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生平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体育
  • 3篇藏族传统
  • 3篇传统体育
  • 2篇体育文化
  • 2篇文化研究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体育
  • 1篇大学体育课
  • 1篇大学体育课程
  • 1篇以文化人
  • 1篇院校
  • 1篇赛马
  • 1篇视阈
  • 1篇树人
  • 1篇睡眠
  • 1篇睡眠质量
  • 1篇睡眠质量调查
  • 1篇睡眠质量指数
  • 1篇思政
  • 1篇体育课

机构

  • 7篇甘肃民族师范...

作者

  • 7篇王生平
  • 1篇高继科

传媒

  • 3篇体育风尚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内江科技
  • 1篇甘肃高师学报
  • 1篇兰州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甘南藏族传统赛马文化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历史悠久的藏族传统赛马活动,现今已发展成为甘南传统体育文化对外交流的“标杆”。为进一步丰富当地传统赛马“品牌”的内涵,本文依据史籍、考古资料等分析认为:青铜时代驯化的家马已经进入当地家畜行列、西汉时马被当地羌人用于战争、吐谷浑时期马文化内涵更加丰富、经历藏族长期衍传的赛马活动逐渐清晰。
王生平
关键词:藏族马文化赛马
非遗教育传承视阈下民族地区学校微课设计的思考与探索——以甘南地区为例
2022年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入推进,“唐卡”、“锅庄舞”等藏族非遗项目逐渐被纳入各高校与职业教育的体系之中。但在课程思政发展与“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的背景之下,传统的“重技轻道”式的培养模式,变得难以适应当下“立德树人”的发展要求和民族地区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探索在非遗类课程体系中,以微课设计融合思政元素、突出传统文化特色与社会主义教育观、及“以道御术”模式协同引领非遗技艺的专业人才培养,大众的非遗普及教育,这都将充实学校非遗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马燕燕王生平高继科
关键词:以文化人立德树人传统文化特色锅庄舞
高原地区大学生睡眠质量调查被引量:11
2009年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高原地区200名大学生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进而了解高原地区大学生睡眠质量的现状。结果显示,高原地区大学生的睡眠质量较差。
王生平
关键词:大学生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融入运动休闲小镇建设研究
2021年
以特色小镇的历史嬗变为启示,探讨甘南藏族自治州传统体育文化融入“运动休闲”小镇的契合因素.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器物层、制度与精神层、环境资源依托、品牌赛事引领方面具有融入的独特优势.小镇“运动休闲”特色的构建有利于当地藏族传统体育文化根基的厚植、有利于文化融合与自身创新的深入,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王生平
民族院校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研究——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大学体育是高等院校实施全面育人的有效组成,在课程思政发展的引领之下,民族院校大学体育课程融合思政育人更具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总结民族院校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必然为起点,梳理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而制定符合这些区域发展实际的课程思政育人路径,以期为民族院校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
王生平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体育
“一带一路”背景下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发挥文化的纽带作用以促进各区域文化交流通畅,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必要途径和坚实根基。历史上地处古丝路南线辐射区的甘南,是多民族体育文化荟萃之地,在历经熔炼后蜕变出绚烂而多姿的形态。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其独特的环境文化影响,有其特殊的发展历程。研究这些文化有助于打造区域文化的"软实力",更好地对接"一带一路"地区的文化建设,更好地促进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挖掘与创新。文章从归纳这些体育发展的历程入手,探究这些影响体育盛衰的因素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所面临的困境、发展的理论和研究的现实意义,旨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王生平
甘南州“三河一江”流域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2021年
甘南“三河一江”流域孕育了多姿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这些文化承载着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与群体智慧,至今已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这些珍贵的传统体育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夯实民族地区和谐发展、适应当下精神文明建设与“体育强国”的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王生平
关键词:传统体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