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兰
-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长沙地区健康成年居民胃蛋白酶原参考范围的建立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建立长沙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G)的参考值范围,并探讨其分布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对长沙地区1 279例健康人进行血清中PGⅠ和PGⅡ浓度的测定,并计算PGⅠ/PGⅡ。结果1 279例健康成年居民血清中PGⅠ、PGⅡ和PGⅠ/PGⅡ均呈偏态分布。男性血清PGⅠ浓度为62.0ng/mL、PGⅠ/PGⅡ为4.3,女性分别为59.4ng/mL、4.1,均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Ⅱ的浓度与年龄呈正相关(r=0.278,P<0.01),PGⅠ/PGⅡ值与年龄呈负相关(r=-0.173,P<0.01)。男性健康成年居民血清中PGⅠ、PGⅡ和PGⅠ/PGⅡ的95%正常参考范围分别为:≥56.8ng/mL、≤22.6ng/mL、≥3.3;女性健康成年居民PGⅠ、PGⅡ和PGⅠ/PGⅡ的95%正常参考范围分别为:≥51.4ng/mL、≤23.1ng/mL、≥3.0。结论长沙地区居民血清PG水平呈明显偏态分布,受性别、年龄影响,建立当地的血清PG参考范围有助于临床对胃相关疾病的筛查与诊断。
- 李海英左灿王艳兰卿之驹
-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
- 凝血-纤溶系统相关指标检测对胶质瘤患者的意义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及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等凝血-纤溶系统相关指标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4例胶质瘤患者(胶质瘤组)、41例脑膜瘤患者(脑膜瘤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浆ATⅢ活性、Fib、D-D、FDP含量进行测定,并探究其与胶质瘤不同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胶质瘤组血浆D-D、FD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高于脑膜瘤组(P<0.05),Fi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脑膜瘤组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肿瘤分级程度的加重,Fib、D-D、FDP水平也随之升高,高级别胶质瘤(Ⅲ级、Ⅳ级)患者Fib、D-D、FDP水平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Ⅰ级、Ⅱ级)患者(P<0.05)。而ATⅢ活性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胶质瘤患者血浆中Fib、D-D、FDP水平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相关,高水平的Fib、D-D、FDP可预示患者胶质瘤恶性程度高。Fib、D-D、FDP的检测有利于对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了解预后。
- 王艳兰左灿卿之驹
- 关键词:胶质瘤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 不同离心条件和抗凝剂对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离心条件和抗凝剂对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两种不同的抗凝剂,用STA-R型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测定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与3 000r/min离心10min组测定结果比较,除3 000r/min离心5min组PT、TT、ATⅢ、Fib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的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结果相比,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血使PT、APTT、TT延长,ATⅢ活性增高(P<0.05),而Fib、DD、FD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 000r/min离心10min为凝血功能检测的最佳离心条件,且测定Fib、D-D、FDP时临床可用EDTA-K2抗凝血替代,其余均必须使用枸橼酸钠抗凝血。
- 左灿王艳兰李海英卿之驹
- 关键词:凝血功能枸橼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钾
- 血清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和视黄醇结合蛋白联合检测在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2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在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6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LN组)、57例无肾脏病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非LN组)以及48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中CysC、Hcy和RBP的水平。Hcy采用酶法,CysC和RB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血清CysC、Hcy和RBP水平在LN组和非LN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而且LN组与非LN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LN组患者血清CysC、Hcy和RBP单项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LN组(P<0.01);CysC和Hcy两项联合检测及CysC、Hcy和RBP三项联合检测敏感性均较单项测定CysC高(P<0.01)。结论血清CysC、Hcy和RBP的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早期肾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能大大提高检测阳性率,对于L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监测有重要意义。
- 李海英左灿王艳兰卿之驹
-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视黄醇结合蛋白系统性红斑狼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