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络病理论辨治子宫腺肌病被引量:2
- 2021年
- 本文以络病理论为基础,将子宫腺肌病与络病理论相结合,认为“络主血”,寒凝日久可导致络中血瘀,络瘀则胞络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发为本病,故以寒凝络瘀为根本病机。并应用经典方剂温经汤之力与通络且能引活血化瘀药物入络的虫-藤类药物合用,以达温经祛寒、通络止痛之效,验证了温经通络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并附案例两例以说明。
- 韩晓琳王鑫李明潘姿璇王海霞
- 关键词:温经通络子宫腺肌病络病临证验案
- 阴式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系统评价阴式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IKI)、万方、维普(VIP)、Cochrane Library、Pub Med等数据库,纳入阴式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Ⅲ型CS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阴式手术治疗Ⅲ型CSP与腹腔镜手术比较,阴式手术治愈率高、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短、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费用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住院时间、术后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阴式手术治疗Ⅲ型CSP较腹腔镜手术更加有效、安全、经济,值得推广。
- 李国娇陈昭日王新波韩鑫刘吉霞王鑫
- 关键词:阴式手术腹腔镜手术META分析
- 临床分离肠球菌耐药性和耐药基因分布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肠球菌的耐药性、耐药基因分布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临床分离肠球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提取细菌基因组DNA,通过PCR法检测14种肠球菌耐药相关基因;采用SPSS 25.0软件对肠球菌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89株肠球菌中包括49株屎肠球菌、28株粪肠球菌、8株鹑鸡肠球菌、3株铅黄肠球菌和1株棉子糖肠球菌。药敏结果显示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粪肠球菌高,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所有菌株对替加环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均表现为敏感。耐药基因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cc(6′aph 2″)、aph(3′)-Ⅲ、emeA、ermB、ant(4,4″)、ant(2″)-1、ant(6)-1、TEM、tetM、vanC1、vanC2/3、vanB。未检出meA、vanA耐药基因,未检出带有vanB、vanC1、vanC2/3耐药基因的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vanA-x vanB、vanC1、vanC2/3基因与万古霉素耐药以及ermB基因与红霉素耐药有显著相关性。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acc(6′)/aph(2″)aph(3)-Ⅲ、ant(6)-1、ant(2″)-1、ant(4,4″)与高水平链霉素、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有相关性。结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可作为耐药肠球菌的有效治疗药物。万古霉素类、红霉素类、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与相应抗生素耐药性之间有相关性。
- 吴安琪梁钰材李亚萍王鑫王颖乔晋娟
- 关键词:肠球菌耐药性耐药基因
- 丹参酮ⅡA对低氧培养下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HIF-1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 ⅡA)对低氧培养下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氯化钴(CoCl2)创建低氧模型,设常氧对照组、低氧对照组和低氧加不同浓度Tan ⅡA组.分别取0.5、1.0、2.0、5.0、10.0mg/L的Tan ⅡA干预低氧胃癌SGC7901细胞24、48、72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上述同样浓度的Tan ⅡA干预低氧胃癌细胞48h和72h后,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Tan ⅡA(0.5、2.0、10.0mg/L)干预低氧胃癌细胞48h后,免疫细胞化学二步法检测HIF-1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MTT法证实,低氧条件下,Tan ⅡA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P<0.01),10.0mg/LTan ⅡA作用细胞72h后,其抑制率达71.2%.HOECHST染色法发现,低氧条件下,分别用0.5-10.0mg/L浓度的Tan ⅡA作用胃癌细胞48、72h,Tan ⅡA可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F=60354.00,187922.10,均P<0.05),10.0mg/LTan ⅡA作用细胞72h后,凋亡率达40.70%±1.55%.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Tan ⅡA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低氧诱导的HIF-1α蛋白表达(F=712.326,P<0.01).结论:低氧条件下,Tan ⅡA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抑制HIF-1α蛋白表达有关.
- 宗绪山冯玉光王鑫邢国辉吴美英朱芸
- 关键词:胃癌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
- 王树庆运用络瘀致障理念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介绍被引量:6
- 2020年
- 王树庆教授为山东省名中医,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研究近三十余年,尤其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独到见解,并创造性地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与络病理论相结合,笔者对王树庆教授以络病理论为基础指导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介绍如下。
- 王鑫李明韩晓琳王海霞王树庆
- 关键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 不同手术入径治疗早期宫颈癌临床效果与预后差异
- 2020年
-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与预后差异。方法选取因早期宫颈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4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71例)和开腹组(69例)。对比分析两组在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短期预后(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期预后(术后1~3年复发率及死亡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均小于开腹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1~3年复发率及死亡率方面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治疗早期宫颈癌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效果良好。
- 王鑫陈昭日
- 关键词: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临床预后
- 缺氧诱导因子1与胃癌
- 2009年
- 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一类介导缺氧适应性反应的转录因子,能调节许多缺氧反应基因的表达。HIF-1在维持氧稳定、细胞能量代谢、肿瘤血管形成、细胞增殖与凋亡等很多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HIF-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胃癌的生长、浸润、转移、治疗、预后的关系予以综述。
- 王鑫高志星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胃癌肿瘤
- 和胃煎剂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和胃煎剂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和胃煎剂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替普瑞酮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及胃黏膜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理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和胃煎剂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胃黏膜的病理变化。
- 王鑫高志星宗绪山
-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替普瑞酮
- 疏肝健脾法对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h1/Th2的影响
-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疏肝健脾方对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h1/Th2的影响,并从中初步探讨其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 杨营韩晓琳丁泽琳李明王鑫王海霞王树庆
- 关键词:疏肝健脾法TH1细胞因子TH2细胞因子TH1/TH2失衡
- 文献传递
- HIF-1ɑ和MVD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ɑ(HIF-1ɑ)和微血管密度(MVD)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23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14例在位内膜组织为实验组,20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ɑ、MVD在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及正常内膜组中的表达,并根据CD34单克隆抗体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计算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①HIF-1ɑ、MVD在异位内膜组的表达最高,在位内膜组次之,正常内膜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分泌期与增殖期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在内异症r-AFS分期中比较,HIF-1ɑ、MVD在Ⅲ~Ⅳ期异位内膜组的表达高于Ⅰ~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HIF-1ɑ、MVD在各组中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HIF-1ɑ,微血管生成在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的表达高于正常内膜组,且呈显著正相关,提示两者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 韩鑫孙永红陈昭日王鑫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微血管密度CD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