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新英

作品数:43 被引量:229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血管
  • 8篇多态
  • 8篇多态性
  • 7篇血管性痴呆
  • 7篇综合征
  • 7篇基因
  • 7篇基因多态性
  • 7篇痴呆
  • 6篇弯曲菌
  • 6篇脑梗
  • 6篇空肠
  • 6篇空肠弯曲菌
  • 5篇脑血
  • 5篇脑血管
  • 5篇急性
  • 4篇蛋白
  • 4篇动脉
  • 4篇对氧磷
  • 4篇对氧磷酶
  • 4篇缺血

机构

  • 3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0篇河北省人民医...
  • 7篇邢台市人民医...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天津市第五中...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南皮县人民医...

作者

  • 43篇田新英
  • 15篇李春岩
  • 9篇冯亚青
  • 9篇姜虹
  • 8篇范志亮
  • 6篇刘桂芳
  • 6篇王建华
  • 5篇任文博
  • 5篇陈翔
  • 4篇赵大卫
  • 4篇张建中
  • 4篇高风超
  • 4篇汪婉
  • 3篇郭艳苏
  • 3篇李震中
  • 3篇张帆
  • 3篇哈志远
  • 3篇刘瑞春
  • 3篇温雅
  • 3篇刘琳

传媒

  • 22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8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DSA表现附7例临床报告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临床表现与脑血管造影(DSA)脑血管异常改变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表现为TIA的7例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结果7例患者均表现为血管异常。结论TIA患者均应尽早行脑血管造影,找到其可能的病因,尽早得到有效的治疗。
刘桂芳张帆田新英王建华樊树鸿
关键词:TIA
格林-巴利综合征相关空肠弯曲菌fla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特征被引量:1
2005年
田新英李春岩曾浔李震中张建中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感染格林-巴利综合征格林一巴利综合征SYNDROMEGBS
普罗布考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80例确诊为血管性痴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病情进行抗血小板凝聚、降压、降脂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普罗布考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血脂、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人白介素-1β、人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普罗布考组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MMSE评分均明显增高,ADL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是普罗布考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普罗布考组治疗后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普罗布考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普罗布考组治疗后IL-1β显著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普罗布考能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改善,研究表明可能与普罗布考的抗氧化、抗炎等作用有关。
王辉李建霞田新英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血清炎性细胞因子
抗生素应用中的二重感染问题
1997年
抗生素应用中的二重感染问题050071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神经科冯亚青田新英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抗生素不断引进并应用于临床,给许多患者带来了福音。但由于长时间使用,甚至滥用,随之而来的是二重感染与耐药菌株的问题,给临床诊治工作带来困难。本文就...
冯亚青田新英
关键词:抗生素二重感染脑血管病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
全文增补中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李继军田新英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缺血性脑血管病基底动脉顶端血液循环障碍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
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塞30例
1998年
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是一种蛇毒单一成份提取物,动物试验和临床应用证明具有溶解血栓,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改善微循环的功能,近年来国内外较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我科1996年6月~1997年6月对老年人急性脑梗塞30例进行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DF-521治疗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63岁~82岁,平均65.8岁。对照组30例,男27例,女3例,年龄60岁~78岁,平均68岁。两组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为脑梗塞住院患者。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分布均无差异。过去史和伴发疾病积分相近。 1.2 治疗方法
冯亚青田新英赵大卫田瑞振刘桂芳哈志远
关键词:东菱精纯克栓酶脑梗塞老年人急性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被引量:6
2013年
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动物实验是探讨其发病机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其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结分析大鼠VD的造模方法和造模后大鼠行为学、组织形态学、神经生化指标等观测指标,可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相应的依据。
陈翔高风超田新英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河北汉族人群NQO1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河北汉族人群NQO1基因多态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09例河北汉族人群NQO1基因多态性。结果河北汉族人群NQO1基因多态性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具有代表性。NQO1C/C、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22.97%、55.98%、21.05%。NQO1基因多态性无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结论河北汉族人群NQO1基因存在多态性,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相关报道有一定的差异,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人群NQO1基因的遗传特征各具特点。
范志亮田新英卜晖郭艳苏任文博姜虹蒋怡芳黄艳丽张瑞燕白杰李春岩
关键词:多态性
普罗布考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区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区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普罗布考组,每组12只。给药8 w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用western blot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海马区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区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bax蛋白表达明显上升;给予普罗布考后,与模型组相比,普罗布考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海马区bcl-2蛋白表达明显上升,bax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结论普罗布考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高风超田新英陈翔汪婉王红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海马BCL-2BAX
河北汉族人群谷胱甘肽硫-转移酶Z1的基因多态性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河北汉族人群谷胱甘肽硫-转移酶Z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zeta 1,GSTZ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对210例河北汉族正常人进行GSTZ1Lys32Glu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河北汉族人群GSTZ1Lys32Glu基因多态性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具有代表性。河北汉族人群GSTZ1Lys32Glu基因型频率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伊朗人群、澳大利亚人群、德国人群、美国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伊朗人群GSTZ1Lys32Glu基因型频率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澳大利亚人群、德国人群、美国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澳大利亚人群、德国人群、美国人群GSTZ1Lys32Glu基因型频率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北汉族人群GSTZ1Lys32Glu基因型频率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有其独特性。GSTZ1Lys32Glu的基因多态性在地域和人种中的分布明显不同。
范志亮冯晓娟李春岩尹少华田新英任文博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