳动者的逐底竞争。互联网平台组织衍生出“众包”“按需服务”等弹性化雇佣方式拓展了对剩余劳动力的剥削层面,数字经济发展的结果仍然有利于生产资料占有者,智能生产和数字技术的应用将带来资本主义社会阶层分化和对立的进一步加剧。
王爱华
关键词:数字经济众包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非制度障碍与制度性矫治被引量:15
2013年
农民工市民化,是保证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遭遇到了种种困境,还处于较低水平。农民工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素质低、社会资本积累有限以及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歧视等,是造成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非制度障碍。笔者认为:非制度障碍需要制度性矫治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清除,文化心理等非制度性的矫治只能起辅助作用;政府在破解非制度障碍中应承担起主导责任;非制度障碍的矫治必须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加强针对性,这样才能取得突破。
王爱华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