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青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脊髓
  • 3篇脊髓损伤
  • 2篇植骨
  • 2篇骨头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股骨
  • 2篇股骨头
  • 1篇大转子
  • 1篇血清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腰椎
  • 1篇一期植骨
  • 1篇英文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法
  • 1篇愈合
  • 1篇早期股骨头坏...

机构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9篇田青
  • 5篇邵增务
  • 5篇杨述华
  • 5篇刘勇
  • 4篇李国庆
  • 3篇郭晓东
  • 3篇郑启新
  • 3篇林松
  • 2篇杜靖远
  • 1篇代志鹏
  • 1篇冯晓波
  • 1篇周武
  • 1篇许伟华
  • 1篇贾杰
  • 1篇陈志雄

传媒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模拟肽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2015年
脊髓损伤的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题.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治疗脊髓损伤的新靶点.目前,大量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体内多种分子参与了神经系统发育、重塑、损伤及修复等过程.特别在脊髓损伤与修复方面,发现了许多生物活性分子.但是当前将这些具有神经损伤修复功能的分子转化到临床应用却相对较少.其原因可能和这些蛋白分子在人体内容易被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肽酶迅速降解、分子难以通过血脑屏障以及分子有多个亚型导致的不良反应等因素有关.
郑启新田青郭晓东
关键词:脊髓损伤模拟肽分子生物学神经系统发育
老年骨质疏松骨折血清铁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血清铁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121例老年(60岁以上)骨质疏松骨折患者,120例中青年(50岁以下)外伤骨折患者以及70例正常人腰椎骨密度T值和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血清铁蛋白均值为253.8ng/ml,明显高于中青年骨折组(79.9ng/ml)和健康人群组(92.4ng/ml)(P<0.01);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腰椎T值为-2.26,亦明显高于中青年骨折组(0.36)和健康人群组(-0.16)(P<0.01)。结论: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中血清铁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血清铁水平升高是老年骨质疏松的重要相关因素。
田青刘勇李国庆杨述华杜靖远邵增务
关键词:老年人骨折骨质疏松
Ni-Ti伞状记忆合金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手术过程的个体化动态有限元仿真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通过有限元方法动态模拟Ni-Ti伞状记忆合金在早期坏死股骨头内打开的过程.方法 应用UG 6.0、Mimics 10.0、Geomagic Studio 11.0、Hypermesh 11.0等软件,采用快速个体化建模方法对早期坏死的股骨头螺旋CT数据进行快速建模;根据记忆合金伞的各个参数,建立Ni-Ti记忆合金伞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记忆合金伞通过骨隧道植入股骨头内后打开的过程,采用Lsdyna分析Ni-Ti记忆合金伞打开后的位置,以及股骨头内破坏的情况.结果 记忆合金伞植入过程需要伞的顶部全程固定,才能放到预想位置,有效率为82.4%.患者骨密度直接影响记忆合金伞植入的效果;骨量较低的患者,记忆合金伞穿透股骨头的风险极高.记忆合金伞套筒的位置对放置时产生的股骨头骨质破坏的范围有影响,套筒初始置放于合金伞中部对股骨头骨质破坏最轻.结论 骨密度是Ni-Ti伞状记忆合金植入坏死股骨头手术成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有助于评估患者手术风险.
代志鹏陈志雄许伟华杨述华贾杰冯晓波周武田青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大转子截骨术治疗PipkinⅠ和Ⅱ型股骨头骨折疗效观察(英文)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估大转子截骨术治疗PipkinⅠ和Ⅱ型股骨头骨折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大转子截骨术治疗股骨头骨折并髋关节后脱位患者23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4.1岁。临床疗效依据和d'Aubigne-Postel评分标准而确定。结果除1例患者因随访少于12个月而没有纳入研究外,余22例患者随访时间均不少于12个月。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3.5个月(最短12个月,最长36个月)。最后一次随访d'Aubigne-Postel的评分为13.41±4.0分;Thompson-Epstein的临床评价结果:8例优(36.4%),9例良(40.9%),3例一般(13.6%),2例差(9.1%),优良率为77.3%。患者术后无脱位发生,2例患者术后发生异位骨化,1例坐骨神经损伤患者术后6月后完全恢复正常,3例患者出现术后创伤性关节炎。
林松田青刘勇邵增务杨述华
关键词:股骨头骨折髋关节脱位
人工合成水凝胶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3
2017年
目前对脊髓损伤后神经轴突的再生及功能重建尚无有效的方法。随着神经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的发展,发现水凝胶材料能够为神经元及轴突生长提供结构支持,同时可作为载体搭载各种药物(促神经再生活性因子及基因等)及种子细胞(神经干细胞、施旺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促进脊髓损伤区域神经轴突的再生及突触连接的重建,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其中,人工合成水凝胶生物材料是当前脊髓损伤修复及重建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人工合成水凝胶材料的类型、制备方法及在脊髓损伤修复及重建中的作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一述评。
郑启新田青郭晓东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材料
自体骨复合抗生素一期植骨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自体骨复合抗生素一期植骨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患者采用自体骨复合抗生素一期植骨治疗。结果15例获随访,时间8~16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时间5~14个月。感染均未复发。14例伤口一期愈合,1例伤口不愈合,行皮瓣转移后伤口愈合。术后6周14例血沉和C反应蛋白均降至正常水平。术后12周,所有患者血沉和c反应蛋白均基本正常。结论采用自体骨复合抗生素一期植骨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能有效控制感染,获得良好的骨折愈合。
田青刘勇李国庆林松杨述华邵增务
关键词:自体骨骨折植骨
球面髂骨重建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并发骨缺损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球面成形移植重建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合并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06—2012-12,共收治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合并骨缺损患者11例,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41.8岁。按A0分型:A1.1型3例,A1.2型6例,A1.3型2例。术前CT测量髋臼后壁骨缺损体积2~7cm。,平均3.8cm3。11例患者均行自体髂骨成形植骨重建髋臼后壁及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11例患者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23.45个月。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和Thompson-Epstein临床评分标准,EYAubigne—Postel平均分为14.09±3.11;Thompson—Epstein的评估结果:优5例(45.4%),良4例(36.3%),可1例(9.0%),差1例(9.0%)。优良率为81.8%。结论:采用自体髂骨球面成形植骨治疗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合并骨缺损,可有效提高髋臼与股骨头配匹,增强关节稳定性,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
林松田青李国庆刘勇邵增务
关键词:植骨髋臼骨折骨缺损
骨质疏松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建立正常人及骨质疏松患者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观察骨质疏松导致的骨结构及性质的改变对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及骨质疏松老年女性患者各1例,通过CT扫描获得志愿者腰椎数据,Mimics10.0软件生成腰椎三维模型;将三维模型数据导入Hypermesh10.0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建立有限元模型;根据腰椎CT灰度值对三维模型赋10种材料属性后,导入Abaqus6.9内施加载荷、设置边界条件等操作建立正常及骨质疏松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观察腰椎最大米塞斯应力(vonmises stress)、最大位移、最大轴向应变3项指标。结果建立正常人和骨质疏松患者第五腰椎(L5)三维有限元模型;日常生理载荷作用下,正常人L5产生的最大yonmises stress、最大位移、最大轴向应变分别为4.171Mpa、1.693e-2mm、5.508e-5;骨质疏松患者L5产生的最大YOnmises stress、最大位移、最大轴向应变分别为4.451Mpa、3.822e-2mm、1.414e-4。结论日常生理载荷作用下,骨质疏松患者和正常人L5所产生的应力无明显差异。但骨质疏松患者腰椎更容易产生应力集中,抵御载荷储备能力降低。
刘勇田青李国庆杨述华杜靖远邵增务
关键词:腰椎骨质疏松有限元法生物力学
脊髓损伤中坏死性凋亡的发生与调控机制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5
2016年
脊髓损伤(SCI)的修复是长期困扰临床的难题,病理变化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其中SCI后缺血缺氧等原因引起的继发性神经元大面积死亡是造成病变加重的重要原因。目前,继发性神经元死亡的机制仍不明确。坏死性凋亡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程序性坏死形式,在SCI导致的继发性神经细胞死亡和损伤后组织内炎性反应的激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对坏死性凋亡信号转导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其高效特异性抑制剂(Necrostatin-1)的发现,有望为SCI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SCI中坏死性凋亡的发生、调控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作一述评。
郑启新田青郭晓东邓享誉
关键词:脊髓损伤炎性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